陸、戒律的重要:寧可捨身,不可犯戒。
一、人倫之基。《梵網經》云:「菩薩波羅提木叉,孝順父母、師僧、三寶,孝順至道之法。孝名為戒,亦名制止。」
二、修行之本。《華嚴經》云:「戒是無上菩提本,應當具足持淨戒;若能堅持於淨戒,則是如來所讚歎。」
三、佛子之師。《遺教經》云:「汝等比丘,於我滅後,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。如闇遇明,貧人得寶。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,若我住世無異此也。」
四、佛法存亡。《涅槃經》云:「我涅槃後有聲聞弟子,愚癡破戒,喜生鬥諍,捨十二部經,讀誦種種外道典籍。」
五、魔壞正法。《涅槃經》中,魔說:「佛陀制戒只是想恐嚇眾生,故犯了淫戒也可得解脫。」佛說:「眾生不應犯戒,否則罪業深重。」
柒、戒律的學習。戒能開發菩提本,學是勤修功德地。
一、學律。如在家人研讀《優婆塞戒經》,出家人研讀《四分律》方能解義,而知開、遮、持、犯、輕、重。開者允許之義,遮者禁止之義,持者堅持戒律之義,犯者毀犯戒律之義,輕重者輕戒重戒也。
百歲老尼師的忠告 ─ 守住口業,利益具大。
九華山有位老尼師,年紀已136歲,身體健朗,從出家至今,從不講任何閒話,開口閉口一句『阿彌陀佛』; 有人問她話,若有關修行,則正面開示數言;若非關修行,則閉口不答;生活簡樸,三餐起居生活,完全自己料理,從不假手他人。
老尼師之德行,馳名鄉里,若有人生病,醫藥難治,皆來乞求老尼師加持,老尼師皆以手掌拍頭三次加持,病即獲痊,此為念佛三昧功德之力。
老尼師之德名,感召大陸數家電視台爭相採訪,老尼師於鏡頭前,仍一心念佛,泰然自若,不為所動,任憑記者訪問,從不答話。
師父曾言:『無論在家出家修行,若能守住口業,則成佛一半。』從老尼師之修行,便可體悟念佛實相功德與口業的真實相。當知:
『口業』是修行最難克服的業力;
『口業』是修行證道的最大阻力;
『口業』是修行最大致命殺傷力;
『口業』是墮入惡道的主要業力;
『口業』是往生西方的最大抗力;
『口業』令道場不得清淨,是非不斷;
『口業』令僧團不得和合,法道不興;
『口業』令眾生退失道心,斷人善根;
口業之罪,甚重無比。我們修行,若不斷『妄語、惡口、兩舌、綺語』四種口業,可能在惡道受『苦口無量』,出脫絕對無期。故我們修行,為人處事,當要謹言慎口,方能不墮入惡道輪迴受苦,得證菩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