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日, 19 六月 2016 20:22

傳心法要講記-70

作者  釋達觀 / 講述  無念齋 / 整理

         我們之所以來學佛,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,都有自己的煩惱。你只要是跟人在一起,然後你就會有無量無邊、無盡的煩惱。不管你跟誰,家裡面家有家的煩惱,公司裡面有公司裡面的煩惱。縱使是你們來道場,你們也有同參道友之間,彼此之間的煩惱。但是我們現在要去談,這個煩惱的問題,這個煩惱的問題當然,就是學佛的關鍵。沒有煩惱我們就不用學佛,那我們今天就是有煩惱,所以我們來學佛。但是問題是,學佛的人不應該害怕煩惱,害怕煩惱的人學不了佛。一般人他一定是選擇逃避,那學佛的人,不應該害怕所謂的煩惱。但現在問題是大家對於佛法,到底是用在哪裡呢?很多人學了佛法,很多人都是用在求福報、消業障;不然就是用在來生;不然就用在好死,這些都不是學佛的本懷。 

         學佛的本意是針對人,尤其是此生,那如果說你針對人,尤其是此生,你學佛這樣不會偏差。但是我看很多人,他們學佛不針對人,針對什麼?針對比如說鬼道的眾生,佛的本意不是這個樣子。佛本來就是大慈大悲,佛希望我們去度一切的眾生,但是原則上還是以人為對象,還是以人為本懷;而且是以你此生此世為主,此生不好過,你怎麼有可能夠到好的地方呢?如果你活著有煩惱,你死後怎麼有可能會解脫呢?所以這個概念,就是說你佛法你要用對,你千萬不要去把它用錯。但是你學了佛法當中,是不是能夠去解決煩惱呢?我們今天就要從這個角度開始來談,為什麼要這個角度開始來談呢?因為很多人是來學法。你看黑板所寫,學法是對治煩惱,會不斷再起;學佛是認清煩惱,永不復起。比如說,你今天是不是來學法的?不然學什麼?「當然是學了解自己啊!」其實很多人來學佛,絕大部分都是來學法的,學什麼法?學方法,是來學方法,但是你來學方法對不對?不可以說錯,不可以說你這樣學錯,但是假設你是一個初學者,然後你前面三到五年這樣學習,是可以的。但是如果你一輩子學佛,都是這樣子學,你可能對佛法不甚了解,為什麼不甚了解呢?這個佛法不是武器,煩惱不是敵人,你不是要拿武器去消滅敵人。如果佛法是武器,那煩惱是敵人,這個就不叫做佛法。但是縱觀很多人在學習,都是這樣學習。他說我有煩惱,所以我學了佛法當中,它可以消除我很多很多的煩惱。佛法是不二之法,佛法也不是叫你說,把佛法當武器,然後去消滅你內在所謂的煩惱,就是你內在的敵人。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誰?是自己啦!有沒有人說叫你學佛法消滅自己,有沒有人這樣學?當然是沒有這樣學,但是問題是,現在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人都是這樣學。如果他學了佛法,然後沒有去消滅他的煩惱,那他今天就不用學。有時候我們在講佛法的時候,大家要注意幾個概念,剛開始我們講說:「你們來學佛法是離苦得樂,你們是來學佛法是可以斷煩惱。」但是你學到最後,你要去明白一個概念:「苦樂是相對法,煩惱,真的有一個煩惱可以斷嗎?真的有嗎?」你要注意我這句話,真的有嗎?我們今天最難懂的地方就是在哪裡?就是在因為你一直認為:「我有」,你有什麼?你有很多很多的煩惱,你甚至會跟我舉例做說明:「哎呀!師父啊!孩子不聽我的話、先生不能溝通、我的身體不好,然後我很多的事情,都處理得不太如意,這個就是我的煩惱,難道師父,你可以睜眼說瞎話說,這個不是煩惱嗎?」那我請教你一個問題,比如說,死亡是不是煩惱?是還是不是?應該是嘛!對不對?如果說你的孩子不聽話是煩惱,死亡對你來講是不是煩惱?