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日, 27 十一月 2016 10:18

傳心法要講記-105

作者  釋達觀/講述 無念齋/整理

佛有三身:法身說自性虛通法,報身說一切清淨法,化身說六度萬行法。

        「佛有三身:」我們今天要講佛有三身。我們先從這個角度來看,以小乘佛法其實他們不談說佛有三身,小乘佛法不談這個問題。大乘佛法有二身說法,有三身說,也有五身說。但是最常說的、最通用的都是三身說法。所以最重要是,你要明白他的意思、他的內涵。 

        「法身說自性虛通法,」黃檗禪師講說佛有三身,他先講法身。法身講的就是每一個人的佛性,就是每一個人的本性。每個人的佛性,每個人的本性,就是我們的法身。這裡面的「虛」旁邊寫個體,「通」旁邊寫個用,「體用」。這個自性的法身,他的體是虛寂,寂靜的寂,我們常常用虛空來譬喻法身。這個「通」就是通達一切的意思;這個「虛」就是真空,就是「何其自性,本自具足。」具足一切佛的智慧。這一個「通」就是「何其自性,能生萬法。」因為具足一切的智慧,所以能生一切的智慧,所以這個「通」當然就是妙有。所以「虛」是真空,「通」就是妙有,就是自性的體跟用,這個就是法身的說法。 

        「報身說一切清淨法,」報身的說法,報身就是一種佛圓滿的智慧。但是假設你不明白,一切法本來是空寂的、是清淨的,你又如何去圓滿你的報身呢?所以才說是一切清淨法。 

        「化身說六度萬行法。」再來說化身,我們常說「應以何身得度,即化何身。」在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裡面,所有的菩薩都為眾生說六度波羅蜜,我們簡稱叫做六度萬行。其實六度已經包含一切善法,如果六度把它歸類做一度,其實布施就包含了所有的一切,所以《金剛經》它一剛開始只談布施。如果你一直在研讀《金剛經》,你就會看到《金剛經》常常用布施來講六度,因為一度其實就具足其它的。

   ┌ 法身 (體) — 性 ‧ 一念清淨心
佛   ├ 報身 (相) — 智 ‧ 一念無分別心
     └ 化身 (用) — 行 ‧ 一念無差別心 

         黃檗禪師在講義是這樣的解釋,我們現在就要深入來探討,請你看黑板。我現在寫黑板,分成教下跟我們禪門,我一定要講清楚,為什麼一定要跟你講清楚?有時候,你好像聽的很清楚,但是其實你沒有自問自答,其實你是不清楚。你今天在學什麼,你不見得是清楚的。比如說,你在學禪,你真的在學禪嗎?你在學般若,你真的在學般若嗎?很多人把佛法都混在一起說,你真的是不要這麼說。我的意思是說,假設我學的是聲聞法,你就很清楚說我學的是聲聞法,我的理論跟我實踐的方法都是一致的,我明白的道理也是這樣的道理。你學圓覺,你就說你學圓覺;你學菩薩道,你很清楚你在學菩薩道。 

         但是禪宗不是聲聞,也不是圓覺,也不是菩薩道;禪宗是一乘佛法,所謂的第一義諦,這才是禪宗。比如說,你讀《金剛經》,你說:「我解在般若,行在六度。」正不正確?正確!這樣的說法是正確。但是這樣是不是一佛乘?這不是一佛乘,而是菩薩道。我們在讀《法華經》的時候,你自己要清楚,《法華經》明明講說,佛以一乘當中,方便說三乘。你今天是走什麼路線,當今很多學佛者自己都搞不清楚,說實在的,真是搞不清楚,他走什麼路線,他自己不清楚。就像有一次,有一個人,說他是學禪宗,他說:「悟後還是要起修啦!」我說:「你這樣講沒有錯,但是這樣不是一佛乘的理論,這樣叫做教下的理論。」一佛乘的理論當中,煩惱是真的嗎?那麼我問你,習氣是真的嗎?一佛乘沒有這些東西啦!一佛乘完全沒有這些東西。學教下的理論,一定是要斷煩惱;一佛乘的理論,煩惱、無明、習氣無一法可得,談什麼斷不斷呢?所以這樣的認知,這樣的概念,你能夠確立嗎?你自己能夠確立嗎?當人家問你說:「你在學什麼?」你可以很清楚跟他回答嗎?還是人家考你一下,你就沒辦法自圓其說。 

