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日, 24 五月 2015 16:09

金剛經六祖口訣講記-38

作者  釋達觀 / 講述  無念齋 / 整理

須菩提!於意云何?阿那含能作是念:我得阿那含果不?須菩提言:不也,世尊!何以故?阿那含名為不來,而實無來,是故名阿那含。

            [須菩提!於意云何?阿那含能作是念:我得阿那含果不?] 如果他生起有得的念頭,他就一定不是三果,而是有障礙。你的念頭有時候是一種障礙,你的想法一直在障礙著你。我們內在常常有很多事情想要去做,但卻害怕自己做不到,害怕被人家拒絕,害怕失敗、挫折。我們本來想做,一生起這些念頭就做不到了。單純、老實的人反而比較好修行,因為他障礙比較少,故常言道「初生之犢不畏虎」。但此文中所講的障礙是指執著。

            [須菩提言:不也,世尊!何以故?阿那含名為不來,而實無來,是故名阿那含。] 為什麼叫不來呢?三果是進入色界的人,色界有四禪,在四禪的第五層就叫五不還天。不來即不去。不來不去是從現象、緣起的角度來看的,他已經可以不再從天道到人道往來。但是從真理的角度來看,是而實無來。

            你要從有生有滅的現象去體悟到不生不滅的道理。一般人很難以體會。比如,我這樣走,如果表面叫來,我這樣去,表面叫去,你就是看到來跟去。你以為不來就是站在那邊不動,其實並非此意。實無所來所講的是性空的本質。「我來」如果叫緣生,因緣所生的當下就是空;如果「我去」叫緣滅,我因緣所滅的當下也叫空,所以說而實無來。比如,你現在人在台中,你來了台中。你下課之後要回大里,你的人有來來去去,但你心的狀態本來就沒有動,無論你在這裡還是回到大里,你心的本質是一樣的。你會說:「師父,不太一樣,來這邊,我覺得這邊環境比較優雅、比較好,我的心就比較高興。我回大里要去上班,我的心就比較煩。」真理是一樣,是你攀緣現象,而產生不一樣的感覺,而誤認為不一樣。是你自己去攀緣而產生兩地的感覺不一樣,是你自己誤會你心的本質,而在境界當中產生了分別的念頭。

阿那含梵語,唐言不還,亦名出欲。出欲者外不見可欲之境,內無欲心可行,定不向欲界受生,故名不來,而實無來,亦名不還,以欲習永盡,決定不來受生,是故名阿那含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[阿那含梵語,唐言不還,亦名出欲。] 出欲即出欲界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[出欲者外不見可欲之境,] 你有沒有見到你所攀緣的境界?我們今天來的路上在討論電視到底可不可以看。以漸修的角度,以初學者的角度,電視當然盡量不要看。但是以法義的角度,電視沒有罪過。禮拜一晚上七點多,剛好有一通電話,是一個法師打來的。電話一接起來,他就問候我,颱風山上會不會怎麼樣?彼此問候一番之後,在電話當中他不小心聽到我在看新聞報導,他就說:「達觀法師,你都出家了,在山上很清靜,你還看電視?快關起來,別看了。」我就笑笑不作聲,因為我就是要學習無諍三昧,我就說:「好的,好的,那我不看了。」我知道法師很正直,他講的沒有錯。他說:「你要看不如看《頑皮豹》和《米老鼠》,那樣比較不會污染。」我說:「好的,好的,那是第幾台?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今天在車上剛好跟同學聊天這個問題,我就笑笑地說:「我們要善用我們的六根。為什麼我們有眼睛?就是叫我們看;為什麼我們有耳朵?就是叫我們聽;為什麼我們有嘴巴?就是叫我們去說。問題是,你會看嗎?你會聽聞嗎?你會如實地去說法嗎?」如果不要看,眼睛挖掉才徹底,而不是電視關掉,否則你還是會看到別人吵架,看到交通很亂,看到選舉時的嘴臉。學佛學到最後不要修成殘廢。這叫究竟法。你可以看到,但是你不能夠貪愛。如果你明白了,你就不會貪愛,因為它只是緣起的假象,只是短暫的生滅,它是無常、虛幻不實的,所以不需要對它產生貪愛。用這樣的角度來看,你面對外面的世界就不會被它誘惑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[內無欲心可行,] 這一句比前面一句更深。外面叫相,內在叫念或見。《金剛經》前面談四相,後面談四見。外面的境界並不吸引我們,最主要是我們內在的欲心在作祟,所謂「色不迷人,人自迷」。你要去探討你的內在,如果你不常常觀心,你不知道你心的狀態,你不知道你已經被你的念頭牽著走,你已經變成了它的奴隸,而不是你的心或念在作主。修行打坐,你要好好地看自己的狀態,這是對一般人都受用的方法。但層次更高的人不需要這樣看,他不是看他內在的恐懼,也不是看他的貪慾。無論是貪還是嗔,無論種種的概念,皆是當體即空。無論我生起善念,善念隨處生起,隨處就滅盡;無論我生起惡念,惡念隨處生起,隨處就滅盡,所以我不需要在意、害怕或貪求那個念頭,那個念頭本身是沒有意義的。也就是說,他只是不執著念頭,任何念頭生起來都不礙他,這是第二種層次的修法。這種層次的修法不會也不容易被內在的狀況拖著走。法門無量,大家去找個適合自己的好好練習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[定不向欲界受生,故名不來,] 如果欲心不起,你當然不會到欲界去受生死輪迴,當然名不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[而實無來,亦名不還,以欲習永盡,決定不來受生,是故名阿那含。] 這種欲望、習氣斷了,所以不來。

