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苦,才能離苦,以後才能無苦。一般人,你只要在他痛苦的時候提起,他就知道,只是他很快就忘記了。你問他是否知道苦,他不見得知道。你可以換個方式問他:「你有沒有煩惱?」一般人都會講有。
常常有人問我:「師父,你有沒有煩惱?」我有煩惱,但是時間比較短、比較淡、比較輕。有時候,你的煩惱要煩惱一輩子,我的煩惱可能一個小時就解決了。「師父,你會不會煩惱死亡?」我煩惱三秒鐘就好了。「師父,你會不會煩惱學生跑掉?」我不會煩惱。「師父,你會不會煩惱學生太多?」我煩惱一分鐘就好了。你怎麼有可能沒有煩惱呢?學佛這麼久,你的成效、受益何在?就是你面對煩惱,你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超越它。直到有一天,煩惱根本不起了。
你過得不快樂,就代表你的內在有問題。你不解決這個問題,卻到處問你是否能往生極樂。我至少有十幾次經驗:我的身體和心一點力氣都沒有,要起一個念都沒有辦法。我所講的是比較接近要死的狀態,還不是全然死亡的狀態。死亡即,你的身心一點力氣都沒有,你四大分離的痛苦還會產生。
你們不要有僥倖的心,成功沒有快捷方式,成道沒有僥倖。你們是佛教徒,其實我看你們是基督教:只要相信上帝就一了百了。同理,信佛者得永生;你不快樂,你只要相信佛。上帝是誰?上帝就是佛。你只要相信他,死後必然能上天國,上極樂世界。然而,不是相信誰,誰都不可以相信,你要依法。我們常常稱呼人為法師。法師者,以自學的角度,以法為師,為人說法亦叫做法師。言以戒為師比較狹隘,以法為師比較整體。
不是任何人決定,是你決定自己要去哪裡。你這一輩子之所以不快樂,就是因為你造惡業。你上課遲到、打瞌睡就是造惡業;我叫你的時候,你低著頭就是造惡業;我講課,你聽不懂就是造惡業。你怎麼捨得讓自己受苦呢?不能解決你的苦,你學佛法不是浪費時間嗎?但是,你不勇敢面對自己的問題,卻常常問一些與你不相關的問題。
你只需要問:「師父,我如何解決我的憂悲苦惱?我如何解決我的掛礙?我如何解決我的煩惱?」學佛法就是這樣學而已。這樣學的人,在最短的時間,智慧就會生起來了。離開這個方向,學佛法都不會有智慧。再怎麼學,都只是知解宗徒或是信徒。佛教不是信仰或宗教,佛是一位老師,是一位走過來的覺悟者,他告訴你真理、真相、實相。如果你是佛的弟子,你就應該這樣學。
我們是佛弟子,是覺悟者的弟子。知道自己的苦,勇敢面對,趕快探討原因。原因是,你造作惡業,你若不能改善,此生苦,來生亦苦,兩處皆苦。你過得不好,如何過才會快樂呢?你不應該再傷害自己了,你應該利益你自己;你不應該再傷害別人了,你應該利益別人。如此,你就會漸漸快樂起來。假設你這一輩子是這樣的人,你就不用再問以後會去哪裡的問題了。
你要修什麼,就好好修。如果有人問你學什麼法門,你說你是學念佛法門或心地法門或止觀都不對,你說你受持《金剛經》亦不對。說不對,以最嚴格的說法,是因為:假設你沒有修正你的身口意,你說你修什麼法門都沒有意義,因為你不是真修行人。不改變你自己,你就只是門外漢。修行就是修正身口意,你只要符合這個條件,你就是修行人。至於什麼法門,只是方便說而已。
聞後思惟:你決定面對你的生命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