         當我們在談頓教法門,一定是一佛乘。剛才那位行者說悟後起修,我說這叫做教下的理論。禪宗講的是頓悟頓修,這才是禪宗的理論,這才是一佛乘的理論。有時候,你走什麼路線,你都不知道,或是說你知道,但是當別人、其他的同參道友來問你的時候,你又答不出來。譬如說,三層的樓梯,你還是要從一樓、二樓、三樓上,怎麼可以沒有經過一樓、二樓,就能夠往三樓爬呢?這個時候,你可能就答不出來了,這個時候你可能就啞口無言了。這個時候,人家就會拿經典跟你講了:「比如說,《法華經》,像這些開悟的舍利佛,智慧第一的舍利佛開悟了,都還要多生累劫難行苦行,直到有一天才會成佛。」人家拿經典來跟你對哦!你現在所講的見性成佛,你就啞口無言。如果你沒有捫心自問,其實你都搞不清楚自己那裡不懂。所以你自己學的法,假設你都不能自圓其說,你說你能夠修這個法,那不是騙人嗎?對不對?人家問,你都答不出來,你一定沒辦法修行悟這個法,為什麼?你光是理論你都不通,你連信都騙人的,不要說解,不要說悟。 

         所以你們一樣在聽我的課,但是你們的程度參差不齊,然後你們每個人走的路線,是走什麼路線,憑良心講,我這個做師父的,我也是不知道你走什麼路線,我真的是不知道。好像是我走我的陽關道,你走你的獨木橋。走什麼路線,一定要清楚;沒有錯,條條道路通羅馬,人家問你說:「你是從哪一條路來的,你是從中山路來呢?還是從中正路來呢?」你怎麼中山路接中正路胡亂接?你有靜下心來,問你自己嗎?你到底是走什麼路線呢?譬如你是走什麼路線?「走省道」。中間有幾個紅綠燈?「沒有算過」。這樣你有清楚嗎?你(問另一同學)走什麼路線?不要我問你的時候,你才思考,因為那是你的法身慧命,不是我的法身慧命;我沒有問你們,你們都不思考,你要思考。有時候,我們在談明心見性或是已經解脫了;我說光是路線都講不清楚了,說自己是見性,說自己是解脫,不是很好笑嗎?簡單的你都講不清楚了! 

         我們在談黃檗禪師,你要注意!我們談的一定是一佛乘的理論,一定是頓教理論《傳心法要》。我們在談《法華經》,《法華經》最主要是要告訴你一佛乘,這是諸佛的本懷,但是你不能契入,你就要學三乘,只是這樣子而已!所以你自己在做什麼,請你要清清楚楚。但是,我也講過沒有人會考你,你一定要考自己,「我走這個路線,我用各種角度來問我自己,我能回答的出來嗎?」我自問自答,如果我刁難自己,我都能夠回答的很圓滿,就代表你對這個路線通透,你實在懂了。接著你要悟入就很快,我坦白跟你講,你今天你要入就很快,我們今天最大的問題,就是在前面搞不清楚。 

         就好像說你們的修行方式,你們可能會聽到說:「要時時刻刻察覺自己的起心動念。」這樣對不對?這樣是對啦!但是如果我這樣修,我早就發瘋了。你修修看,你會不會瘋掉,會不會?我如果這樣修,我早就發瘋了。但這樣講有錯嗎?好像沒有錯!但是我這樣修,我會瘋掉。很多人修行,為什麼出狀況?他就是認真修,然後把自己繃緊著,然後察覺自己的起心動念。你要不要睡覺?這樣可以撐幾天?這個人,只要是一天都處在這種狀態,他可能就會出問題,對不對?他可能誤會那個意思,所以他自己繃的很緊,然後一直注意自己的念頭,自己念頭一起來他就察覺,所以有的人在修會出問題,真正的禪不是叫你這樣。 

