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阿彌陀經大意-1 早A
佛說阿彌陀經大意-2 早B
佛說阿彌陀經大意-3 午A
佛說阿彌陀經大意-4 午B
壹、釋經題
一、佛/釋迦牟尼。牟尼有能仁、寂、忍。自覺覺他,覺行圓滿。《觀經》: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。」
1緣生2出生3生存4生活5人生6生命7生死8往生9無生10生生
二、說/佛之說法不出四悉檀也。「悉」為普遍之義,「檀」為施之義。1世界悉檀,令得歡喜。2為人悉檀,令得生善。3對治悉檀,令得滅惡。4第一義悉檀,令得入理。
(一)總說:緣起法
(二)別說:隨緣說法。《彌陀經》弟子無能人問,佛陀觀機自說。「佛告長老舍利弗,從是西方,過十萬億佛土,有世界名曰極樂。其土有佛,號阿彌陀,今現在說法。…為諸眾生,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。」
三、阿彌陀/無量光、無量壽之意。
(一)、大智慧:懂事曰「智」,明理曰「慧」。
無量光「舍利弗,彼佛光明無量,照十方國,無所障礙,是故號為阿彌陀。」
(二)、大福報:「正報」即自身,「依報」即環境。
無量壽「舍利弗,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,故名阿彌陀。」
四、經/途徑
貳、釋經文大意
一、極樂世界的正報:「彼土何故名為極樂?其國眾生,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,故名極樂。」
二、極樂世界的依報:
(1)人/「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,皆阿羅漢,非是算數之所能知。諸菩薩眾亦復如是。…極樂國土,眾生生者,皆是阿鞞跋致。其中多有一生補處,其數甚多,非是算數所能知之。」
(2)事/「其土眾生,常以清旦,各以衣裓,盛眾妙華,供養他方十萬億佛。即以食時,還到本國,飯食經行。」
(3)時/「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…晝夜六時,出和雅音,其音演暢(四念住、四正勤、四神足)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聖道分如是等法,其土眾生,聞是音已,皆悉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。…微風吹動,諸寶行樹,及寶羅網,出微妙音,譬如百千種樂,同時俱作。聞是音者,自然皆生念佛、念法、念僧之心。」
(4)地/「彼佛國土,常作天樂,黃金為地。晝夜六時,雨天曼陀羅華。」「極樂國土,七重欄楯,七重羅網,七重行樹,皆是四寶周匝圍繞…有七寶池,八功德水,充滿其中。池底純以金沙布地,四邊階道,金、銀、琉璃、玻璃合成。上有樓閣,亦以金、銀…嚴飾之。池中蓮花,大如車輪。青色青光…微妙香潔。舍利弗,極樂國土,成就如是功德莊嚴。」
三、往生極樂的因緣:「舍利弗,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。」
(一)主因/修三福
《觀經》:「欲生彼國者,當修三福:一者,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。二者,受持三歸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。三者,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。如此三事,名為三世諸佛淨業正因。」
(二)助緣/三資量
1信:信佛、信事、信理、信自。「舍利弗,汝等皆當信受我語,及諸佛所說。」
2願:心願、發願、甘願、如願。「諸善男子善女人,若有信者,應當發願生彼國土。」
3行:隨緣盡分、萬緣放下、持名念佛、一心不亂。「執持名號,若一日…若七日,一心不亂。」
(三)佛力/《觀經》:「眾生作惡…應墮惡道…臨命終時教令念佛…命終之時一念頃往生極樂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