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二, 25 七月 2017 23:19

傳心法要講記-106

作者  釋達觀/講述 無念齋/整理

ap F23 20081119081715137

法身說法,不可以言語音聲形相文字而求,無所說,無所證,自性虛通而已,故曰︰「無法可說,是名說法。」報身化身皆隨機感現,所說法亦隨事應根以為攝化,皆非真法,故曰︰「報化非真佛,亦非說法者。」 

  我們上個禮拜談法身、報身、化身。法身為體,報身為相,化身為用;法身是汝之本性,報身是汝之智慧,化身是汝之行為,這是我們上個禮拜所談的。黃檗禪師現在要繼續解釋「法身說法」,就談法身。

  「法身說法不可以言語音聲形相文字而求」在讀《金剛經》的時候,有時候會談到如來,如來當然就是法身;有時候會談到三十二相,三十二相就不是談法身,三十二相常常談的是化身。只要一談到法身,其實是沒什麼話講,因為法身無形無相,所以你不要畫蛇添足,就是用你的言語要去表達「什麼叫做法身」,這叫做畫蛇添足。像達摩祖師問弟子「各自表達他們所悟到的境界」,前面幾個弟子,都講他們的心得,就是每個人各自表述心得,但是達摩祖師都沒什麼認同,意思說:「你們所講的都是表皮,並沒有辦法講到真正的精髓。」只有慧可出來禮拜,一句話都沒有講。維摩詰跟文殊師利菩薩,在論什麼叫做「不二法門」,維摩詰也默然無話可說,這些都是代表說「法身本身是不可以說的」。但它可不可以悟?它當然可以悟,就像黃檗禪師所講的「默契」,你自己要心領神會的領悟,彼此知道就好。所以這裡才講「不可以言語音聲」。

  談到這邊,《金剛經》的「見相非相,則見如來」這首偈已經講的很清楚,他一剛開始就跟你點出,怎麼去見如來;後面跟你講說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」如果你是怎樣,就不能見如來。我不知道你會不會讀《金剛經》?像我那天跟兩個法師在談,我只跟他們談一個概念:「你怎麼讀經典?」因為這個概念很少人談。你在看經典時,你要前後這樣看,然後你要看它的關鍵字,來了解它到底在講什麼?《金剛經》前後這兩首偈,就很清楚跟你點出來,如何才能夠見;如何又不能見,這就是前後,它就跟你點出來了,很清楚。然後它就告訴你說「實無」,「實」就是實相,其實實相沒有這些東西。所以「實無有法」,不管談什麼法,不管談聲聞、圓覺、菩薩「實無有法」,實無有法可得、可證,所以你去讀《金剛經》,你要整體的讀。一樣的道理,你讀《傳心法要》,也要整本讀一讀,你要整本從頭一直讀、一直讀,讀到最後,就知道它在講什麼?就像《傳心法要》從頭到尾一直讀,它在講什麼?你的體悟《傳心法要》,從頭到尾在講什麼?「講無心」。它只是要告訴你「認識那一顆心」,其實只是這樣子而已!它從頭到尾,只是要告訴你「那一顆心」!

  《金剛經》也是一樣,「什麼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?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在講什麼?」這樣有明白嗎?《金剛經》有這一句嗎?「有」。在講什麼?簡稱叫做「菩提心」。黃檗禪師說「無心」,《金剛經》說「菩提心」,諸佛唯傳一心,就是講這個,不然要講什麼?要這樣讀經典,你讀到最後,你就能夠知道,它真正在講什麼?接著你就從這個核心,來看這一部經,這樣才會通達;接著你把這個核心領悟到了,來看這一部經,你自然不會偏差,它都不可以離開這個概念。

