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五, 30 七月 2021 15:51

暢談六祖壇經(703)付諸以行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 

  我們不是要當學者,而是當行者,即實踐之人。認知一分,就用出來,否則即沒有體悟。但你不要因此灰心,感到挫折。不懂再讀,不懂再讀 ,信奉基督教的人,身邊時時放一本聖經,有空之時,無論坐車,還是樹下閒坐,他都看看《聖經》,他這一輩子就好好看這一本書。學佛的,也有人隨時放一本經,但很多人都是拿來念的,而非拿來理解的。就是時間到了,該做早晚課了,就趕快誦一遍。

  經即佛所說之話,不是讓你只拿來念,而是讓你了解的。我也跟南投班的學生講過類似的話,但是我相信他們還是做不到。因為,他們告訴我,他們法華經快研討完了,接著正準備研討涅槃經,意思是要等我回去,為他們上課,請問,他們《六祖壇經》讀完要讀哪一部經呢?你們再上《金剛經》?那你們跟南投班的學生是一樣的。

  我苦口婆心講了三十幾年了,願意做的沒有幾個。我很坦白告訴你,你讀那麼多本經,但沒有一部你懂。重點在於要懂,而非讀很多本經。但是,我們的腦袋充滿了慾望,恨不得把所有的經都添進我們的腦袋裡,這就是我們不能成就最重要的關鍵。讀《金剛經》就對《六祖壇經》更了解?那讀《六祖壇經》不是對《六祖壇經》更了解嗎?就是因為你們是凡夫,所以叫你們讀一本經。因為你不是資優班,所以除了數理化之外,不會叫你讀英文、西班牙文、法文,而只叫你讀中文。其實是我們的心不能安住。如果你說:「師父,《壇經》上完之後,當然繼續上《壇經》。」還代表你聽懂我剛才講的話。

  師父引進門,修行在個人。你應該老實面對。你把《壇經》打開,你每個字都看得懂,但你做不出來,你就知道你完全不懂。那你就每天看,我現在不從真理的角度來跟你講,而是從你的角度來講。從真理的角度來講,當你領悟不了之時,你會做不到;而從你的角度,每個人看這一本經,每個人的解讀都不同,因為每個人的心有每個人的世界,一個人一個世界。你的孩子是你生的,但你們倆是不同世界的人,請你認清楚。你和你的另一半亦是兩個世界的人,故同床異夢也很正常。

  我改變不了你的世界,所以我尊重你的世界,就是我尊重你的心。但你要尊重你自己:你有什麼心境,你看這一本經,你自然會得到怎麼樣的結論。你把你領悟來的結論,用於你的生活,看看是否有用。如果有用,就繼續用下去。若是沒有用,就去察覺:「我哪裡領悟錯了?」就把你那個認知丟掉,再接著領悟,透過這樣反證。

  領悟錯了,你的做法、說法和想法才會錯。就像改變,你的父母需要你改變嗎?很多人學完佛就想改變父母。剛開始跟父母說:「什麼都不能吃,吃牛有瘋牛病,吃豬有瘦肉精,吃雞有禽流感。」我們不需要改變父母,我們只要孝順父母就好。大部分人都想改變父母,卻無法孝順父母。我看過太多了。同理,你不需要改變你的另一半,只要真心對他(她)就好;不需要改變你的子女,只要慈愛、耐心、關懷對待他們就好;不需要改變任何一個人,只要真心待人就好。

  以上我所講的,聽起來很簡單,其實很難。因為人的腦袋,活在想要改變別人。難怪你會跟別人衝突!產生衝突之後,你看到自己,反而覺得人很難相處。你並沒有真正懂得經典的涵義。想要改變別人的人一定是凡夫,而非聖人。老子《道德經》曰:「不言之教,無為之行。」「不言之教」不是指不需要講話,而是不想改變別人。這都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問題,而非技巧、方法問題。你的思想沒有改變,你怎麼做都沒有用。

 

聞後思惟:你領悟了哪些道理,並將之應用自如呢?

閱讀 502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