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四, 25 三月 2021 15:13

暢談六祖壇經(522)擁有正見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佛法中談到很多名詞,比如隨緣、因果或無常。如果你確定知道隨緣,那你的人生就會不一樣;如果你確定知道因果,事實上你作惡的機率就會大大地減少;假如你百分之百確定知道無常,你會漸漸地不執著。重點在於,你要確定。你的腦袋總是認為你知道,你知道,你怎麼會是這個樣子呢?就是你沒有確定知道。就像六祖在第一品中講到的,他一聞《金剛經》心即開悟。這是有可能的,因為他確實知道那句話,他確實聽到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就開悟了。當然,悟是有層次的,所謂他悟的意思,就是他百分之百地明白這句話。

  我以上所講的概念,不要說佛法,對一個沒有學佛的人也同樣有效。我跟你講一個概念,你確定知道,那就是一種頓悟、領悟,只是你頓悟的層次和概念在哪一個的分別而已。我之所以這麼說,就是要告訴你,任何人都是有機會頓悟的。這不是理論,如果這個事情不成立,事實上《壇經》就不用讀了,因為《壇經》的重點就在於頓教法門,所以六祖跟你談的就是觀念的問題,他要談的就是正見。你擁有了正見,你的人生就改變了,生命就完全不一樣了。

  於坐禪品,六祖教我們「外不要著相,內不要亂。」這就叫禪定。你說:「怎麼有可能不著相,怎麼有可能心不亂?這要怎麼修?」但是六祖就偏偏不跟你說怎麼修,他只是把這個知見告訴你而已。誰能夠外不著相,又有誰有辦法內不亂呢?但事實上說一個「外不著相」就蘊藏了「內心不亂」,因為它本來是相應的,只是一個講內、一個講外,其實講的是一體的概念。你如果能明白,你內心自然就不會亂,你自然就契入自己的本性,契入自己清凈的法身。

  我跟各位講的方法並不很多,我主要希望你的觀念正確。其實,你觀念正確,你自然就會修行。但是現在的人觀念不正確,卻偏偏想要修行。觀念正確,方法一點,你馬上就能進去。譬如,有一個衣櫥,裡面有一顆樟腦丸,所以衣櫥裡有樟腦丸的味道。頓悟就是先把樟腦丸拿走,拿走之後,衣櫥裡還是有樟腦丸的味道,衣櫥之所以有樟腦丸的味道,是因為那裡面有一顆樟腦丸,那顆樟腦丸就是你的心,修行要從心下手。你只要把那顆樟腦丸拿掉,這叫悟。但是,拿掉之後,這個衣櫥還是有樟腦丸的味道,你可以透過各種方式,比如把衣櫥打開,用吹風機吹,或是把衣櫥拿到外面讓太陽曬,或者讓自然風吹,隨便你,這叫修,悟後起修,你這樣比較好修。我們都不是,衣櫥裡有樟腦丸,就想要修裡面沒有樟腦丸。我相信我透過這樣的譬喻來解釋這個概念大家容易懂,但懂了之後,你的內在是否能真正對任何一種概念懂呢?我們今天所談的原則上都沒有離開你自己。離開你自己就沒有修行可以談。

 

聞後思惟:你是否願意下功夫把佛法的重要概念真正弄懂呢?

 

閱讀 507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六, 03 七月 2021 10:09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