須菩提!於意云何?阿羅漢能作是念:我得阿羅漢道不?須菩提言:不也,世尊!

             [須菩提!於意云何?阿羅漢能作是念:我得阿羅漢道不?須菩提言:不也,世尊!] 此阿當念ㄜ,不念ㄚ,因為阿羅漢即無學之意,並非不再學習,而是從初果到四果已經畢業了。阿羅漢有三個內涵,即三種德行:一為恩德,故阿羅漢亦名為應供,修行到達這種層次,他有資格受人天所供養;二為斷德,他亦有殺賊之意。賊指的是煩惱之賊,這個賊偷走你的清淨、自在、智慧。男女朋友談戀愛常常會這麼講:「當我第一次跟你見面時,我的心就不小心被你偷走了。」你常常誤會而問我:「師父,經典總是講自性是清淨的,為什麼我總是感覺不到?縱使我一個人的時候。」因為你被偷走了,那個小偷就叫煩惱,又叫迷惑,你被五欲六塵所迷惑,你被現象所迷惑,你被自己的知見、概念所迷惑,阿羅漢叫殺賊,就是破除這些迷惑,阿羅漢叫斷德,就是斷除迷惑。三為智德,他生起了智慧,故名為無生(但非無生法忍,那是菩薩的層次),除了不受生死輪迴之外,他已經領悟到「既無生、何須滅」的道理。

諸漏已盡,無復煩惱,名阿羅漢。阿羅漢者,煩惱永盡,與物無諍。若作得果之心,即是有諍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[諸漏已盡,無復煩惱,名阿羅漢。] 即殺賊。內在已無貪嗔癡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[阿羅漢者,煩惱永盡,與物無諍。若作得果之心,即是有諍。] 六祖大師以我們內在的問題來解釋。我們內在有得有失即諍,無得無失才是無諍。我們為什麼會掉入這樣的陷阱?凡夫為什麼總會爭一口氣?為什麼要面子、自尊?這個概念害死了很多很多的人。為什麼我們有時候錯誤不肯認錯?因為自尊心叫我們不要認錯。這個世界為什麼那麼多流浪漢?流浪漢難道沒有家嗎?他為什麼要離家出走?難道他真的有理由離家出走嗎?還是他知道錯,可是因賭氣而離家出走的呢?知道錯卻不承認,寧可這樣過一輩子,也甘願,真是傻到極點!自尊心算什麼?你在學佛法,學諸法無我,你還有什麼自尊心的問題?你不懂佛法就算了。一天到晚在談佛法,你不知道自尊心是陷阱嗎?自尊心還會產生貢高、我慢、嫉妒。 

何以故?實無有法名阿羅漢。世尊!若阿羅漢作是念:我得阿羅漢道。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[何以故?實無有法名阿羅漢。] 就是因為實無有法,因為知道本來無一物,他才能夠證悟阿羅漢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[世尊!若阿羅漢作是念:我得阿羅漢道。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。] 前面所講的都是果。為什麼談阿羅漢道而非果呢?因為果講的是一種過程,而道就是他已經到達本質了,故曰無生。我們常講「悟道了」。此處著我相即執著「我證得阿羅漢」,著人相即執著「有個阿羅漢可以得」;此處著眾生相即「有能所之心」:能即我,所即阿羅漢;此處著壽者相即「對這樣的境界念念不捨、念念不忘。」