  這個如來,當然就是你清淨的心,所以你會在這邊打轉嗎?你會在六塵境界打轉嗎?金剛經: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」這裡講說「若以色見我,音聲求我」,這個色塵其實就是六塵「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」,但六塵是哪裡?六塵當然是向外啊!「菩提只向心覓,何勞向外求玄。」你向外想要去找什麼?你向外想要去求誰?向外求佛嗎?向外覓道嗎?所以《金剛經》才會跟你講「可以色身得見如來嗎?」「否也,世尊!不可以色身見如來。」這個如來在講什麼?這個如來就在講清淨的法身,所以不可以著相去見如來,六祖說不可以著相去求菩提。所以法身沒有辦法說,法身沒有辦法求;法身人人都有,法身人人本具,只是你不悟而已!所以法身沒有投胎的問題,法身沒有輪迴的問題,法身沒有生死的問題,法身沒有涅槃的問題,這樣明白了嗎?這樣你看經典就看懂了。

  所以你要去悟,你自己清淨的法身,所以你要悟你本來的那個佛,本來那個佛才是真佛。我心自有佛,心中才是真佛啦!向外求的都是假佛,所以你不要到外面去找。這個無形無相的本心,其實就是本體,其實就是心性,心的本性。心的本性誰沒有,大家都有,我們都有,所以這個東西不用找。你想去找,你就錯了,把那個找的心止息了,就見了;就是把那個妄心止息,當下就是清淨。

  你妄心建立在哪裡?你的妄心建立在六塵。我們上一節課,一直在談一個概念,也就是說你要了解真心,你就應該了解妄心。你唯有了解妄心,在你徹底的了解妄心後,你的妄心才會止息,真心才會現前。請問妄心怎麼起的?因境生心,因為六塵的境界生起那個心,要注意這個概念。比如說,恐怖的心怎麼起?因為看到恐怖的人、事、物。半夜有時候恐怖的心會不會生起?有沒有看到恐怖的人事物?「看到環境」。那還是境。表面上,半夜又沒看到什麼,為什麼我恐懼的心會生起?你怎麼沒有看到,因為你怕黑夜,你怕夜晚。白天去山上爬山,覺得很自在,半夜你敢去爬嗎?你不敢去爬。同一座山同一個人,為什麼白天敢爬,晚上不敢爬?只是因為現象變了。白天跟晚上,你的心就變了,現象變,所以我的心就變。所以你的家人只要變臉,你馬上就變心,對不對?你的家人如果不好的臉色,你的心會變嗎?你的心是不是馬上變,這樣有察覺嗎?因那個境,我心才生起;沒那個境,你的妄心不會起,注意聽我這樣講。

  諸法是因緣生,要記住啊!你的心不會莫名其妙的生起,是因緣生!沒有那個境,你怎麼生那個妄心?所以是境先,還是心先?不可以這麼說,是因緣生,不可以分先後,所有的概念都不可分先後。有時候,你在察覺你的問題,你表面上聽得懂,但你真的有去觀察嗎?你的心是因為境而起,你有徹底去觀察嗎?不管你現在起什麼心都一樣,這個境就是六塵嘛!為什麼《金剛經》常常一直跟你講不可以著相,你要離相。為什麼「離一切相,即名諸佛」?你只要不著相,就是你不會被境轉。《楞嚴經》說:「若能轉境,即同如來」。為什麼你不會被境轉?因為你了解境,所以你妄心就生不起來。你了解境,你了解境是什麼,境是因緣合和的,境是無常的,境是虛幻的,境是不實的,了解了,妄心如何起?妄心怎麼起?

  修行修心,並不是叫你強壓你的心在修,不是這樣。我了解那個境,所以我妄心生不起,就是這個樣子而已!而不是說,我看到那個討厭的境,然後我強壓我的妄心,不是這樣子。我看到那個討厭的境,嗔心就起來了,它是同時產生的。禪門一直跟你講說,你要悟、你要悟;但是一般人不能了解這個道理,都一直修、一直修,你不悟,怎麼修?

我認為世間是苦的,所以門關著,然後自己每天誦經,以誦經來化解我的苦悶,這叫做以念治念,以心治心。但是我們不要說佛法,就是世間法這樣都不通,也就是說這樣的人,有沒有某種程度在逃避,有沒有?有嘛!怎麼會沒有呢?但是多少人這樣修行呢?試問你身邊有多少人這樣修啊!這個就是理不通透,心沒有開悟,心若是開悟,你須要這樣嗎?任何的境界,為什麼不能干擾你?只是因為你看清楚真相而已嘛!只是這個樣子!因為你看清楚真相,你了解了實相,所以你心的清淨是不求自得,不是修來的,這樣的概念有沒有疑問?有沒有很清楚了?