當然是啊!你所謂的煩惱的意思是說什麼?就是說你不喜歡這件事,這件事困擾著你,那這件事就叫做煩惱。那換你教我好不好,學佛法可以不死亡嗎?如果你能夠教我,換我下座換你上座,換你開示。如果我認為死亡就是煩惱,我學了佛法,我還是會死啊!那我說,不要講那麼嚴重,生病是不是煩惱?是不是?「是」。學佛法之後可以不生病嗎?可以嗎?「不可以」。那我學了佛法,我還是會生病啊!那我學佛法幹嘛!那股票套牢是不是煩惱?「是」。是啊!那你學了佛法之後,股票會漲停板嗎?也不會啊!那你們現在開始要懷疑了,「那師父,那按照你這樣說,那我們來學佛法幹嘛!學佛法也不能夠解決,我們的問題啊!」

         我們學佛法是懂無常的法則,不是說你有能力,去改變無常的法則。但是如果你學佛法,你總是認為說,我學了佛法,然後我就能夠把一些,不如意的事情變成是如意的,如果你這樣的想法,你可能把佛法當成萬靈丹。那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?因為你一直把佛法當成是一種法,我坦白這麼講,剛開始佛法可以是一個法。你要知道,佛法裡面,所講的法是有好幾個涵義,第一個涵義,所謂法就是指一切的現象,這是第一個涵義;第二個涵義呢?佛說一切法,這個法是指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道理,這是第二個涵義;第三個涵義是,佛法非佛法,釋迦牟尼佛所悟到的法,可不可以講?講不出來,第三種法是釋迦牟尼佛所悟到的法。我現在講的法是三種啊!你隨便把《金剛經》一打開,你會常常看到「一切法」,然後那個「法」那個字,你不要覺得說從頭至尾,是同樣一個意思,你要看它的前後文,看它的前後文才知道說,這個「法」是在講什麼?這個「法」是講現象呢?還是說這個「法」,是講佛所說的道理呢?還是這個「法」是,世尊所領悟到的呢?我現在舉個例子,我現在所講的佛法是屬於哪一種?比如我現在坐在這裡講的佛法,是屬於哪一種?什麼叫全部都包括?我現在所講的佛法是手指頭,並不是月亮,我現在所講的法是屬於語言,但不是實相,你要知道啊!所以語言它只是手指頭,但是它不是月亮,所以你自己在讀經典,你要會讀啊!尤其你在讀《金剛經》,我現在已經稍微跟你提示過,你們不要以為看起來都一樣,我現在跟你講的是不一樣,它的層次是不太一樣的。所以你要明白,我們剛開始來學佛法,都是按照釋迦牟尼佛所言談的東西,然後你學了這個法依教奉行。有一天,你才能夠證悟到實相,你才能夠明心見性,那個才是佛真正希望每個人都能明白的。現在在講煩惱的意思,也就是說,你是一個初學者,來,你有什麼問題?「師父,你剛才說,我們現在所學的法,是依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法依教奉行,然後這樣去學習,那跟前一段所講的,這樣修也是聲聞佛,不是本心佛。」意思一樣,因為聲聞佛還是不識本心,這樣你了解嗎?聲聞佛還是不識本心。「依教奉行就是聲聞佛啊!」你契入實相才是真如佛,所以講的法是不一樣,層次是不一樣。所以你剛來學佛法的時候,你可以以方便的角度來說,但是你學了一段的時間之後,你要能夠去明白,究竟跟方便是不太一樣。那我現在跟你講究竟跟方便,到底是哪裡不一樣呢?你現在看到我這個關鍵,初學者是來學法沒有錯,這個不要否認。所以當別人在教你佛法的時候,我們這個都叫做對治法,或是叫做相上說都可以。但是你自己學習學到一段的時間,你要提升哪,你為什麼要提升?你是要學這個(佛),你現在是要學佛。

