陸、戒律的重要:寧可捨身,不可犯戒。
一、人倫之基。《梵網經》云:「菩薩波羅提木叉,孝順父母、師僧、三寶,孝順至道之法。孝名為戒,亦名制止。」
二、修行之本。《華嚴經》云:「戒是無上菩提本,應當具足持淨戒;若能堅持於淨戒,則是如來所讚歎。」
三、佛子之師。《遺教經》云:「汝等比丘,於我滅後,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。如闇遇明,貧人得寶。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,若我住世無異此也。」
四、佛法存亡。《涅槃經》云:「我涅槃後有聲聞弟子,愚癡破戒,喜生鬥諍,捨十二部經,讀誦種種外道典籍。」
五、魔壞正法。《涅槃經》中,魔說:「佛陀制戒只是想恐嚇眾生,故犯了淫戒也可得解脫。」佛說:「眾生不應犯戒,否則罪業深重。」
柒、戒律的學習。戒能開發菩提本,學是勤修功德地。
一、學律。如在家人研讀《優婆塞戒經》,出家人研讀《四分律》方能解義,而知開、遮、持、犯、輕、重。開者允許之義,遮者禁止之義,持者堅持戒律之義,犯者毀犯戒律之義,輕重者輕戒重戒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