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一, 29 一月 2024 15:40

暢談六祖壇經(1538)見相是妄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 

  師曰:有道者得,

  六祖大「師曰:有道者得,」有能力的人,他自然會去辦事。明白六祖心意的,自然不需要六祖的解釋。當一個悟無所得的人,就是一個有道之士。只要你沒有真正體悟,其實你所做的善事一般都是著相的。我們講六度波羅蜜,假如你沒有辦法離相,你就不符合波羅蜜。

  一個沒有開悟的人,是沒有辦法離相的。你要無相,要離相,這不是口號,而是要悟道。人們一看到什麼,一遇到什麼,一聽到什麼,他就會著相。比如,你要讓人的心亂很簡單,你到一個人的家裡,就跟他講:「你家裡冷冷的,你都看不到,我要走了。」當你在講的時候,他可能會說:「哼!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。」但是,你走了之後,這個概念在他的心中就會變成永恆的鬼影,魑魅魍魎。你講不好的,他全部都會吸收起來。他的表意識不信,但他的潛意識就會被你影響。

  如果你沒有徹底翻轉過來,有時候你拼不過你的情感。只要是有過這種現象的人,很少有人能夠翻得過來,不管學佛與否。只要他認為有,或所謂他看到,我就會問他:「你看到的,身高是多少?」他如果說:「身高一樣啊!」我會告訴他:「身高一樣嗎?依中陰生的理論,身高很少,小矮人,小黑人。」如果他說:「我看到,就是小小的。」這也是亂講。依唯識的理論,人死後,只有阿賴耶識。六識不起現行,來讓你看到有形有相的東西。不管他怎麼說,反正我就是要破他。

  為什麼《般若經》一直告訴你「無所得」?只要是有所得,你的心是不可能清淨的,因為得與失是相對的。得與失消失了,你才有可能平常心,你才能符合馬祖道一禪師開示的「平常心是道」。只要一個人認為是真的,你要讓他改變,是很困難的。他要改變,一定要透過一種轉換的媒介。「真的」和「是否是真的」,「真的」力道更強?「是否是真的」,就像鋼筋水泥已經遇到了地震,搖一下,它就開始在動搖了。再從「是否是真的」轉到「原來是我的妄想執著」,接著才承認它是虛妄的、它不是真實的。

  整本《金剛經》告訴你一個很清楚的概念:有相不是真實的,空相也不是真實的。它為你下一個結論: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。因為你認為它是真實的,所以《金剛經》才一直跟你談它不是真實的,佛就是要動搖你執著的概念。請你去看你最執著的地方,你去觀察它,看它是不是永恆的,看它是不是會變的,看它會不會消失。你要透過各種觀察,開始對這些境界、事情產生動搖。否則,你如何正觀緣起?

聞後思惟:你願意用心去觀察你執著的那些現象嗎?

 

閱讀 271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