      佛什麼意思?「佛就是覺悟者啊!」所以你今天來學《傳心法要》,是學法還是學覺悟?「都有」。我今天只教《傳心法要》不教法,我是教你什麼?我今天是教你學佛,我今天的《傳心法要》的目的不教你法,這樣你明白嗎?「明白」。過去大家來學,或許我會教你法,但是我今天不教你法,今天教你怎麼覺悟?我只教你怎麼覺悟?我不教你法。那現在關鍵就在這裡啊!什麼叫做教你覺悟?什麼叫做不教你法呢?譬如說,你現在有一件煩惱,我教你怎麼去解決你的煩惱,這叫做學法,還是學佛?「學法」。這叫做學法。那什麼叫做學佛呢?你說:「師父,我有一個煩惱請教你。」當你講完了之後,我跟你講說:「這個根本沒有煩惱可言。」你說:「哎呀!師父,我終於懂了,它不是煩惱,接著該怎麼做就怎麼做。」要注意聽啊!你後面這句話要補啊!你不要說:「師父,我終於知道我沒有煩惱了。」然後事情就不處理了,我沒有這樣教你。我終於沒有,把這件事情當成我的煩惱,現在這個事情我已經不再煩惱了,我該怎麼做我就怎麼做。譬如說,哎呀!師父,醫生說我得到癌症,當醫師宣布我得到癌症的時候,就等於宣判我的死刑,對不對?這樣對於一個人是不是煩惱?「是」。那請教,癌症是不是煩惱?「不是」。我們一般人是不是煩惱?「是」。如果發生在你身上是不是?「是」。還「是」哦!你現在坐第一排的人,你現在要注意聽我現在講的,我現在講關鍵,你不要分不清楚我在講什麼,也就是說,一般人都會把所有不如意的事當成煩惱,不論是大事、小事,大事是大到自己的生命,小事是小到別人不跟我配合啦!別人不聽我的話啦!都會變成你的煩惱,但是,那為什麼癌症不是我的煩惱呢?為什麼別人瞧不起我,不是我的煩惱呢?為什麼我比別人貧窮,不是我的煩惱呢?為什麼我的學歷比別人低,不是我的煩惱呢?為什麼呢?沒有為什麼,因為我覺悟,覺悟到什麼?死亡不是煩惱,而是我現在還沒死之前,我應該怎麼好好地活著,這叫做「你該做什麼,你就應該去做什麼」。那貧窮不是我的煩惱,每個人條件不一樣,所以每個人的收入所得也不一樣,假設我不偷,假設我不搶,假設我不偷啦!但是因為我的能力,就只有這個樣子,所以我一個月只有賺個兩三萬塊,但是我不必羨慕別人一個月賺三、四十萬。假設你一個月賺兩萬塊,同學一個月是賺二十萬,你看到賺二十萬的你會不會自卑?「會啊!」會,沒有錯,你講的會,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的概念,什麼人會自卑,你知道嗎?醜的人遇到漂亮的人,醜的人就應該自卑;窮的人遇到富有的人,窮的人就應該自卑;胖的人遇到身材苗條的人,胖的人就應該自卑;學歷低的人遇到讀博士的,就應該自卑,我現在所講的,是不是一般人的概念?一般人的什麼概念?錯誤的概念!自卑跟這個沒有關係呢!換我用一個角度來講,是誰跟你講說,我錢賺得比較多,站在你的前面就會比你有自信,這句話可以成立嗎?真的可以成立嗎?不一定哦!舉個例子,我一個月賺二十萬,他一個月賺兩萬塊,結果他比我會講話,我會不會自卑?會不會?沒有啊!我現在講我也是凡夫啦!我凡夫俗子,從兩萬的角度你應該自卑;但從講話的角度,變成換我應該自卑,我只要不會講話,我就該自卑。你的自信跟你學歷跟你賺多少錢,跟你的長相,跟你的身材,有關係嗎?你說沒關係是真的、假的?你們都講假的,你們的普世價值,大概都是這樣的活著。 

        你今天悟到什麼?你有很多錯誤的觀念,是你沒有悟通的,你也沒有悟過的,你常常活在比較當中,就會產生自信跟自卑,自信跟自卑不是比較而來的。今天不是只要不如你意,那個就叫做煩惱,不是這個樣子,你應該去打破那個如你意,跟不如你意。你現在學佛學這麼久,我剛才以上所談的概念,不了解的舉手,真的都了解?覺性這麼強?我們這一班同學覺性這麼強,真的都了解?學覺悟(學佛),你憑什麼覺悟?我現在就要問你這一句話,你憑什麼覺悟?當然憑我的智慧啊!但是,眾生皆有佛性,每個人都具備如來智慧德相,那為什麼有的可以顯現,為什麼有的不能顯現?當然過去這樣的佛學知識,大家聽很多了,所以我們從另外的角度來作說明。