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欲闍毘如來身故,人人各取香木萬束-「栴檀沈水牛頭栴檀天木香等,是一一木文理及附皆有七寶微妙光明,譬如種種雜彩畫飾」-以佛力故有是妙色青黃赤白,為諸眾生之所樂見。諸木皆以種種香塗-欝金沈水及膠香等;散以諸花而為莊嚴-優鉢羅花、拘物頭花、波頭摩花、分陀利花。諸香木上懸五色幡,柔軟微妙猶如天衣、憍奢耶衣、芻摩繒綵。是諸香木載以寶車,是諸寶車出種種光-青黃赤白,轅轢皆以七寶廁填。是一一車駕以四馬,是一一馬駿疾如風。一一車前竪立五十七寶妙幢,真金羅網彌覆其上。一一寶車,復有五十微妙寶蓋。一一車上垂諸花鬘-優鉢羅花、拘物頭花、波頭摩花、分陀利花;其花純以真金為葉,金剛為臺。是花臺中多有黑蜂遊集其中歡娛受樂,又出妙音所謂「無常苦空無我」;是音聲中復說菩薩本所行道。
原始佛教根本教義
— 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 —
雜阿含經(一)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當觀色無常,如是觀者,則為正觀。正觀者,則生厭離;厭離者,喜貪盡;喜貪盡者,說心解脫。
如是觀受、想、行、識無常,如是觀者,則為正觀。正觀者,則生厭離;厭離者,喜貪盡;喜貪盡者,說心解脫。
如是,比丘!心解脫者,若欲自證,則能自證。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如觀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亦復如是。」時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!
雜阿含經(三)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於色不知、不明、不斷、不離欲,則不能斷苦;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不知、不明、不斷、不離欲,則不能斷苦。
諸比丘,於色若知、若明、若斷、若離欲,則能斷苦;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若知、若明、若斷、若離欲,則能堪任斷苦。」 時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