  你可不可以察覺到,你現在所有的煩惱,我們都謂之妄心。那一個妄心,它也不是莫名其妙起的,它是此有故彼有;此生故彼生。因境而生妄想,因六塵的境界而迷失在紅塵,清楚了嗎?我現在所講的理論,你不是只有聽,而是你馬上要進入回想,是不是這樣子?是還不是?你去觀察你的人生,是不是這樣子?你想想看,你現在有情緒?你現在有什麼心?是不是有個境,你才生氣?比如說,你問一個人說,你今天怎麼悶悶不樂?就是身體不舒服,這是不是一個境?是嘛!因為身體就是一個境嘛!

  所以它不是單獨生,它是因緣所生,那麼它只要是因緣所生,一定是緣起的;只要是緣起,一定是無常;只要是無常,一定是生滅;只要是生滅,就不是真實的。假設你不能夠將這樣的道理,用在二十四小時,用在每一個時刻,那佛法離你太遙遠了,我坦白說,佛法跟生活完全搭不上邊。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,你馬上就能夠領悟到,二十四小時就是修行。這句話百分之百的確認,因為你已經看到了,就是這樣子而已。而不是說明白這個道理之後,你再拿一個方法來修,其實根本不用這個樣子。

  你時時刻刻每天都面對不同的境界,那麼面對不同的境界,你就生起不同的心,你有沒有觀察你的人生,只是這種狀態,你觀察到了嗎?是不是像我講的這種狀態而已!你覺得你的人生多彩多姿,其實我看起來差不多是這樣而已!遇到不同的境,然後生起不同的心,然後周而複始,這叫做輪迴。等一下在天堂,等一下在地獄,等一下在惡鬼,等一下在畜生,你有沒有看得很清楚?這不須要說你坐在蒲團上,靜靜思維你才能夠察覺得到,不用這個樣子啦!在日常生活你就看到,你當下就看到了「唉呀!我一輩子都是如此!」沒有錯,你一輩子都是如此,只是這樣子而已!就是說你一輩子都是心跟境,然後兩個互為因緣,然後不斷的變化,不斷的生起,然後不斷的產生,不斷的停留,接著又不斷的消失,消失之後,又不斷的生起,周而復始。

  我現在要你當下就看到,當下就證明,那是一種領悟,這個就是一種領悟,你先確定了,是不是這樣?果然如此!你先確定了,果然就是如此!沒有什麼其它的例外,沒有,果然是如此!你就知道,這個到底怎麼解開?這環環相扣的問題,到底怎麼解開,就在這裡而已!這就是代表對六塵的境界,你迷失了,你不了解它,所以你也沒有照見它,根塵識就是這樣產生的。

  我們後面會談到十八界,如果你一直迷失在六塵,你在六塵境界這樣的修,「是人行邪道」,這樣的修行走偏了,知道嗎?這樣的修行是走偏了。這樣的修行,你永遠都不可能見到自己清淨的法身,你也不會明心見性,走偏了,這個人就是著相修行。所以《金剛經》它在跟你談那個現象,你要明白那個現象;它一直要破你那個現象,叫你離相。你真懂《金剛經》,開悟沒問題呀!真的沒問題!

  所以法身的程度,你要注意看,它說不可以言語、音聲、形象,這個大家懂了,不要在六塵現象。但是,也不可以文字而求,我這個要講一下。我知道我們的同學喜歡讀經典,你喜歡讀經典沒有問題,但是問題是你自己有時候讀錯了,你哪裡讀錯了?因為你偏重文字,錯就是因為你偏重文字,你沒有偏重你的「心」。所以研究文字的人,怎麼明心見性?研究「心」的人,才會明心見性。研究文字的人,只是會變成學問家,只是會變知識份子,只是會變作家、哲學家、思想家,他不會明心見性,為什麼?因為他沒有研究「心」,因為他專門研究文字而已。

  你說:「師父,可不可以講清楚一點?」我當然可以講清楚一點。舉例,有一個人要去學游泳,他的腦袋告訴他,要學游泳,就一定要到書局,要到圖書館,要上網,把所有關於如何游泳的資料,都調出來看,我有沒有說錯?結果全世界教游泳的書買回來,剛好有一萬本,然後從此之後,深入那一萬本的書,聽說能夠智慧如海,深入一萬本教游泳的書,這樣有一天就會游泳嗎?他如果沒有跳進去水裡,他永遠不會游泳,這樣有簡單嗎?我這個譬喻有簡單嗎?

