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心銘/第八講
禪宗所傳的是無上圓滿究竟的智慧。如《壇經》所言:「煩惱即菩提」:轉→斷→無。《法華經》:「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,除佛方便說。」《金剛經》: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《心經》:「故知般若波羅蜜多,是大神咒、是大明咒、是無上咒、是無等等咒。能除一切苦,真實不虛。」《信心銘》:「至道無難,唯嫌揀擇」。
一、妄心:揀擇→憎愛→順逆→取捨
至道無難,唯嫌揀擇;但莫憎愛,洞然明白。毫釐有差,天地懸隔;欲得現前,莫存順逆。
違順相爭,是為心病;不識元旨,徒勞念靜。圓同太虛,無欠無餘;良由取捨,所以不如。
二、境相:有空→動靜→多絕
莫逐有緣,勿住空忍;一種平懷,泯然自盡。止動歸止,止更彌動;唯滯兩邊,寧知一種。
一種不通,兩處失功;遣有沒有,從空背空。多言多慮,轉不相應;絕言絕慮,無處不通。
止動歸止 止更彌動 唯滯兩邊 寧知一種
中國哲學思想,以「陰陽」的概念表述,彰顯萬象「既相互對立,又相互依存」。《繫辭傳》說:「一陰一陽之謂道」。道者,陰陽變化之理也。道,即宇宙運行,自然變化的法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