         真正的禪,只是告訴你說:「你認識你的心。」只是這樣,我認識了,哦!從今之後,就是這樣生活,注意聽哦!我認識了「我的心」,我心無一切的掛礙、我心無一切的煩惱、我心無一切的苦悶、我心無一切的憂悲苦惱、我的心沒有過去、我的心沒有現在、我的心沒有未來、我的心沒有求、我的心沒有不求、我的心沒有處在空、我的心也沒有處在有、我的心沒有處在修、我的心也沒有處在不修,那是什麼狀態?只是認識自己的心,從此心清清淨淨的生活。該隨緣幫忙,就隨緣幫忙;該隨緣生活,就隨緣生活。隨緣幫忙,假名叫做行六度萬行,只是這樣子而已!那是什麼境界?那是個很輕鬆、很清明的狀態;不是時時刻刻看見自己的念頭,一起來就看到起來,把自己操死了,你這樣修馬上出問題。人家講有沒有錯?人家講的沒有錯,但是你誤會他的意思了,只是這樣,你誤會他的意思了。 

         你心為什麼不清淨?因為你不認識你的心,所以你不清淨。你的心為什麼會有苦?因為你不明白你的心,所以你心才會有苦。你的心為什麼會有情緒?因為你不明白,無有一法可得,所以你會有情緒。你的心為什麼會有憂悲苦惱?你的心為什麼會有恐懼、會有不安?你的心為什麼有傷害、有自尊?為什麼?因為你不識本心啊!只是這樣子而已啊!因為你就是不認識自己的心,然後自己的心就一天到晚,在那邊胡思亂想,產生各種的概念、情緒來自我折磨。你只是不認識你的心,你才會有這些狀態,你認識你的心,就不會有這些狀態。禪宗訣竅,就是在講這個而已,沒在講什麼,只是這樣而已!認識自己的心了,從今以後,就是這樣生活,會了嗎?會了!這樣輕鬆嗎?輕鬆!但你們不是,不認識自己的心就一直修,是要修什麼? 

         因為認識自己的心,所以他嫉妒的心,再也生不起來了。但是不認識自己心的人,當他嫉妒心生起來的時候,他就開始修。當我嫉妒心生起來了、當我瞋心生起來了,趕快就用我的慈悲心,來降伏我那一顆嫉妒、瞋恨的心,這樣叫做修,但是他不識本心。大家都這樣修,大家都在修這個,但是沒有認識他的心。因為沒有認識他的心,所以他才會起妄心;認識自己的心,妄心就生不起來,會了嗎?認識了,(師問)你看到同學,會不會生起一念的妄心說:「同學是女人。」會不會?「不會」。你只要確認他是男人,從此不會再起妄心說:「他是女人。」這樣簡單嗎?所以你只要確認它一下。所以師姑原來是女人,就開悟了,不會懷疑師姑是男人。 

         我已經確認了,心本來就沒有那些事了,我從今以後,心如何會起那些憂悲苦惱,我要如何起?所以我常常在問一個問題,我不教你去斷煩惱,我只問你說:「有什麼東西好煩惱的?」你在煩惱別人笑你嗎?你在煩惱說你會老嗎?你在煩惱你會生病嗎?你在煩惱別人會討厭你嗎?你在煩惱別人會誤會你嗎?你在煩惱別人會被叛你嗎?你在煩惱別人在你背後講你是非嗎?你煩惱你會下地獄嗎?你煩惱你會去投胎當豬嗎?你在煩惱什麼?你繼續煩惱啊! 