  你一天到晚在看書,不看「心」,只看書,其實都是你自己害自己,真的是你自己害自己。要學游泳,最快的方式,就是跟一個人講說:「我跳下去,若浮不起來,你要救我。」這樣就好,接著你就跳下去。為什麼?因為你不跳下去,你沒辦法體悟到說:「原來吃水是什麼樣子?嗆到是什麼樣子?耳朵進水是什麼樣子?然後在游泳池眼睛閉著,是不對的。」眼睛閉著常常頭去撞到牆,你游泳頭撞過牆嗎?我撞過,你撞過嗎?那為什麼撞過,因為眼睛閉著嘛!所以撞到,不然就是跟別人相撞,有沒有?有啊!因為我眼睛閉著所以撞到了。你沒有跳下去,你的身體會自然反應你的本能嗎?你的本能怎麼反應?所以懂我的意思嗎?學游泳最快不是看游泳的書,而是跳下去,這樣夠快吧!要明白「心」,最快的方法是什麼?是看書嗎?直接看「心」啊!不然你看什麼?

  一定有人問我說:「心,怎麼看?」現在不會看心的,舉手,我教你怎麼看「心」好不好?你現在走進去你的書房,你會看心,還是看書?他一定會看書,我有沒有說錯?他現在走進他的書房,然後把他的書房鎖起來,你說他會看心,還是看書?他會看書,對不對?那我現在教你怎麼看「心」好不好?你走進你的書房,把書房的書都搬出來,然後門鎖著,接下來你就會看心了,悟到了嗎?他的心就無聊、無聊、無聊,我好無聊哦!我被關在這裡好煩呃!我好無聊!叫天天不應,叫地地不靈,叫張老師,張老師不理他,怎麼辦?沒有書,他就得乖乖的看心啦!我有說錯嗎?這樣會看心了嗎?「師父,這樣都是看到妄心啊!」我剛才不是講過了嗎?你要看真心,你沒有看到妄心,你會看到真心哦!再來,如果不是開悟,就要瘋了,就這樣子而已!我把你關著不讓你出來,會有兩種結果,不是瘋掉,就是開悟,有沒有第三種?不會有第三種。

  所以自己心中的反應,怎麼會看不到?自己內心的折磨,自己怎麼會看不到?然後自己的情緒,怎麼會自己看不到?自己的憂悲苦腦,怎麼自己會看不到?它雖然是無形無相的,你自己卻能夠知道,好奇怪!就是只有你知道。心事沒人知,誰人知?自己知道。沒人知道?自己知道。

  星期日上過《金剛經》,今天就忘了。再來,你是要想什麼?你不是說知道,知道還要再想什麼?你就是不知道嘛!這才繼續胡思亂想。你若是知道了,還要再想什麼?我地上都撒了假鈔,你已經知道了那是假鈔,你還會去撿嗎?你會坐電梯到了樓下,心裡還覺得難過,還想再回去撿起來,會嗎?你會不會回到家裡,還在想說,剛剛那些錢沒有撿,很可惜,會嗎?那才叫做知道了,那叫做悟了!那妄心會起嗎?會嗎?我知道那是假鈔,你還會生起妄心嗎?你是活人,還是死人?活人當然是無滅,知道是假鈔,真鈔會撿嗎?不是斷滅,這樣懂嗎?我知道了,就站在那邊發呆,不是這樣子,這樣知道嗎?哪裡滅?妄心滅。哪裡不滅?真心不滅。會了嗎?滅,滅什麼?妄心滅了。什麼不滅,真心現前,會了嗎?你自己有沒有領悟?

