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四, 27 八月 2020 19:11

暢談六祖壇經(084)佛法難信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惠能生在邊方,語音不正,蒙師付法,今已得悟,只合自性自度。祖雲:如是!如是!以後佛法,由汝大行,汝去三年,吾方逝世。汝今好去,努力向南,不宜速說,佛法難起。能辭違祖已,發足南行,兩月中間,至大庾嶺。

  六祖「惠能生在邊」遠的地「方,」未能接觸到佛法。遇到五祖之前,他自謙他「語音不正,」即知見、觀念不太正確。他感恩五祖,承「蒙師」父「付]與他「法」身慧命「,」如「今」他「已得悟,只合」該「自性自度。」當你迷的時候,應該向善知識請教。悟後,則不應一直留在善知識的旁邊,而當去度化一方。

  大珠禪師云:「眾生自度,佛不能度。若佛能度眾生,過去諸佛如微塵數,一切眾生總應度盡;何故我等至今,流浪生死,不得成佛?當知眾生自度,佛不能度。」善知識、明師只能告訴你正確的修行方法,引導你自度。

  五「祖雲:如是!如是!以後佛法,由汝大行,汝」離「去三年」後「,吾方」才會「逝世。」這裡示現五祖能預知時至。「汝今好」自珍重遠「去,努力向南」方走「,不宜速」疾向世人「說」法「,」因為「佛法難起。」

  得道之人處世與一般人不同,他不會說自己開悟,不會登廣告,更不會宣傳他自己,因為他已「無我」。而且,他不急於說法。達磨祖師悟後,等候五六十年才來中國。你急於與別人分享好的觀念是不對的,這代表你不會觀機逗教,不明白因緣。

  有些父母親覺得為難,因為小孩想創業,他們不知該支持還是反對,因為不懂何為因緣成熟。面對這種情況,你不是要贊成,亦非反對,而是把道理清楚解釋給他聽,讓他自己做選擇。你當告訴他:選擇後,成敗你要勇敢去承擔。承擔因緣,即不該做的勿做,有些事要順勢放棄。一般人卻不是,完全不懂因緣,以為「人定勝天」。

  我不贊成你們帶孩子來聽佛法,你們應該讓他去玩。也就是,在他成長的過程中,要順其自然,不是父母親覺得好,就硬要帶他來。萬一他解讀錯誤或心不甘情不願,反而會斷他的慧命。

  不是你懂佛法就要說,不要急著傳法。時機未成熟,你勉強為人說法,佛法反而不能興盛,因為會造成他誤解、排斥或扭曲佛法。你要知因緣、順因緣,最後把握因緣,知道什麼該做,什麼不該做,就像未成熟的水果不要摘,強摘的水果不甜。不該做的,要潛龍勿用,稍安勿躁;該做,則飛龍在天,有一天會利見大人。你掌握、發揮得好,佛法才能由你興起。像達磨祖師,面壁九年,讓佛法大為興盛。他知道當時因緣未至,也不能說法,因為沒有人聽得懂,反而造成更大的障礙和敵對。

  不是你為人家說佛法,人家就會相信。淨空老法師出家後,回到他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身邊繼續學習。李老師跟他說:「你要相信佛法。」淨空法師聽了愣在那邊:「就是相信佛法,我才出家啊!為什麼老師這樣跟我講呢?」信並不那麼簡單,你要深信。出家人都不見得已下定決心好好修行,那又何況一般人呢!

  佛法難起就是因為佛法難信,你要深信不疑,信到像一棵神木,根深深紮下去。但是,你佛法的根,如小草一般,被人輕輕一拔即可拔起。若你真信,必然能真修行,就一定能成佛。但此信非迷信,而是正信,對佛法能依教奉行,否則就是不信。你以為你只是懶惰,其實你的內在是疑惑的,所以你才不能真正進入修行。

  六祖惠「能辭違」五「祖已,發足」,即啟程「南行,兩月中間,至」江西和廣東分界處的「大庾嶺。」

 

◎聞後思惟:你有真的深信佛法嗎?

 

 

閱讀 754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