阿羅漢梵語,唐言無諍。無煩惱可斷,無貪瞋可離,性無違順,心境俱空,內外常寂。若有得果之心,即同凡夫,故言不也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[阿羅漢梵語,唐言無諍。無煩惱可斷,無貪瞋可離,] 六祖大師是從果地上來談的。因為悟到煩惱、貪嗔皆是空,故無煩惱可斷,無貪嗔可離。而你卻有煩惱和貪嗔,所以才來學佛,希望能斷煩惱。你就是覺得有,所以你就有障礙,就被它影響,而想急於把它捨棄。就是因為「有個概念」,你才會生起「有個方法」來破它。從第一個概念開始你就是錯,這就叫一念無明。比如,有個人說:「我的人生很痛苦,我問過很多老師、講師、咨商師、生命線、張老師、牧師、神父,但是他們教我很多解決痛苦的方法都沒有用,怎麼辦?你可以教我嗎?」事實上不需要這些人教他,是他自己生起他人生很痛苦的概念。而第二個人從來不覺得人生是痛苦,所以他不需要斷除痛苦和煩惱。若第一念錯誤,後面全盤皆錯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[性無違順,心境俱空,內外常寂。] 六祖大師從心性的角度跟你說:「這個性即空性,空性無順境和逆境之分。」此處,心和境講的是相依的關係,不可將它們當成一個名詞。境指外面的世界,心為內在的感受。心怎麼生起的?因境而生心,不然無心可得。境是逆境,你就生起嗔心;境是順境,你就生起貪心。大師講得很徹底:「外在的境界是空,內在的心念亦是空,內外常寂靜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[若有得果之心,即同凡夫,故言不也。] 想要什麼、想得什麼或想求什麼皆是凡夫。

世尊!佛說我得無諍三昧,人中最為第一,是第一離欲阿羅漢。我不作是念:我是離欲阿羅漢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[世尊!佛說我得無諍三昧,人中最為第一,是第一離欲阿羅漢。我不作是念:我是離欲阿羅漢。] 須菩提以他自己的例子來作證明。無諍三昧即他達到的境界。無諍的諍雖然為「言」字旁,但它真正的意思為無爭,解釋時最好將「言」字旁去掉,這樣範圍就相當地廣。《論語》談到,一個道德情操很高的人:「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。」也就是一個修為很高的人,並不見得每個人都知道他的修為很高,但他的內在不因為別人不知道他而生起不愉快和不高興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我們再來談第二本經典《易經》。《易經》乾卦的初爻講[潛龍勿用],亦是談這個道理。尤其是乾卦裡的《文言》描述初九的狀態,說:「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,遁世無悶。」不易乎世:世即世間人的看法,即我們所講的社會的價值觀;不易即並不會影響到我的內在、觀念和我自己的修為。世間人或許認為你躲在深山沒有用;或是認為你是個有才德的人,你應該出來;或是認為你應該賺更多的錢或做更大的事才能夠幫助更多的人。大家各說各話,見仁見智。你是一個清楚自己人生定位的人,縱使別人講得對,但卻不見得是你的理想,無論世間的人再怎麼說,無論是聳動、鼓動、故意諷刺還是激將你的話,都沒有辦法影響你。不成乎名:一個有才能、有道德的人,在世界上卻默默無聞,他並不在乎虛名。遁世無悶:退隱了,他也不會悶悶不樂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你知道自己的境界,你就無爭。你不需要去展現或表現什麼。無諍三味即與人無求、與世無爭。能達到,你不開悟才怪。能達到,你的心還操心、掛礙什麼?你的心還不安定什麼?修行有時候也很簡單,觀念清楚就簡單。兩三句觀念就可以清楚,你就是不要,你就是要講一大堆理由來欺騙自己。做到與人無求,你的攀緣心就不見了,你就能夠「屏息諸緣,勿生一念」。做到與世無爭,你的心沒有什麼得失、名利,人家說你什麼?就像微風吹過而無礙。哪需要什麼口訣或《金剛經》五千多個字或《法華經》六萬多個字呢!你說看經典看不懂,那你就不要看,按「與人無求、與世無爭」這幾個字做下去,你就會開悟。你卻不甘寂寞,就想出來攀一攀,不然就想出出頭,這是你的內在,所以你的心必然生起煩惱,所以你的心沒有辦法清淨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不可將無爭解釋為沒有作為,因為無爭反而有力量。我們來演練一遍爭與無爭。你指責我一個問題:「師父,你怎麼可以這麼大聲地罵人呢?」「難道罵是一種錯誤嗎?」「修行就是要溫和啊!」「修行就是要溫和?那啞巴都開悟了!」以上就叫爭。我要跟你爭,我看你怎麼跟我說!你再指責我一次:「師父,你怎麼可以這麼大聲地罵人呢?」「啊!我剛才不小心犯這個錯誤,抱歉!我跟你說對不起,我下次會改過,請你原諒我。」「師父,修行就是要溫和啊!」「對,對,我修行不夠溫和,我應該再繼續學習,請你再給我一次機會。」以上即為無爭。哪個人比較有力量?當然是無爭的人。你說什麼我都說是,你說我很差勁,我就向你道歉,你就沒有話可說了。只要能辯的就永遠辯不完。都不爭,世間本來就沒有事。「師父,人家說你很差勁。」「對啊,不然我早就做佛祖了。你說得真對。」「師父,人家說你真驕傲。」「對,講得真好,我就是迷才驕傲。」為什麼這些話你們不會學呢?為什麼你們不會用這種態度來過人生呢?為人處世、修行成道都是這樣成就的。你們為什麼會跟別人辯?為什麼要爭?要不就不和人家講話?你那是什麼態度?大家要好好學習無爭,看哪一天能否達到三昧的境界。三昧是一種定的狀態,無爭就可以達到這種狀態,因為內在已經沒有得失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人中最為第一指須菩提在這些弟子當中,境界做得最好。他之所以能夠這樣,是因為他是第一離欲阿羅漢。離欲:我們前面談的都是離相,而離欲即離開執著。離開執著就能解脫。不能解脫,就是被執著所綁。雖然世尊這樣地稱讚須菩提,他也不會生起「世尊稱讚我」的念頭。