         你只要看到你的煩惱,再看看你看的書,你不覺得很可恥嗎?有可恥嗎?可不可恥!每天說如夢幻泡影,早課做完而已,就開始做夢,你不覺得很好笑嗎?你臉不紅嗎?你不覺得你騙佛祖嗎?跪在佛前,每天誦經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」但是誦完經呢?凡所有相皆是真實的,我都被那些相氣的要死,有沒有?誦經誦完臉不紅嗎?是在誦什麼經?所以你的想法跟你讀的書,你不覺得你神經錯亂,你不覺得是一群精神分裂症的人在這。 

         所以禪宗說教你認識,只是這樣而已,認識了,從此要打妄想還很難,真的認識之後,要打妄想還很難。不認識,你叫他不想,有可能嗎?你怎麼修,都會想,這樣對嗎?只要你的正念失去,你的邪念就起;只要你的善念失去,你的惡念就起;只要那一句佛號失去,你的妄念就起,難道不是這樣嗎?所以你們這樣的修行,是不是很苦,是不是很累,是不是警察抓小偷?這樣的修行,其實看在我眼裏,實在是很辛苦、很累。 

         認識了,就這樣而已,這樣會了嗎?你們聽我講課,都覺得很輕鬆,對嗎?「師父,這叫什麼路線?」這就叫做頓悟頓修的路線,這就叫做一佛乘。所以真正的問題在哪裡?真正的問題,是在因為你不認識,所以你產生了誤會,產生了誤解。我舉個例子,比如說你覺得世間很苦,因為你先產生這一個想法,你沒有這一個想法,就沒有後續的動作,這樣對不對?比如說,你先認為說:「我生病了。」你才會去看醫生,如果你沒有生病,你是不會去看醫生的。所以因為你認為有苦,你才需要去探討痛苦的原因。「師父,我有苦。」我就按照你的想法,來為你說,既然你會苦,那苦的原因從哪裡來,接著你就應該去滅那個苦,所以我告訴你八正道的方法。所以前提是建立在你認為有苦諦,所以才有集滅道,四聖諦是這樣來的。 

         再來因為你認為有煩惱,你認為你有無明;佛才跟你講說沒有錯,「無明緣行,行緣識,三世輪迴由此而生」,佛才為你講十二因緣。佛是多麼慈悲,你知道嗎?是按照你的想法,說給你聽的;你如果不這麼想,佛就不會這樣跟你講。你認為說自己過去不懂,所以枉受輪迴,所以你也悲憫其他的眾生,接著說其他眾生這樣也很苦,所以你才生起要去度眾生的心,佛才為你講六度,才為你說菩薩道。 

         如果你那些念頭都不起,佛就跟你說,你跟我是拜把兄弟,同時肩併肩手拉手,我是如此,汝亦如是。本來是佛,你要怎麼想,隨你哦。這樣你清楚看到你所學的佛法嗎?你現在清楚看到,佛怎麼為你講法嗎?他一定是按照你的想法,為你講法,這樣會了嗎?這樣清楚嗎?你就是想要賣房子,才跑去找仲介;你就是腰酸背痛,才去找人按摩;你要吃早點,才去早餐店,其實原則上你怎麼做,都沒有離開你的想法啦。所以你沒有好好的看清楚,你內心在玩這個把戲,真的是你生生世世都活在內心世界而已,我不蓋你。你都沒有能力跳開你的內心,你沒有辦法去貫穿它,你的人生一定按照你內心的想法;你既是導演,你也是演員,然後也是編劇,你一定按照你的路線在走。你是痛苦的人,就走痛苦的路;你是自卑的人,就走自卑的路;你是失敗的人,就走失敗的路,是你的想法起的。 

         但是如果你認識你的心呢?心本來就很清淨,心本來就一塵不染,你不知道嗎?什麼東西可以染你的本心,是仇恨嗎?是愛情嗎?是親情嗎?是友情嗎?是道情嗎?有什麼東西可以染?你認識了,它還有辦法染你嗎?你不認識,你才會愛,我都要親情、友情、愛情、道情,反正一切情我都要,因為我有很深的感情,你就是不認識自己才會愛。就好像說,你覺得你是個孤家寡人一個,你的內心就有空虛的感覺,你的內心就好像有少一個人關愛,你的內心就少了溫暖,所以你一直需要別人給你關愛,一直需要別人給你溫暖,對不對?所以你一直在等待那個人出現,知道嗎?那個關心你的人出現,那個會讓你溫暖的人出現,你有沒有在等那個人有沒有?但是你很悲哀,為什麼?如果你連續劇有在看,我就告訴你,關心你的人、溫暖你的人出現,他隔天就被車子撞死,連續劇看過嗎?然後縱使投胎,他又投胎到保仁身上,然後他就繼續關心你,連續劇隨你怎麼編劇。你在幹嘛,這樣會了嗎?認識自己的心,那個就叫做法身啦!禪宗講的就是法身啦!明白「萬法唯心,心生種種法生,心滅種種法滅,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」所以只要心不要起妄想,心不要去造六道,不生煩惱,心本來就清清淨淨的,這就叫做法身,清淨法身。 