我今天要講的就是這兩個字(認清),你應該認清煩惱的本質,我只是認清煩惱的本質,認清煩惱的本質是什麼煩惱呢?而是它根本不屬於煩惱,比如說,你們有沒有煩惱?換你們問我,你有沒有煩惱?「有啊!」好,你隨便問我一個煩惱。「師父,我總是沒有辦法,把我的小孩子教好」。好的定義是什麼定義?說啊!「譬如說,他沒有找到一份好的工作」。好的工作是什麼定義?「起碼他的薪水可以養活他自己」。你現在的意思,我回歸你第一個概念,你覺得你沒有辦法把孩子教好,還是你根本沒有教孩子,你是沒有辦法把孩子教好對不對?但是你已經教了,知道嗎?如果今天沒有教孩子,就是你不對,知道嗎?但是你已經盡心盡力地教他了,你了解嗎?等一下,我還沒講完,我今天有沒有盡心盡力教,有沒有把你們教好?沒有,換我問你,對啊!我都沒有辦法把學生教好,怎麼辦?這是我的煩惱,要怎麼辦?你現在換你在安慰我。「師父,你已經盡心盡力教了,是我們自己不長進哪!師父,不能怪你哪!」你不是會這麼說嗎?那你現在可以安慰你自己了。我們不要動不動講說,我們沒有把孩子教好,你不要動不動這麼說!你應該這麼講說:「哎呀!師父,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,我很難說去改變他,我也沒有辦法叫他聽我的話,他應該怎麼做,對不對?」對啊!每一個人,他本來就是這種狀態,所以你只要扮演一個角色,你從今天起更加地去了解你的孩子;更加地去關心你的孩子,更加地有智慧,你只要去做這個事情。但是不要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,你只要這樣去做,但是你不要覺得,這件事情困擾著你,困擾著你這件事情就變成你的煩惱。比如說我有病,我身體不好,但是不可以因為我生病,然後生病就帶給我很大的煩惱;而是我應該去認清,每個人都會生病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,這樣對不對?你應該去認清,每個人都有獨立的思想。我叫你去認清,認清楚,我不是叫你去逃避,我也不是叫你對他不理不睬,我只是叫你去認清,你現在所謂的煩惱是什麼意思?你只要徹徹底底地去認識它,這個煩惱漸漸它不會變成你的煩惱,但是你依舊是隨緣盡本分。我這樣講有沒有還不了解的?我看你的表情那樣。你再問一個,問你的煩惱,真的煩惱,我看你最大的煩惱就是聽不懂。「我正在想師父講的話,認清楚然後呢?隨緣盡分,我能不能做得到?隨緣盡分的時候,我為什麼還有煩惱?」你今年幾歲了?「六十八」。你這一輩子有沒有很多的煩惱?「有啊」。那為什麼還可以活到六十八歲,為什麼?「都過去了」。什麼叫都過去了?如果按照你們的理論,你們都活不下去了,你們知道嗎?為什麼?其實你們每天都有煩惱,但是很奇怪,但還可以繼續活著,好奇怪?如果是我,我早就撞墻了,你為什麼不去撞墻?我坦白這麼說,煩惱如果是真實的,你還活得下去嗎?煩惱是真實的嗎?煩惱是什麼?煩惱其實就是你的妄想,這樣對不對?你就是每天坐在那裡,站在那裡,行住坐臥就在那邊亂想,東想西想,上班也想,下班也想;白天也想,晚上睡覺做夢也繼續想。如果那些的東西就是真實的,就是這麼堅固的,你今天還會活著嗎?你們剛才已經打坐半個小時,你們起多少妄想,哪一個妄想是真實的?如果那些妄想都是真實的,你怎麼起了又消失了,然後起了又消失了,你還沒悟到說什麼?「妄想非妄想,是名妄想」;「煩惱非煩惱,是名煩惱」。你現在是在跟我討價還價你知道嗎?你們知道你們現在在講什麼?你們現在在跟我回答的,就是談到第一個概念「師父,我有煩惱。」你講的就是第一個概念。

