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普賢行願品:由貪瞋癡,發身口意,作諸惡業,無量無邊。
2.八大人覺經:多欲為苦,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。
3.本業經:無明者,名不了一切法。
認識煩惱
前言:何謂煩惱?唯識述記云:「煩是擾義,惱是亂義,擾亂有情,故名煩惱。」《百法》將煩惱之行相,共有二十六種,分為二:根本煩惱、隨煩惱。
壹、根本煩惱有六
一、貪者:(一)貪之體性:於有、有具染著為「貪」。
(二)貪之業用:1能障「無貪」善根。2生苦。
(三)貪之對治:1修如幻觀。2常行布施。
二、瞋者:(一)瞋之體性:於苦、苦具憎恚為「瞋」。
(二)瞋之業用:1能障「無瞋」善根。2不安隱性。3惡行所依。
(三)瞋之對治:1修慈悲觀。2修忍辱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