         所以明心,明這個心,見什麼性?其性本空,所以無一法可得;因其性本空,所以能生一切萬法,這叫做虛通。你說它什麼都有,是假名為有;他什麼都沒有,卻能生一切的妙有,太妙了!所以你要識得這樣的體,六祖說那是汝之性,下面這個性,是六祖說的,汝之性,那是你的本性。所以見性成佛,講的就是見法身。因為性有覺,所以叫做佛性。為何能說?為何能見?為何能聞?因為性能見,見性性見,性能見、性能覺、性能聞,所以見聞覺知還是不離自性,這叫做自性的起用。所以你要去認識這個狀態,按照這樣的狀態來生活,只是這樣子。那一種狀態是什麼狀態? 

         接下來的那個一念,就是臨濟禪師講的話。臨濟宗的祖師叫做臨濟禪師,他說:「一念清淨心,即是法身。」簡單這麼講就是清淨心就對了,就是《金剛經》所講的無住生心,不住色生心,不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生心,應無所住而生其清淨心。所以你的本心其實就是無住的心,無住的心的狀態就是清淨的,所以不生不滅不是動彈不得,不生不滅其實是自由自在的狀態,所以你要活在這種狀態來過你的人生。 

         五祖弘忍為六祖講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。」為什麼六祖當下見性?因為本性就是無住的心,無住的心就是本心,所以六祖說:「無念為宗、無相為體、無住為本。」無住的心就是每一個人的本性、本心,叫做無住的心。無住的心就是佛心,佛心本來就無住,我們今天為什麼會痛苦?因為你就是住嘛!你住才會苦嘛!你無住怎麼會苦?不管遇到順境也無住,逆境也無住,苦怎麼會生呢?就好像如水常通流,那個水怎麼會臭,那個水怎麼有可能會長蚊蟲,不可能嘛!你把他阻塞了,他才會長蚊蟲嘛!所以你內心為什麼那麼苦?因為你內心都是垃圾嘛!你的垃圾有沒有倒掉?你的垃圾都不倒掉,因為你本身、你的心就是垃圾場,你都專門收集垃圾當然會臭,你什麼時候能夠心香?你有所住啊!你住在那邊,你都不知道。 

         再來我們看報身,報身跟化身都要透過修行,依教下的理論,法身不是修來的,法身是人人本具,但是報身跟化身要透過多生累劫的修行,這樣你分得清楚嗎? 

        《法華經》︰舍利弗!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,供養若干千萬億佛,奉持正法,具足菩薩所行之道,當得作佛,號曰華光如來...壽十二小劫...過十二小劫,授堅滿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。 

        你先看《法華經》的這一段「舍利弗汝於未來世,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」這樣久不久?而且這時候舍利弗開悟了嗎?他已經開悟了,而且是佛弟子當中智慧第一,他還要修這麼久,所以他在修這個,不是修法身,這樣會嗎?所以不要搞錯方向了,你就被考倒了。 

        接著看「供養若干千萬億佛」,要供養呢?還要供養千萬億佛,意思就是在佛身邊、在善知識身邊跟他學習,好好跟他學習。接著「奉持正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」就是要行菩薩道,所以才有《華嚴經》所講的次第五十二位階的次第。那你看哦!透過這樣「當得作佛」才能成佛呢!再注意看「號曰華光如來」,但注意看哦!成佛之後不是從此之後畢業了沒有事了,「華光如來有壽命」,有十二小劫的壽命呢!啊!不是永遠的哦!不是呢!你知道他在講什麼嗎?不是永遠的呢!不是說我成佛了,我都不會死。我如果不了解《法華經》,看到這一段我就很痛,說我不修了,修了半天也是沒了,這樣我是要修什麼,到最後我還不是一場空,我在幹嘛!他還有壽命,所以過十二小劫會不會滅?會滅!這個時候華光佛再授記堅滿菩薩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」,所以每一尊佛都一樣。 