  同學說:「不容易看到全部的妄心,我們不知道那是假的。」你們不是不容易,你們是沒有專心去看,你們看一看,就要來看文字,我怎麼不知道!你是在你家看「心」比較久?還是看文字比較久?都是看文字比較久,我們這班的同學都是看文字比較久,是誰看心比較久?要摸著良心說話好不好?你們都是看心比較久,還是看文字?還是上網聽我講課比較多?聽我講課死路一條,「若以音聲求我」;看書「若以色見我」,死路一條,所以你們不要以為這樣啦!

  過去公案我不是講過了嗎?禪師他剛開始是不教人家經典的,所以你知道意思了嗎?為什麼禪師他開始不教人家經典,法師都會教人家經典,他為什麼不教人經典,為什麼?因為你的「心」跟文字無關,那你知道了嗎?你是要認識誰的心?你是不是要認識自己的心?那是不是直接去看心,有比這個更快嗎?所以禪師有沒有慈悲?法師不太慈悲,你知道嗎?法師是騙錢的,你們就愛聽,他才有錢賺,我這樣講不知道會不會被打?他自己可能也沒開悟,他為什麼不開悟?因為他當法師,他只看文字不看心,所以不開悟,只是這樣而已;接著他將他看的文字教給你,所以你也不會開悟。

  我看,你能看你自己的心看多久,看你們受得了嗎?所以你不要怪我,你要怪你自己,我跟你講明白了,是你自己耽誤你自己,這樣公案看懂了嗎?這樣你才知道,禪師大慈大悲!而不是先看文字再繞回來,一般都是繞一大圈之後,繞不回來。我教易經繞了一大圈之後,都跑去相命卜卦,繞到哪裡去了?又不是不知道,你沒有試過嗎?繞了一圈,繞到哪裡去了?我怎麼知道繞到哪裡去了?一樣的道理,就跟你講說,《大藏經》要好好的看,跟你介紹完了之後,從此就一頭栽進《大藏經》,看完的那一天,剛好要出殯了,結果呢?結果還是輪迴,只是這樣而已。

  所以就是你自己的心嘛!你自己的心你去看,你看久了自然都知道了,經典在講什麼心,完全都了解。妄心,什麼貪嗔、嗔心、嫉妒,怎麼貢高,怎麼我慢,怎麼驕狂,什麼無慚,什麼叫無愧,什麼叫做慳吝,百法名門論都不用講,我都知道。一打開,我馬上知道,因為我看過我的心,所以它只是在描述說,那是什麼心?所以我一看就懂,這樣快嗎?而不是自己沒看到自己的心,然後只看到文字,但又不知道自己的心,是什麼狀態?我這樣講有疑惑嗎?會看了嗎?「回去練習」。你會看到你所有的妄心,都是因為境界而生起的,你會生起各種善惡念的心;然後再看、再看,看到最後,看到最後,你還想要再想什麼?想到最後,你會感覺到什麼?等到有一天,你妄心已經生不起來的那一剎那,狂心若歇,歇即菩提,狂心就止息了。

  現在狂心為什麼不能止息?因為喜歡胡思亂想。怎麼止息無胡思亂想?因為我喜歡胡思亂想,我怎麼有可能會止息胡思亂想?如果你說:「師父,我在我家都只看到妄心,但是真心還看不到。」我問你,下一堂課,一個半小時,都讓你說你的妄心,有辦法嗎?讓你講一個半小時「我的妄心,心得分享」,讓你講半個小時,如果你講不出來,你說:「你看到妄心。」就是騙人的,這樣對不對?

  釋迦牟尼佛都在講什麼?釋迦牟尼佛也是講他的心,給我們聽。你以為釋迦牟尼佛都在講真心嗎?釋迦牟尼佛有沒有講妄心,有沒有?怎麼會沒有。真心有什麼好講的?不談那些妄心,你怎麼知道是真心?一樣的概念,你們同學跟同學在一起,在談法意,為什麼讓人家聽起來覺得說:「我拿三百塊給你,你不要再講了。」聽了很難過。請你不要講法意,而是講你的心給人家聽,人家自然聽起來就會很感動,說你真的是剖你的心講給我聽。

