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內在的妄想、妄想或妄心,我們可以創造很多名詞,但是它大同小異。何謂妄?何謂真?所謂真是平等,所謂妄是不平等;所謂真是整體的,所謂妄是分裂的;所謂真是融合的,所謂妄是對立的;所謂真是統一的,所謂妄是矛盾的。
當你看外面的境界,你應該回歸看你的心。一個不懂看自己心的人,常常既誤會自己,也誤會別人,既誤會事,也誤會理。學佛有一個很重要的核心關鍵:凡夫就是用意識來看世間,但是一個智者,則是要轉意識成智慧,即轉識成智,他是以智慧來看這個世間。
我們常講: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。」但是,你真的能感覺到別人跟你是一體的嗎?你能感覺到隔壁的孩子跟你的孩子一樣可愛嗎?沒有感覺就叫妄,就代表你不懂佛法緣起的概念。你說:「我比較疼我的孩子,我實在沒有辦法疼隔壁的孩子;我實在是比較關心我的親人,但對於其他的陌生人,我的心沒有辦法關心他一下,我的心實在是提不起來。」你之所以如此,就是因為一開始你不懂緣起的道理。縱使你從理論上明白了,但那又有什麼用,因為你還是一成不變,你還是感覺不到眾生跟你是一體的。林書豪是你的兒子嗎?他並不是,但是你卻會特別關心他。你為什麼這麼關心他呢?你在關心什麼?之前那個球隊的球員彼此之間我也不管你,你也不管我。自從林書豪去打籃球以來,球隊七連勝,那麼多觀眾去看他,最貴的門票賣到美金三千三百。他的加入,對經濟有影響,他們公司的股票一直飆起來。同理,鳳飛飛小姐跟你沒有關係,但是你為什麼會為她流眼淚呢?
從一件事情,你要感覺到真的是緣起,真的是整個生命中任何人都有關係。只明白道理而沒有感觸,你就不能頓悟;不能頓悟就不能把你的胸懷打開,你就不能從而一視同仁地去看待所有眾生。若能明白「所有的眾生跟我都是一體的,缺一不可。」人跟人之間怎麼會對立?如此,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才能破。我們就是因為有「我」的存在,四相才會產生,對立才會產生。
佛法中,其實任何概念都可以切入,都可以破你很大的盲點。你藉助你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,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觸動你。有一次,我跟一個法師在聊天。那位法師談他的經驗給我聽,他說有一天很煩,結果把他過去學的法門一個一個拿出來用,南傳、北傳、密宗、禪宗、凈土及觀呼吸他都通通試過了。他把他修行了三十年的功夫都拿出來用,結果都沒用。直到他在煩惱的時候不小心摔倒,在摔倒的那一剎那,煩惱就沒有了。你說要用哪一招?有煩惱的時候,你突然摔倒了,煩惱就在那一剎那突然沒有,你說要用什麼方法?就是那一剎那,把他的意識突破打斷。不要再想了,想就是意識;不要再推理了,推理就是邏輯。當你進入心性的時候,不用分析。但是你還沒有進入,則可以從事項上分析。
聞後思惟:你是否懂得看自己的心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