        禪宗所講的成佛,不是講這樣的佛,懂嗎?而且這樣的佛,也不可能此生成佛,有可能嗎?這一輩子怎麼有可能會成佛?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,是無量光、無量壽,無量光、無量壽指的是什麼?有一天會不會滅?你們怎麼不回答?「不會」。什麼叫做不會?會啦!這尊(華光如來)比較倒楣就會滅,那尊(阿彌陀佛)就不會滅?無量光、無量壽的意思,就是他的壽命很久、很久啦!是很久、很久的意思,不是說不會滅,這樣懂嗎?你們不要這解釋,西方世界阿彌陀佛,現在看得到的就是報身佛,這樣知道嗎?就是報身佛,所以每一尊佛都有壽命,阿彌陀佛有沒有在《法華經》八個兄弟裏面,這樣會滅嗎?所以經典要會看,你要知道他在講什麼。 

         講這一段就是要告訴你,報身、化身都是修來的,我們常講說三十二相就是化身,化身佛有三十二相。但是報身有自受用跟他受用,自受用當然是自己受用;他受用就是度菩薩,就是唯有菩薩才能夠看到,佛的報身這樣知道嗎?所以佛是用報身度菩薩,這叫做他受用。所以西方極樂世界,現在有佛名為阿彌陀佛是報身佛,這樣了解嗎?他有沒有在度眾生?有!但是報身佛,原則上只有菩薩才看得到,他如果沒那個程度看不到報身佛。法身是無形無相就不用說了。化身佛是應以何身得度即化何身,來娑婆世界的這尊釋迦牟尼佛,就是我們所看到的化身佛,來到這世界八十年這叫做化身佛。所以化身佛度的對象,就是凡夫跟二乘人,你所看到的就是化身佛,這樣分的清楚嗎? 

         所以呢法身不是修來的,是人人本來具足的;報、化身要修福、修慧、難行苦行、難忍能忍、要修六度圓滿才能夠證得三身,這一種的說法,就是教下的說法。這樣會了嗎?你在學佛法,你要明白,這是什麼說?但是禪宗的說法三身即一身,三身沒有離開心,這樣懂嗎?禪宗的說法是這種說法,三身沒有離開心,所以六祖說法身是汝之本性、報身是汝之智慧、化身是汝之言行,這是六祖的說法。 

         接下來臨濟禪師的說法也是一樣,我要稍微解釋一下,不然你們有時候會搞混。臨濟禪師的說法,他說什麼叫做報身呢?他說「一念無分別心即是報身」,什麼叫做「一念無分別心」呢?大珠和尚常常用二性空的概念在解釋,什麼叫做二性空呢?我們今天為什麼沒有智慧?因為我們今天都是落兩邊,不是憎就是愛、不是順就是逆、不是善就是惡,這叫做分別心。他這裡講說真正有智慧的人,是一念無分別心。為什麼能無分別心呢?為什麼我會說,遇到順境的時候你也快樂、遇到逆境的時候你也快樂、身體健康你也快樂、生病你也快樂、別人讚美我我也快樂、別人毀謗我我也快樂,你知道我在講什麼嗎? 