  我們常都是沒有剖心講給人家聽,我們遇到人都是講事,沒有在講心。都已經是三十年沒見面的同學會,三十年有多少心?在一起還是講是非,是誰在講心?都已經三十年沒見面,我已經胡思亂想三十年的心,我還是講不出來,或是說我想念你的心,也講不出來。三十年,我想你三十年了,遇到你我還是講不出來,看到你只會講一句話,最近好嗎?託你的福啦!我也託你的福。好,大家一樣託福就好了,都講這種客套話。我不想聽,所以人跟人在講話,就沒幾個剖心講話。

  一個很簡單的概念,你不會游泳,你自己跳下去游泳池,是不是馬上有很多錯誤的經驗,會不會有?會啊!怎麼不會?你自己跳下去,有錯誤經驗之後,然後明天看到游泳教練來,你才問教練,為什麼我的頭只要碰到水就會嗆到?為什麼人家的手動一動,就能跑那麼遠,我動一動反而後退?我這樣譬喻有詳細嗎?你根本沒有跳下去游,所以每次問你,有沒有問題?每個人都摸著鼻子,你摸你的鼻子做什麼?你應該摸你的心,怎麼去摸鼻子?

  「師父,我覺得我跳下去會死掉。」我跟你說你要跳下去之前,旁邊叫個人,跳下去差不多,再把你撈起來,不會淹死啦!我們這種修行,游泳池是無形的,所以不會淹死,你只會很鬱卒,不會淹死。你就回家去游一個星期,有問題再來問我;不然就游一個月,再問我。這樣有什麼訣竅嗎?已經講的很清楚了。所以這個東西,人家跟你講真話,大家搞那麼久,是在搞什麼都看不懂?只會一直讀書,只會一直讀書,連泳裝都還沒換,何況跳下去?就是這個樣子,所以不可以文字取,文字是開悟的人,從自性流露出來的東西,但是你自己沒有實際的經驗,你有時候很難體會他在講什麼。就像剛才同學所問的「滅而不滅」,那是照著念啦!你要去體悟什麼叫做「滅」,什麼叫做「不滅」。

  「無所說,無所證這個東西沒有辦法跟你說,為什麼「無所證」?因為本來就具足,每個人本來就具足自性如來;若有所證那就有問題,那反而就是有問題,那就是一種欺誑、騙人,我說你騙人。

  「自性虛通而已,故曰:無法可說,是名說法。」「自性虛通」,能夠明白自性無一法可得,能夠明白自性本空,就像虛空一樣,自性就無障,自性也無礙;既然無障無礙,所以只要因緣一到,它就會緣起;它就會妙用。我們不悟自性本空,所以只要因緣一到,我們的貪嗔痴就會現前,就會相應,我們就會繼續造業。

  但是已經明白這個道理的人,遇到任何的因緣,遇到任何的境界,他只會如實的回應,只是這樣子而已!他只是會如實的回應,什麼叫如實的回應?你讚美我,我知道你讚美我;你指責我,我知道你指責我。不會因為你讚美,我清淨心就失去;不會因為你責備我,我清淨心就失去,他常保清淨,因為他沒問題。但是不明白自性虛通的人,不明白自性本來面目的人,只要你讚美我,我歡喜心我會生起;只要你責備我,我嗔心會生起,那個不談清淨心,那個就是妄心。就是你時時刻刻都會生起妄心,來跟那個境界相應。

  關鍵在哪裡?關鍵在悟,你不悟,你沒辦法。你說要怎麼修?你要直接了當去領悟這個概念。但是二乘人,他們不能夠直接從根本下手,他們只能夠當歡喜心生起的時候,在那邊觀,觀歡喜心是無常;當嗔心生起時他可以觀,觀嗔心是無常,這是二乘人的修法。再來觀讚美我的話,那個話是無常;責備我的話 那個話是無常,就是那個聲音是無常,所以這是二乘人的修法。這樣修對嗎?這樣修不是不對,可以,但是還是沒有領悟到本心。為什麼不用這樣觀?因為它本身就是虛妄的,為什麼你還要透過觀?因為你沒有透過觀,你只是不被那個境影響,你只是不被那個妄心影響,但是你還不識本心,這是《大般涅槃經》在講的問題,這樣聽懂嗎?同學問:「剛剛說的觀空跟這不是也一樣嗎?」一乘說三乘,知道在講聲聞的時候,要知道在講聲聞;知道在講圓覺的時候,要知道在講圓覺。坦白說,你們不要混在一起,你們要犀利一點,不要以為都一樣,層次不太一樣。

