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入謂四行,其餘諸行悉入此中。何等四耶?一報冤行,二隨緣行,三無所求行,四稱法行。
要解:一切修行,不離四行。
云何報冤行?
要解:此言遇逆境,當修「報冤行」。云何報冤行?即是甘心受報,都無冤訴。
謂修道行人,若受苦時,當自念言:我往昔無數劫中,棄本從末,流浪諸有,多起冤憎,違害無限,今雖無犯,是我宿殃,惡業果熟,非天非人所能見與,甘心甘受,都無冤訴。
要解:修行人,遇逆境時,當自念言:因為「棄本從末」,故造諸罪
;果為「惡業果熟」,故受諸報。明此因果,「甘心甘受,都無冤訴。」
經云:「逢苦不憂。」何以故?識達故。此心生時與理相應,體冤進道,故說言報冤行。
要解:識達此理,故「逢苦不憂」;以理相契,故「體冤進道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