         我說有煩惱,你為什麼活那麼久?你都沒有悟到非煩惱,只是我現在上課假名叫做煩惱。你的妄想也是一樣啊!打妄想還是可以開悟的,你知道嗎?我常常打妄想,但是我邊打妄想,然後邊體會《金剛經》的道理,真的是呢!妄想,我抓著它不放真的沒有辦法,妄想真是非妄想,我就是沒有辦法叫它停,就是停不了,它不是真實的,所以它停不了,你知道嗎?我起的妄想它也不會停住哦!好奇怪哦!所以我打妄想就好像在讀《金剛經》知道嗎?我們今天要去學覺悟的意思,是什麼?是要跟你講說:「煩惱,真的有煩惱嗎?」我一直在談這個問題,真的有一個叫煩惱的那個事嗎?真的有嗎?釋迦牟尼佛他成佛了,他依舊要吃飯睡覺,他依舊要做事。我們覺得我們每天都有煩惱,我們跟釋迦牟尼佛還是一樣,我們每天還是要吃飯睡覺,每天都還是要做事,對不對?那差在哪裡?「一個有煩惱,一個沒有煩惱」。「一個在解決煩惱,一個認清煩惱」。所以說斷煩惱不是究竟義,是方便說,「無無明」才是究竟義。無明本無啦!菩提本有啦!我們今天悟,我們說悟,悟...,很多同學都說:「師父,很難呢!怎麼悟啦!」就是因為你從這裡認清,你才能悟啦!你不認清,你要從哪裡下手呢?別人瞧不起你,如果你在意這件事情,這件事情是不是你的煩惱,是還是不是?「是」。但是現在別人瞧不起你,你已經不以為苦了,請問這件事情是不是煩惱?「當然就不是了」。但是別人瞧不起你的這件事情,別人依舊瞧不起你,對不對?「沒有錯啊!」注意聽!沒有錯,所以你學佛依舊會死,這樣對不對?有沒有錯?「對」。我學佛之後我依舊會死;我學佛之後,別人依舊會用他不同的眼光看待我;我學佛依舊會遇到,所謂的不如意、所謂的逆境、所謂的挫折。我今天的意思是說,不是沒有那件事。比如說別人瞧不起我,不是學了佛法之後,「沒有,沒有...」睜眼說瞎話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幻的,所以根本沒有人瞧不起我。」不是這樣學,不是這個意思;別人瞧不起我,這是事實,但是我不以為意,是這個意思啊!那個煩惱對我來講,已經不是煩惱,只是這個樣子。那既然那個煩惱,對於我來講已經不是煩惱了,煩惱的這個概念,你需要處理嗎?這個概念你不需要處理,但是事情還是要做,這個要拉回來,事情還是要做。做什麼?別人瞧不起我,我還是要以恭敬的心對待他,我不可以以牙還牙「你瞧不起我,我也看不起你」,我們一般都是這種狀態。你做你的事,我做我的事,你對我不好,我就對你好,對你好是我的本分,你對我不好,那是你個人的觀感,那沒有關係。我今天講覺是這裡覺,但是如果針對那個事,你們很多人學佛就是針對那個事,好像學完佛之後,所有不如意的事情都會變成如意,難怪你學佛會退道,因為你不了解道理,所以你學佛才會退道。所謂如意不如意,那只是因緣,什麼因緣?你跟眾生的因緣,你跟眾生過去結了好的因緣,你就感覺到得到貴人的相助;你跟眾生過去結下不好的因緣,你就會覺得那個人,怎麼處處刁難你,那只是因緣而已!你自己要看清楚。《金剛經》有沒有這麼說,受持《金剛經》的人,會不會被人家輕賤?「會」。如果你過去跟他因緣不好,他還是會輕賤你,對不對?你要好好地去讀那部經啦!為什麼能夠不以為意?因為你明白這個道理嘛!你明白這個道理,你不但不以為意,你不但不會產生嗔恨,你透過這樣的歷練,透過這樣的修行,你還可以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         所以關鍵在這裡,你要認清煩惱,你不要一天到晚處在哪裡?處在對治煩惱!什麼叫對治煩惱?我今天去醫院,然後醫生說我得癌症,回家之後趕快就開始辦梁皇寶懺、慈悲三昧水懺,然後就發願每天誦一部,你認為可以消業障的經典,然後二六時中一直念藥師佛,念一念有沒有用?有,心裡怎麼樣,心裡感覺怎麼樣?確實我很誠心,我也做了,我也相信佛所說的道理,有用沒有?有用啦!不過也一定要死啦!我那樣跟你講比較快。你今天去醫院檢查,醫生跟你講說你都沒有病,你也不用高興,為什麼不用高興?因為你也是會死啦!所以你也不用高興啦!很簡單的啦!