         二性空的意思,是說一個有智慧的人,他為什麼不生起分別心呢?因為他都知道,順境不可得、逆境亦不可得,任何相對的概念皆不可得,這叫做二性空,這了解嗎?因為明白二性空,所以《信心銘》才這麼講「但莫憎愛」,他也不起憎,他也不起愛,為什麼?因為本空嘛!所以貪愛的心跟憎恨的心,怎麼起?自然就不起嘛!所以「洞然明白」,它自己就契入了。所以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,他不會起分別心,他也不會靠邊站,你說他要靠哪一邊,畢竟空寂,你說他要靠哪一邊,這叫做真智慧,這個叫做一念無分別心。 

         接著臨濟禪師解釋什麼叫做化身?他說「一念無差別心」,這個沒有解釋好像差不多,什麼叫做無差別心就是平等心,就是以平等心看待一切,其實眾生本來就是諸佛,以這樣平等的心來度一切眾生,所以從來就不捨棄一個眾生,為什麼?眾生是佛,眾生自己迷失,只是這樣而已!然後眾生本來亦是清淨的,只是因為他不識本心,所以他妄生分別、所以他才會有六道、所以他才會有凡聖;不然明白了,怎麼有這個問題呢?所以以這樣的心來度化眾生,這樣會了嗎?當以後別人在問你或是你自己在看經典,你會打結嗎?會不會打結?你要知道教下怎麼說,禪門怎麼說,你都要會說。你認為教下跟禪門有抵觸嗎?其實沒有抵觸。為什麼?報身跟化身有離開心嗎?有嗎?也沒有嘛!其實講起來就是心中的事嘛,只是這樣子而已! 

         所以我們說修行、修行。報身、化身可得嗎?「不可得」。講完了!我對你好,可得嗎?「不可得」。有一天,你對我遞一張名片,叫做董事長,可得嗎?「不可得」。比如說,我還沒認識你之前,我開悟,這叫做法身,好不好?然後我開悟之後,才認識你,所以我對你很好,終於有一天,你也成佛了;那時候,我也具足了報身跟化身。但是當我還沒具足報身跟化身,那個具足不具足是方便說,還是真實義?「應該是方便說」。所以當有一天,你明心見性之後,我需要鼓勵你說:「你要好好修行。」我需要鼓勵你嗎?「不用嘛!」當我說你好好修行,是真實義,還是方便說?「是方便說」。其實你今天真正的問題不是說:「哎呀!師父,我三身都不能圓滿。」你今天的問題是,因為你不認識你自己,你真正的問題在這裡。你只要認識你自己之後,接下來隨各種因緣,只是這樣子而已,這樣了解嗎?隨著各種因緣。但是隨著各種因緣,這些的因緣都是畢竟空寂的,不管你什麼因緣啦!都是畢竟空寂,所以為什麼叫做一佛乘,為什麼叫做第一義諦,就在談這個問題。所以見性成佛,當你證得法身之後,接下來你的人生自己好好過吧!這樣有沒有疑惑? 

          「為什麼六祖大師還說三身皆無自性?」法身可得嗎?「不可得」。所以三身哪一身可得?所以這樣講有問題嗎?不可得,不可以用有跟沒有來形容它,知道嗎?有時候,佛法可以講的很簡單,但是我們也可以講的很複雜,法身有的課講五種法身:法性生身、功德法身、變化法身、虛空法身、實相法身。實相法身就是不壞真心,這樣了解嗎?不壞真心知道嗎?這個叫做實相法身。我現在是說以三身說法是這樣,有的有五身說法。單指法身這個法身就是實相,這個法身就是本心,這個就是實相法身,汝之本性,一切法畢竟空寂,這樣聽懂嗎?還要再問嗎?你們有問題,自己平常可以寫下來,自己思考一下,答不出來可以來問。就是說自己覺得回答不圓滿,自己可以再思考,直到自己通透為止,不要一知半解,一知半解怎麼入?「證得法身以後,禪宗所講頓悟頓修,跟證得法身以後,要圓滿自己的報身跟化身,圓滿一切是不是同樣的意思?」 

          頓悟只是認識,頓修你說修什麼?當下就叫做頓修,沒事了,從今之後不生煩惱,你說修什麼?頓修。生了煩惱再來斷,才要修,習氣亦了不可得,罪福本空,罪本身也是空,福本身也是空,你的習氣呢?這叫做頓悟頓修啦!頓悟漸修就是你承認我還有煩惱、我還有習氣、我還有業障對不對?不是你承認嗎?這樣有透徹嗎?「就是前面所講的聲聞佛」。對啦!沒有錯那叫聲聞佛。所以你自己去想,你現在所謂的修,是不是你內在有煩惱,是不是你內在覺得還有東西,才要修對嗎?內在如果通透沒那些東西,你還有修的概念嗎?有這個概念嗎?有還是沒有?沒有這個概念啊!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!難道是說,我悟到了「天下本無事」,但是我還有一點煩惱慢慢修,這樣的人,有悟道嗎? 

