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三, 01 六月 2022 11:30

暢談六祖壇經(1089)徹底無我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釋迦牟尼佛這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講無常這個概念。光是四阿含,我們稱之為原始的聖典,其中的《雜阿含》就有五十卷,都在談這個概念。很多人是聽了無常而開悟的。只有不開悟的人才說:「我知道,那個沒有用,我要世世常行菩薩道。」一個沒有解脫的人,能世世常行菩薩道嗎?你邊受苦邊幫助別人,開始累積點數,你有解脫嗎?

  一個解脫的人,幫助別人解脫,才是真正的菩薩。所以,你不要掉入腦袋的陷阱。你也不要因為你的因緣而繼續下去。你過去剛學佛有人這樣教,那就是你的因緣。聽我這麼講,你要冷靜思考一下。你若想繼續這樣修,我也沒辦法。你一定要繞回來解脫。若不解脫,你所學的那些東西都沒有意義。

  你趕緊解脫,才能夠教別人解脫。否則,你如何幫助別人?經典講,只要是建立無常想,必然會建立無我想。無我這個概念,除了釋迦牟尼佛提出來,有沒有人提出過呢?莊子曰:「至人無己,神人無功,聖人無名。」不要因為你是佛弟子,你就排斥其他人,就幫別人安一個名字叫做外道。只要跟你信得不一樣,你就叫他外道,那你是什麼道?事實上你還是凡夫,你維護自己的宗教、宗派,排斥別人,潛意識中就有我見、我慢。

  我雖然是出家人,我不會覺得佛教怎麼樣,其它宗教怎麼樣。真理不屬於任何教。我們相信世間存在一些智者,他們透過什麼樣的因素因緣而覺悟的,自有他們的因緣條件。當他覺悟之後,還是以他的因緣模式講出來。

  研究真理之後,你會嚇一跳:很多人都不知道無我的概念,很多思想家、哲學家、宗教家,好像都沒有人提過。莊子講出這段話,與佛教所講的無我的概念是一樣的,只是他沒辦法像佛講得那麼清楚。但是,我們相信他個人是個有道的人。他很有個性,也不跟你談人情世故。我不解釋這句話的意思,我只提出我的舉證:有人曾經這麼講。既然無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你要打破你的概念。
  
  一般人對無常很難瞭解、理解。你們雖然在聽我講,佛也這樣講,但是你們不能夠瞭解。縱使瞭解,你的潛意識也很難轉換過來,因為你已經習慣以「我」為中心,這就是凡夫的概念。你表面上再怎麼客觀、民主,都是假的。你從頭到尾都是主觀,只要有「我」的存在。一個沒有解脫的人,永遠都是主觀的,他是按照主觀的概念在講客觀。
  
  從今之後,看這個世間的一切,你要把「以我為中心」改作「以法為中心」。什麼法?緣起法。這樣,你會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深刻,而不會像你讀書的概念這麼呆板。那些呆板的概念,你只要上網去查,很多人都會。你講出來,要講你體悟的。不是你體悟的,不要講,因為你講了,還是不能領悟。

  一般人比較能接受:「不要執著有我,凡事不要以我的角度、我的觀點來看這個世界,所以無我就是不要執著我。」你要徹底無我,而非:潛意識有一個「我」,只是我不要執著「我」。這叫做不如實。你只是透過不執著「我」,來包裝潛意識的那個「我」。所以,有的人不知不覺就把佛性當成「我」。

聞後思惟:沒有一個「我」,你還執著什麼呢?

 

 

 

閱讀 487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