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提只向心覓 何勞向外求玄
修行不離開心。你要悟得「菩提」,「只」要「向」內「心」下手,便能「覓」得,又「何」必徒「勞」地「向外求玄」機呢?
萬法都不離開心。佛法是心法,即覺悟的方法,從認識自己覺悟。是認識自己的身體嗎?還是認識自己的意識、感受或記憶呢?這樣講也不可以說對,這樣講是五蘊,認識五蘊虛幻不實。虛幻,就是會變化的。你的身、心、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哪個不變呢?你所看到的這一切都是短暫的,是暫時有,即為假有,因為它會變化,只要會變化就會生滅,只要會生滅,它的真實性何在呢?我們到底在抓什麼?我們的身心就像天上的白雲,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就像地上的流水。天上的白雲抓不住,地上的流水抓得住嗎?你在苦苦追求一個抓不住的東西。求不得苦,你永遠求不到,因為那是假的。真的,不會變;假的,也不會在。
你要透過修行,讓正見進入你深層的內在。你現在的內在完全被意識所掌控,意識即是魔,魔是麻煩鬼,製造麻煩的那個人就是你。你製造那麼多煩惱,來折騰你和你身邊的人,你到底想怎麼樣,你自己也不知道。我們就像一個失去理性的小孩,每天都吵吵鬧鬧,但鬧什麼、吵什麼自己也不明白,這就叫情緒,就叫慾望。
有同學跟我說,他聽過一個概念:白天叫醒的世界,晚上叫睡的世界。我問他:「白天,你真的醒了嗎?」你白天跟晚上的做夢是一模一樣的。你若有修行,就會有感覺。你沒有修行,你雖然聽過這種理論,但你的感觸就不深。所以,我鼓勵你修行,希望你能碰觸到,並因此走進你更深的內心世界。當你走進的那一剎那,就叫見性。你沒有碰觸到的時候,你還活在模糊的地帶。
好好認識你自己吧!認識自己,並非反省自己做錯什麼事情,那太粗淺了。從白天到晚上,你要好好認識自己,認識到有一天,晚上的夢跟白天居然都是如夢幻泡影,而且百分之百是一致的,那時候我恭喜你,你人生的意境就不太一樣了。學不學佛,大家都會講:「人生如戲。」既然如此,你哪來的煩惱?大家都在演戲,你哭什麼?你歡喜什麼?你委屈什麼?那只是演戲罷了。這一會兒你演被人欺負,下一刻你扮乞丐。你不要將「人生如戲」當成口頭禪,你當去證明。停留在「這個概念我懂,我可以認同」,這只是意識。你應當活在人生如戲,清楚地知道你現在活在舞台上,你看到的就是你現在在演戲,故曰遊戲三昧,覺悟的人就是如此。無論男孩子穿的西裝,女孩子穿的洋裝,我穿的袈裟,都只是演戲的戲服。我光頭,你們沒有光頭,那也只是演戲而已。改天,換我頭髮留出來,換你理光就好了啦。演戲何必計較呢?然而,於生活當中,你知道什麼叫戲,比如連續劇和電影就是戲,你都能看得眼淚掉一大堆,看恐怖片看到隔壁的衣服都破掉,你害怕得唉唉叫。那種戲比你人生的這齣戲更清楚,但你都會被影響。就像開心農場,網絡的菜也引發爭吵,你知道那是虛幻的,是假的,你都那麼較真。你現在活著的這一齣戲,你更難以將之當成戲。
聞後思惟:你能真的體會人生如戲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