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二, 22 十二月 2015 21:40

金剛經實踐 13-1 2015.12.20 早

作者  釋達觀 講述

佛告須菩提:「諸菩薩摩訶薩,應如是降伏其心:所有一切眾生之類,若卵生,若胎生,若濕生,若化生;若有色,若無色;若有想,若無想,若非有想非無想,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。

 發四心︰廣大心、最勝心、平等心、無顛倒心。

 

二道五菩提

般若以二道五菩提(1. 發心菩提2. 伏心菩提3. 明心菩提4. 出到菩提5. 究竟菩提),

唯識以五位(1.資糧位2.加行位3.通達位4.修習位5.究竟位)為菩薩行位的次第。

壹、般若道(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)貳、方便道(一切眾生無邊誓願度)

一、發心菩提

【正見】→《雜阿含經》說:「假使有世間,正見增上者,雖復百千生,

           終不墮惡趣。」因聞思,而建立正見。因聞思,而生信、解、

           受持。此時才具有「文字般若」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◎聞慧 → 願樂、欲聞、歸零、靜心、諦聽、凡夫發心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◎思慧 → 思惟法義(於意云何)、未解應解、前後連貫、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各方辨證、譬喻說明。斷疑生信、深解意趣。

閱讀 1772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一, 25 一月 2016 20:45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