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一, 05 七月 2004 22:01

在自己心上開光

作者  星雲大師 出處︰摘錄自《六祖壇經講話》

在自己心上開光

唐朝的裴休宰相,有一天請黃檗禪師到他家裡去為佛像開光,黃檗禪師就對他說:「何必一定要在佛像身上開光呢?何不在你自己的心上開光呢?」所以,禪,要我們不要心外求法,能認識自性,自己就是佛。

但是,自性是什麼?也只能意會,不可言傳。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覺的時候,他曾發出宣言說:「奇哉!奇哉!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。」意思是說,大地眾生皆有佛性,只要把妄想執著一除,當下就是自性佛了。


佛與眾生只是迷悟的差別而已,所以「參禪悟道」,就是要認識自己的佛性。自性五分法身香在《壇經》的〈懺悔品〉中,六祖惠能大師一開始便主動提出,要為大眾傳授「自性五分法身香」。所謂「自性五分法身香」,就是:

1.戒香:所謂戒香,就是要每一個佛弟子在自己心中無非無惡、無嫉妒、無貪瞋 、無劫害,稱為戒香。

2.定香:所謂定香,就是要大家看各種善惡的境界,自心不亂,稱為定香。定就是要我們自己有原則、有 立場、有主張,不輕易受世間的五欲塵勞所左右。受了定香的人,至少應做到:
一、不為境轉;就是不能任由境界所轉。
二、不為物動;就是不被世間的財富、金錢所動搖。
三、不為情惑;就是不被男女的美色、情感所誘惑。
四、不為勢嚇;就是不懼威武,不受勢力脅迫。自己有定,就能知所進止;自己有定,就能隨遇而安,這就是定香。

3.慧香:所謂慧香,就是自心修行無礙,常以智慧觀照自性,不造作諸惡,即使 做善事也不執著,敬上念下,愛護鰥寡貧窮者,稱為慧香。

解鈴還須繫鈴人——解脫香與解脫知見香

4.解脫香:所謂解脫香,就是自心無所攀緣,不思善,不思惡,自覺無礙,稱為 解脫香。禪宗四祖道信初參僧璨大師時,他說:「願和尚慈悲,開示我解脫法門!」僧璨大師反問:「誰縛住你了?」束縛我們的不是別人,而是我們自己。所謂「解鈴還須繫鈴人」,自己束縛還須自己解脫。我們能心無所緣,自覺無礙,這就是解脫香。

5.解脫知見香:所謂解脫知見香就是自心既然對於善物都無所攀緣,也不沈空守寂,就必須廣學多聞,認識自己的本心,通達諸佛的道理,和光接物,無我無人,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滿菩提,真性毫不變異,稱為解脫知見香。

摩尼珠是什麼顏色?佛陀在靈山會上,手上拿了一顆隨色摩尼珠,問四方天王道:「你們看一看這顆摩尼珠是什麼顏色?」

四方天王看後,各隨所見,分別說是青、黃、赤、白等不同的色澤。佛陀就將摩尼珠收回,舒開手掌又問道:「我現在手中的這顆摩尼珠是什麼顏色?」

天王不解佛陀心中所指,都不約而同的回答道:「佛陀!您現在手中根本沒有東西,那有什麼摩尼寶珠呢?」

佛陀真實的告訴四天王道:「我將一般世俗的珠子給你們看,你們都會分別它的顏色,但真正的寶珠在你們面前,卻視而不見,這是多麼顛倒呀!」

我們的自性就像一顆摩尼寶珠,每個人看到的顏色都不同。其實這個寶珠的顏色只有一種,是個人的境界不同,而有種種的分別。好像我們的法性,本來是一個,可是由於我們的迷惑不能認識,而在自性法身之外做了很多分別。

六祖大師傳授的自性五分法身香——戒香、定香、慧香、解脫香、解脫知見香,就是為我們透露禪悟的消息,要我們從自己的自性上去證悟,因為解脫不在他人身上求,自己能證悟,當下就能獲得解脫。

閱讀 3314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