  講黃檗禪師這一部經,一定是講一乘,只是課堂上會夾雜三乘。當你知道唯一本心,這個東西才叫做「一乘法」;後面的東西都是方便說,只是為了解釋而已,你們聽得懂嗎?這個概念我講過很多遍,你們了解嗎?舉個例子,為什麼要去觀無常?因為有苦,這樣對不對?不然你觀它幹嘛!所以這叫苦集滅道,可以嗎?為什麼要去談十二因緣?因為你認為你有無明,所以才去談說破無明,這樣會了嗎?你一定有一個苦的概念,你才去觀它;你沒有那個概念,後續那個動作也不需要了。你們是可以問,不要讓我一說就不敢問。但是有很多的東西,我已經是重覆、重覆的一直說。坦白說啦!我已經是重覆、重覆一直說,只是你們每個人今天不是他睡覺,下節課就是他睡覺,你們都輪流睡,所以你們常常會問同樣的問題。

  同學問:「師父慈悲,剛剛您說到自性虛空會起妙用,比如說我讚美師父,師父您好優秀,那師父您怎樣起妙用?」謝謝!我會被你打敗了,謝謝!再問我。「如果是責備你的話?」責備我,謝謝你的指正,當然我可以講多一點,但是我沒有太多時間跟你講。人家讚美你,你也謝謝;人家指責你,你也謝謝。當然法無定法,人家指責你,你也可以說對不起,然後再謝謝,也可以。這些話不用這樣教啦!學佛法,不要學了之後,一般簡單的事情不會反應。所以我才說你到底是消化,還是中毒,我都看不清楚!

  這裡面黃檗禪師所講的,就是他體悟的自性跟二乘人所體悟的不一樣。二乘人所體悟到的是無常、無我,這樣了解嗎?但是二乘人有沒有體悟到本心?二乘人沒有體悟本心,因為他不認同本心。他不認同本心,他不明白說佛所講的,身心世界都是無常的,這講的就是因緣法;本心不是因緣法,這個你們自己要弄懂。本心、真心、本體,非因緣,這樣了解嗎?非自然,非因緣,所以接著說:「無法可說,是名說法。」黃檗禪師常常引用《金剛經》裡面的話,什麼叫做「無法可說,是名說法」呢?先看黑板大珠和尚怎麼解釋。

大珠和尚:
般若體畢竟清淨,無有一物可得,是名無法可說;即於般若空寂體中,具恒沙之用,即無事不知,是名說法。

 

  大珠和尚先解釋「無法可說」,他說「本來無一物」不是沒有。你們學佛法或是解釋佛法,你要切記,千萬不要用「沒有」跟「有」來解釋佛法,這樣常常不圓滿,不要用這個角度來解讀。比如說「諸法因緣生」,你不要講說本來沒有,然後因緣所生所以變有;或是說本來有,因緣所滅,所以滅了就沒有,你這樣講話一定被抓包,不可以這講。色一定會變化,空也會變化,所以世間一切的東西都會變化,用「變化」,用「無常」;不要用「有」跟「沒有」的概念來形容。用這樣的概念,就不會掉入斷見跟常見,你要知道這訣竅,是有生命還是沒有生命,這樣的講法都是不對的,不可以這樣說。

  變化,你的生命會不會變化?會,你的生命會變化,所以過去的你跟現在的你,未來的你不一樣,這個叫做「不一不異」。過去、現在、未來都相關,但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不能等同一個人,不可以這樣說。所以佛法裡面不談靈魂,因為靈魂的概念,讓人家覺得好像前世的靈魂跟這一世的靈魂,跟後世的靈魂是一樣的,所以叫做靈魂不滅,不對。