         「請教師父,要三身圓滿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,藥師佛有十二大願,這些佛發願就是要來圓滿他的報身跟化身嗎?」方便說啦!你要發幾願?四十八加十二,六十,一甲子好不好?你要不要發六十大願?發幾願重要嗎?方便說啦!示範給你們看,「佛都這樣了,你要不要效法」,示範給你看,知道嗎?方便示範給你看,後人才能效法,這是不是佛的方便度化?佛發願,你才要學他發願,效法、示範、度你的方式,知道嗎?這樣你了解嗎?慈悲心、方便般若,這樣了解嗎?這都是方便。最重要就是禪宗所講的識本心,你就是要直接了當契入,就這麼簡單,不用這麼囉嗦!譬如說,同學契入了,你會笑他說:「你看!你看!你只是證得法身佛,你還不是報身佛化身佛。」你想有可能人家這樣笑你嗎?要讓人笑嗎?有人這樣說嗎?還是說等到同學多生累劫,等到有一天,他已經證得報身、法身佛,再來登報說:「我已經三身圓滿了。」這樣就不是佛了。我的意思,我簡單這麼講啦!理事圓融這樣好不好?就是這樣,反正悟道了,好好生活啦!這樣知道嗎? 

          注意聽!悟道的人會不會否認因果?不會否認因果,所以他悟道之後,他還是一分耕一分收穫,對還是不對?這樣會了嗎?他悟道了之後,所以他幫助同學,因為他幫助別人的因,所以別人拿橘子給他,這不是就是因果嗎?所以悟道的人,他不會否認因果了解嗎?他不壞因果,這個就是果報啊,因緣果報有看到嗎?報身就是果報嘛!報身嘛!所以不壞因果。問題是你悟道之後,接下來不用煩惱了,接下來就要離開禪心學苑度化一方,就是這樣!你以後反正你還是一樣嘛!你雖然能夠離一切相,你雖然已經證得無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但是你還是要修一切善,對不對?就是這樣!你修一切善的因,會不會得到一切善的果?會!它自然會來嘛!但是只要是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,這樣而已!所以一個證得法身的人,他的心會去執著「他現在又接近報身了一步」,他有這樣的想法嗎?會讓人家看笑話,他的內在有這種概念嗎?完全沒有這種概念,他是自然形成的懂嗎?所以緣起不離性空嘛! 

   ┌ 玉清 ╮
           道   ├ 上清 一炁化三清
 └ 太清 ╯

         最後再稍為講一下,其實透過佛家這個理論,所以道家也創立了三清祖師,三清道祖知道嗎?你看太清、上清、玉清有沒有,玉清就是原始天尊、上清就是靈寶天尊、太清就是道德天尊,為什麼用清清清,為什麼這樣說呢?這是什麼清淨心啦!這樣會了嗎?還不是沒有離開一顆清淨的心,所以一炁化三清,這樣了解嗎?一炁就是一身,化三清就是三身,三身即一身。其實中國有很多的東西,有時候是引用佛法的概念延伸出來的。所以你就知道清清清是在講什麼,就是在講清淨心啦!知道嗎?所以悟得本性名為祖,你就是祖師了;所以你想當祖,你悟道就做祖了。 

          剛才講的概念,就是說頓悟、頓修一佛乘的思想。你自己回去,你要問你自己,就像剛才同學一樣,你自己考自己,把自己考倒。人家問你,你就答的出來,答不出來,你再來問我。如果這個道理,你都不通透,你說:「師父,我要跟你走同一條路線。」你要走什麼路線了呢?你不清楚,你要走什麼路線?只是講都講不清楚,要走一樣的路線對嗎?我會跟你說:「你老實念佛。」 

閱讀 1450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