何名無諍三昧?謂阿羅漢心無生滅去來,惟有本覺常照,故名無諍三昧。三昧梵語,此云正受,亦云正見。遠離九十六種邪見,是名正見。然空中亦有明暗諍,性中有邪正諍,念念常正,無一念邪心,即是無諍三昧。修此三昧,人中最為第一。若有一念得果心,即不名無諍三昧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[何名無諍三昧?謂阿羅漢心無生滅去來,惟有本覺常照,故名無諍三昧。] 無生滅去來即無得失,即沒有這樣的妄念。本覺常照:覺有三個,即本覺、始覺和究竟覺。本覺即你本有的佛性;始覺即你開始察覺到眾生皆有佛性,你願意修行,你的覺性開始生起;修到最後大徹大悟達到究竟就叫究竟覺。以修行的角度來談。比如,當你在打坐的時候,你所有的念頭都是生滅的現象,所以你的重點不擺在念頭,而是擺在體察(即覺察)。什麼在覺察?就是你的本覺在覺察。你只要清楚一切的狀況,清楚自己的心念、身心和外面的環境,你只要保持清楚就好,這就叫本覺常照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[三昧梵語,此云正受,亦云正見。遠離九十六種邪見,是名正見。] 正受即正當的享受。定是一種法喜,是相當愉悅、清安的。正見:一個人能夠達到三昧的境界,就一定有正見。有正見才能正行,有正行才能正覺。過去在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,故此處說遠離九十六種邪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[然空中亦有明暗諍,] 這是外在的。天空有白天和晚上,感覺上就有明暗,就像《易經》繫辭傳所講的日月相推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[性中有邪正諍,] 這是內在的。我們內在有正念也有邪念,正邪常常互相爭鬥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[念念常正,無一念邪心,即是無諍三昧。]《壇經》中說行正即是道。心念若是不正,行怎麼會正?一個修行人有沒有道,就看他行正與否。如果你念念生起正念,沒有一個邪心,你就可以達到無諍三昧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[修此三昧,人中最為第一。若有一念得果心,即不名無諍三昧。] 只要有一念執著,就不能證悟阿羅漢。

世尊!我若作是念:我得阿羅漢道。世尊即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。以須菩提實無所行,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[世尊!我若作是念:我得阿羅漢道。世尊即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。以須菩提實無所行,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。] 阿蘭那:阿即無,蘭那即一個熱鬧、吵雜的地方。阿蘭那即無吵雜,即一個清淨的地方。按照字義來解釋,即須菩提是一個清淨的修行人。阿蘭那後來還有一種解釋,即精舍,就是我們所講的道場(道場是一個清淨的地方)。實無所行:他已經修行證悟了四果,如果他認為他有修行,那就是錯。一個有德行的人不能說:「我很有德行。」一個有修為的人不能說:「我很有修為。」一個修行人從頭到尾都不能生起「我有什麼程度」的概念。做到這一點,對一個人有很大的幫助,因為他有無限的空間。有的人走到世間的頂端、人生的高峰,忽然很失落,因為他有陷阱,認為已經沒有東西了。當你覺得你已經走到頂、走到極致了,那就是死路一條。並不只有阿羅漢不能執著這樣的念頭,連佛也不能執著這樣的念頭,不然他就不會成佛。

阿蘭那梵語,唐言無諍行。無諍即是清淨行。清淨行者,為除去有所得心也。若存有所得心,即是有諍,有諍即非清淨道,常得無所得心,即是無諍行也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[阿蘭那梵語,唐言無諍行。無諍即是清淨行。] 無諍自然就清淨,當下就清淨。你要爭,就永遠不清淨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[清淨行者,為除去有所得心也。] 一個清淨的行者,一定要除去內在有所得之心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[若存有所得心,即是有諍,有諍即非清淨道,常得無所得心,即是無諍行也。] 只在爭與不爭。爭就不清淨,無爭自然就清淨。讓一步又何妨?退一步就海闊天空,那不是很好嗎?

 

閱讀 2017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二, 26 五月 2015 19:50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