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五, 09 六月 2023 22:48

暢談六祖壇經(1370) 生命變化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阿賴耶所講的阿賴緣起,我們簡稱之為心念或意念。你可能會往上推:「它從哪裡來?」然而,不可以再往上推了。我們估且稱之為心,心與念若要加以分別,心即是體,念即是一種作用,其實歸納起來就叫心,故曰「一切唯心造」,或:「心生種種法生,心滅種種法滅」。這種理論叫做如來藏緣起,或真如緣起,或唯心緣起。

  你會再問:「那心從何處來?」我們講心或識,其實是同樣一個東西,我簡稱之為心的力量。但是,你會問:「它從哪裡來?」簡而言之,這些種子從哪裡來?或:是心推動這個種子,或這個種子藏在這個心中。但是,你會問:「這個東西從哪裡來?」你會根深蒂固地抓住它。比如,六祖曰:「不識本心,學法無益。」或:「自心是真佛。」你會不知不覺抓取一個心,以為有一個實體的東西。。那麼,是有心還是無心?其實,不可以這麼說。它是什麼?在《解深密經》稱之為種子識,其中在有一首偈中,世尊說我們生命的狀態就如同湍急的流水,一直流,一直流。但是他之前不敢這麼說,是怕凡夫有一個「我」的存在。長江、黃河或印度的恒河,水從哪裡來?從下雨來。下雨從哪裡來?雲來。雲從哪裡來?從地面的水來。當你問到最後,你會得到一個答案:講穿了,它們都有濕性。所以,不是有一個具體的東西,說它是什麼。它只是不斷隨著因緣的變化而變化,它並沒有一個主體。

  各種講法,就是要讓你去瞭解生命是怎麼回事:一,生命之中並沒有一個真實的主體,這是要讓你覺醒;這二,並沒有一個宇宙的造物主在創造它,從這個角度是要去破其它宗教的學說。第三,生命就像流水,它時時刻刻在無常地變化,隨著因緣產生各種變化,故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。我畫圓形來代表它,因為它是動態的。

  無明,指的不是現在的無明,指的就是過去,因為你的無明,因為你的無知,所以你的身口意造了很多業。這些種子放在識之中,這個識對於學阿含的為第六識,對於學唯識的即第八識。無明緣行,行緣識,最後又貯藏在識中。色受想行識的識是一個造作的結果,貯存在識之中,最後由識來投胎。接著,我們又再繼續受苦輪回。我們一直沉淪、一直沉淪,沉淪到最後,又把這個力量帶過來。所以,阿賴耶識的種子就是這樣一直輸入、輸出,周而復始。

  唯識學家將阿賴耶識形容為倉庫,大家就以為有一個倉庫似的存在。我們內在有一股力量,故阿賴耶識又稱為能藏、所藏、之藏。但是,這一股力量到底放在哪裡?我所講的都是《解深密經》所講的。《解深密經》說識在身體裡面,但並沒有講明識到底是在大腦還是心臟,只是說隨生命的安危而依存。你會投胎,它就會投胎。比如,發呆,生命在運作;老年癡呆、白癡,生命也在動作;你睡覺時或躺在手術房中時亦複如此。所謂靈魂,是不變的意思,而阿賴耶識是變動的。那一股力量無形無相,它還在,如果你要問它在哪裡,《解深密經》說它跟你的生命共存亡,它在你身體裡,但是佛沒有說它在哪一個部位。它會相繼,如果你把靈魂當成一種意識,或當成一種精神狀態,但是它是無常變化的。

聞後思惟:你是否把心當成一種實體的存在呢?

 

閱讀 322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