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之計在於春,一日之計在於晨。自古認為計劃之重要性,若無目標,要很好達到是不容易的;並且指出,每天早上和每年之春天是應做計劃的最好時候。
但是,有人年年許願,年年落空,其原因何在?在於許願以後沒有依照願望的所需而落實。因此,訂出計劃後,一定要認真落實。落實的工作可以分為「組織、任命、領導」。所謂「組織」,就是計劃中所需的一切原材料、物件要去組織和準備。「任命」就是計劃中由誰負責,需要什麼人協助,都要指定和安排。「領導」則是跟進,原材料準備好了嗎:人是否已任命了呢?是否足夠?在工作中出現什麼實際問題,如何解決!這些都是領的範圍和工作。
有了落實還不夠,還應該控制。「控制」即定期檢討,若發現進度不足,則要加把勁。若發現某方面掉隊,則要調動力量協助。若發現各部門偏差太大,則要加以平衡。若人員不稱職,則要加以教育或調換。若距離計劃太遠,則要加以修正。
如果我們能把計劃都寫在本子上,時刻都能依照計劃行事,並能定期檢討與控制,只要有了決心,並能持之有,那麼,目標是不難達到的。
拳頭項目
人必須發願,若無願望,永遠都不能到達目標。公司必須訂立計劃,樹立目標,否則也難達到理想效果。因此,立志、發願、計劃是做好事情的首要條件。
做計劃要注意的問題,其一,必須量力而行,平衡發展。量力者,是根據自己的人力和財力資源,結合客觀的形勢,以及衡量目前的時機而訂出相應的計劃;平衡發展,就是要注意資金與人才的平衡發展,以及依靠人力的行業和依靠財力的行業的平衡發展。依靠人力為主的行業有工業和貿易等,依靠財力為主的行業有地產和金融業等。其二,必須注意訂立拳頭項目,以拳頭項目去帶動其他業務。在現代社會上,經濟效益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我們所創造的價值比消耗的小,我們就會越來越貧窮。一個國家若其生產總值比其消費總值小,它也會越來越窮。反之,則越來越富。因此,訂立拳頭項目、拳頭產品,是保證經濟效益的有效辦法。發心遠涉,非足不能,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。有了計劃,必須落實。在落實中,一定要緊抓拳頭項目,這是計劃重點,也是辦事的重點。在處理問題的先後次序應該如下:
(一)重要並且緊急的問題。
(二)重要但不急的問題。
(三)緊急但不重要
(四)不急及不重要。
但凡一般人,往往會被瑣碎、看似緊急、但不重要的事情拴身,弄得自己週身忙碌,但一年下來好像什麼東西也沒有辦成,這就是沒有分事情的輕重次序辦事,沒有緊抓拳頭項目的結果。
因此,在落實過程中,時刻注意檢討與控制,是否有偏離計劃的重點,若有偏離馬上修正。祇要我們能時刻培養這種檢討和控制的習慣,做到每事,每天、每星期、每月、每年的檢討和控制工作,我們的經濟效益就會有一定的保證。
坐言起行
一年之計在於春,一日之計在於晨,一生之計在於勤。古人在實踐中已經總結出人生的經驗,必須計劃、實踐,才能改變自己的環境,建立美好的人生。
一年的開始是計劃的好時期,根據上一年的總結,那些是成功的、那些是失敗的、那些是不足的,都必須好好的整理一下,並且通過互相討論,上下溝通,以求得到一個較全面、較客觀的報告。更重要是落文字寫成記錄,以作今年的計劃參考。有了總結報告,便可以根據以往的經驗,去計劃如何保持優點,克服缺點,爭取進一步的發展。列出目標、步驟、完成的期限、項目負責人、監察人員等,每一個公司、每一個部門只要能好好地計劃,實實在在地根據計劃去跟蹤,落實問題,並能每天、每週、每月地檢討和修正。一年下來,肯定會有成績的。當然計劃必須注意效益,要有輕、有重、有主、有次,拳頭項目是少不了的。
對於個人來說,不斷改善是工作和生活昇華的秘訣,要工作進步,生活幸福,就必須改正自己工作中和生活中的缺點,保持自己的優點,而改善必須由自己做起,才能逐步影響周圍的人,俗語話「身教勝於言教」,「以身作則」是非常重要的。另外,「改善必須由現在做起」,由現在的每件事、每句話、每一個意識開始去改善自己,「待己要嚴,待人要寬」、「做事要認真,做人要隨便」、「做事要主動,做人要謙讓」、「功不自居,過不他諉」、「吃苦在前,享受在後」、「不要浪費光陰,無事要找事做」、「白了少年頭,空悲切」,只要自己能經常地不斷警愓自己、提醒自己、推動自己、處罰或獎賞自己,日子有功,肯定會有驚人和可喜的成績的。「台上一分鐘,台下十年功」,每一件事的成功有賴以往長期的努力。「今年的機會是昨天的努力,而明天的機會有賴今天的努力」就是這個道理。
世上之人,個個希望成功,人人都想發達,因此四處尋師,到處訪友,而有心得者亦廣佈雜誌報紙之中。而正派的基本功不外乎「認認真真地工作,實實在在地做人」,但凡能信其道理,並能依此去做者,工作與生活小則足可自保,大則有所成就。
如果你尚未學會這門功夫,不用擔心,只需你從今天起學習與練習這門功夫,若遇問題請找我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