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五, 01 五月 2020 09:58

莫被經轉

作者  釋達觀

aa1r5

     人問:聖人的正見應該是一樣,為何老子「以德報怨」,而孔子卻「以直報怨」呢?為何還有二元對立的知見呢?

     答覆:《維摩經》說:「能善分別諸法相,於第一義而不動。」即是說明體用的關係。「能善分別諸法相」,此句講/用的不同;「於第一義而不動」,此句講/體的不動。凡事皆有體用,體即平等,用有差別。故老子和孔子,表面見解不同,但道理是一致。

     《老子》曰:「和大怨,必有餘怨,安可以為善?…大小多少,報怨以德。」表面雖和解深仇大恨,必定會留有餘怨,雙方都不會善罷甘休…怨有大、有小、有多、有少,以德報怨,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

     老子「以德報怨」,是從體來說不論對我好與壞,皆以德對待,如佛家所言,冤親平等。體即是空性,悟道空性故能平等對待,舉《金剛經》來說:「須菩提!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,我於爾時,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。何以故?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,若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應生瞋恨。」

     《論語.憲問》說:「或曰:以德報怨,何如?子曰:何以報德?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」有人問孔子:「拿恩惠去報答和我有仇怨的人,怎麼樣?」孔子反問:「那對你有恩惠的人,你又拿什麼去報答他呢?凡事應清楚明白:對傷害您的人,應該以正確的道理,來告誡對方,他才有機會改過遷善;對恩惠您的人,應以感恩之心,以恩惠來報答他人的恩情,這才是合理呀。」孔子不贊成「以德報怨」,而是「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」難道夫子不明理嗎?還是我們沒有智慧呢?

     《論語.里仁》子曰:「唯仁者,能好人,能惡人。」一位仁者能善分別諸法相,於事相上有善於分辨的智慧。孔子「以直報怨」,是從用來說要知世間種種現象皆有所不同及差異,有是非、善惡、功過、恩怨等,方能分辨是非,斷惡修善,將功補過,恩怨分明;這樣才能引導人們,從由小人,經由進德修業,「克己復禮」成為有道德、有學問、有才能的君子,而達到「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。」這不是善惡、德怨的二元對立之偏見,而是善於分別因果差異之正見。

     所以,老子從體性說,即是「空」,善談/天道的真空;孔子從相用講,即是「有」,善說/人事的妙有。故《心經》說: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」空有一體,才是大智慧、大慈悲,方是中道的實相,中庸之智慧!

     讀經要知聖人意佛來人間說法,只教我們不要執著,故《法華經》說:「吾從成佛已來,種種因緣,種種譬喻,廣演言教,無數方便引導眾生,令離諸著。」老子則教:「 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」知人!才能授以適合對方的法。 孔子亦說:「中人以上,可以語上也;中人以下,不可以語上也。」這就是因材施教的智慧。

    對嫉惡如仇之人,應教以老子「以德報怨」,來化解其內心之仇恨,孔子也說:「不怨天,不尤人。」曾子解釋:「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」寬恕別人,即是放過自己!

    對是非不分之人,應教以孔子「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」來教其何善何惡?要用何法來對治、來處理?老子亦說「聖人無常心,以百姓心為心。」沒有固定不變的想法,皆因人施教。

    對真心求道之人,應教以佛陀「罪福本空,唯心所造」或六祖「不思善,不思惡,正與麼時,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!」 直指人心,直悟本來!

    學子!讀經當能轉經,莫被經所轉呀

閱讀 1083 次數
此分類更多內容: « 何謂中道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