  佛法不談靈魂,佛法談神識,識是會變化的,懂嗎?識是會變化的,是這個意思。識是會變化的,所以你時時刻刻在變化。比如說,我們投胎都是第八識,阿賴耶識,然後又帶有第七識的末那執著,但是一般都是只說阿賴耶識而已,這個叫做識。它是會變化的,但是這些變化的東西都是妄,都是生滅。所以為什麼要去體悟那個空,要去體悟那一個菩提心,要去體悟那個諸法空相,要去體悟大珠和尚所講的「般若的本體是畢竟清靜的」,要去體悟這個概念,所以「無法可說」講的就是體,在旁邊寫個體。

  「是名說法」這句話是用,所以《金剛經》的前文怎麼說,《金剛經》的前文,前面再加幾個字,「說法者,無法可說,是名說法」,《金剛經》的前文是這樣。「說法者」是相,「無法可說」是體,「是名說法」是用,體、相、用很清楚。所以他說「即於般若空寂體中,具恆沙之用,即無事不知,是名說法。」這叫做妙用。「般若無知」,般若沒有任何的知見,般若的本體沒有任何的障礙,它是清淨的,它是寂靜的,就像一面鏡子一樣。但是他遇到任何的境界,只要任何的東西在鏡子前面,鏡子照出來,清清楚楚一目了然,這叫做無所不知。所以你們用你的大腦在那邊猜,猜說怎麼有可能?你應該這麼說,當你開悟了之後,你再來講這句話,當你恢復了本來的時候,你才有資格印證這句話。你沒有恢復本來之前,你當然說怎麼有可能?因為你已經惹塵埃了,你心中已經無明障重,你當然不知道。所以我們在談說心光,心就是體,光就是用,這樣知道嗎? 心光,心光,會嗎?

  「報身化身皆隨機感現,所說法亦隨事應根以為攝化,皆非真法,」隨機,就是隨任何的機緣,凡事要講求因緣,就是要隨任何的機緣。報身是度菩薩,菩薩才能看到佛的報身;化身是度二乘人跟凡夫,所以我們看釋迦牟尼佛,是化身,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報身,這個都是隨根基而感現,相應才出現的。所說法隨世應根,這個根就是根器,看眾生是什麼根器?看你是上根、中根、下根,還是最上根。所以按照你個人的根器,然後為你說法。所以報身、化身都是佛的妙用,講的就是現象跟作用。

  「以為攝化」,以這個方式來度化眾生;「皆非真法」,要注意這四個字,為什麼皆非真法?旁邊寫幾個字「因緣所生法」,都是因緣所生。因緣所生之法,都是生滅法,所以我們上個禮拜已經舉《法華經》的例子,舍利弗成佛之後,他還是有幾劫,這個已很明顯的告訴你。你真正要悟的,就是直接了當悟清淨的法身,悟了清淨的法身之後,因為不壞因果;不是悟了之後,你就消失了;你悟了之後,接著好好的生活,如是因就會如是果,你自己就會感得莊嚴的果報,懂嗎?但是一定要先悟,你說悟後起修,說修是方便,我只能跟你講說方便說。如果說你自己要懂一乘佛法,你就知道我在說什麼;你懂三乘佛法,你說悟後起修,我就會說,對!假設你修三乘我會這樣說,佛按你的程度來為你解說。

  「故曰:報化非真佛,亦非說法者。」報身、化身不是真佛,所以禪宗已經很清楚的告訴你,講的就是清淨法身佛,講的就是說:「眾生皆有佛性的那一尊佛。」亦非說法者,為什麼?因為說法者,無法可說,所以只要有說法,必然是報身佛跟化身佛,這樣懂了嗎?

  「請問師父,皆非真法,可以說是妄心起用?」不是妄心起用,這是如來的妙用!「那是生滅法」。如來的妙用!說生滅,我那天講《金剛經》不是講過嗎?諸法因緣生,生即無生;諸法因緣滅,滅即無滅,懂嗎?都是方便說啦!你們不要死在文字裡頭,這樣聽懂嗎?懂嗎?我說佛有一身,可不可以?我說佛有三身,可不可以?三可得嗎?連一都不可得,何況談三,這樣有徹底嗎?還談三或一,我當你們都聽懂了。你們回去要換泳裝,知道嗎?你們先回去跳下去泳池一個禮拜,有問題再來問。

 

閱讀 2014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二, 25 七月 2017 23:34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