孟子曰:「盡其心者,知其性也。知其性,則知天矣。存其心,養其性,所以事天也。殀壽不貳,修身以俟之,所以立命也。」
不知心是何物,又如何能盡其心?本是無心,因境而起。如鏡本無物,因物而應;物去,則不留也。
觀心方能知心,知心生滅虛妄不實,故六祖大師言:「心原是妄。」既是緣生緣滅之相,又何必執著此心,事事放於心,念念不捨呢?知心,才能盡其心;直探盡處,畢竟空寂,故知其性矣!
性本空無,故要『悟空』,六祖大師亦言:「本來無一物。」天道自然,自性亦復如是,故言:「知其性,則知天矣。」
性為心之體,心是性之用。事事能皆存乎妙心,必是涵養德性者,此人處事,應乎天道,順乎人心也。
人之價值,非命之長短,切勿憂心;而在是否修其身,養其德。若明其理,便可安身立命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