我管你得什麼病?孩子不聽話,你會不會起煩惱?會不會?「會」。孩子從小到大都很聽你的話,你會不會起煩惱?「會」。不然你要叫孩子怎麼辦?孩子都不聽話,你說是個壞孩子,孩子從小到大都聽我的話,你感覺這個孩子有問題,你感覺我的孩子怎麼那麼傻,這樣對不對?那孩子有時候聽我的話,有時候不聽我的話,會不會起煩惱?「會」。結論是什麼?「都會起煩惱」。你只要不覺悟,你生什麼小孩都一樣啦!我管你生什麼小孩?你生出家的小孩,你會不會煩惱?「會」。也是會啊!栽培他讀到博士就出家啊!賠不少,所以你在談那件事有時候,我不好意思說:「無聊!」我是說:「你可以慢慢去認清它嗎?」也就是說:「它真的有這麼嚴重嗎?」你在緊張什麼?沒有人愛你,會不會是一種煩惱?「是」。有人愛呢?「是」。我很清楚地跟各位這麼說,當別人已經不愛你了,你還忍心不愛你自己嗎?別人都不愛我了,那連我都不愛我,你忍心嗎?你愛一下你自己會怎麼樣呢?我告訴你,你心目中所講的認為好的概念,如果一一跟你破除的話,你會覺得你那些概念不成立。我還是要拉回來那個問題,你現在所謂的煩惱到底是什麼?你今天可以認清楚嗎?你學佛就是要認清這個事情,當你認清楚了我就恭喜你「煩惱即菩提」。「煩惱即菩提」這句話對不對?「對」。那菩提即煩惱,這句話對不對?你不可以不懂卻裝好像很懂,知道嗎?「煩惱即菩提,菩提即煩惱」,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,你不要亂接,如果菩提即煩惱,那今天還需要學嗎?所以有的話不能接,你不要亂接。「煩惱即菩提」成立,菩提即煩惱是不成立的,你們不要文學拿去亂接。如果你真的去明白這個概念,你就會得到一個答案,學佛為什麼剛開始學對治法可以?因為它有沒有用?它有用,但是它會不會根治?它不會根治。這個煩惱解決,下一個煩惱又是會再起。比如說,現在有人肚子痛,等一下看到他就跟他說,你持《大悲咒》很靈感,結果一持下去果然肚子就不痛。但他以後還是會再痛,當然不見得會肚子痛,有可能會牙齒痛。但是如果你把煩惱認清楚了,什麼叫把煩惱認清楚?你不要覺得這麼簡單啦!你事實上是有很多的煩惱,但是你的煩惱歸納起來,也沒有幾個。如果透過歸納,如果我們講貪嗔癡,你歸納起來也沒有幾個,但是你能夠一個一個,把它認清楚嗎?譬如這麼說,誰的心中沒有恐懼?恐懼是不是煩惱?「是」。那你現在的內在還有沒有恐懼?「少,還是有恐懼」。還是有恐懼,只是比較少,對不對?「對」。那為什麼不要一下子把它想清楚?「應該快了」。應該快了,這個(認清煩惱)改作認清恐懼。來請教你,你的心中有沒有怨恨?「有」。有,要不要趕快把它認清楚怨恨?「希望」。希望?多久?「盡量快一點」。怎麼做到認清呢?請問一下,我現在講的這個(認清煩惱)是一個知識概念,對不對?但是你會嗎?會還是不會?所以你們十月十九號要去參加什麼?參加《金剛經》啦!我們排課排說那邊靜坐,就好像你們剛才靜坐,我不知道你坐在那邊是在幹嘛!也就是說,你靜靜地坐在那邊,到底是在幹嘛!我不知道你會還是不會,你坐在那邊就是要認清啦!不然你坐在那邊幹嘛!坐在那邊消化晚餐,還是坐在那邊,七點半趕來很喘,坐一下心中比較不會喘,聽課聽得比較清楚?你是透過這半個小時來認清,認清什麼?認清你的煩惱。剛才有這樣做的舉手,那麼你剛才是在吹冷氣的哦!所以靜坐不是坐在那邊修定,「定」不能解決你的問題,靜坐也不是在那邊休息,休息回家躺著就可以了,靜坐就是要去認清。

         我們常講「禪觀」這兩個字,禪不是打坐,禪不是盤腿,禪是什麼意思?禪是叫你靜靜地思維。觀是什麼意思?觀就是深入地認識。我講這個概念很重要哦!靜靜地思維,深入地認識,就叫做禪觀。不然你坐在那邊幹嘛!你這樣把握住了嗎?你把握住禪的內涵了嗎?你透過這兩個字,透過我這兩個字的解釋,你就能夠明白,哦!原來就是這樣認清的!因為禪的意思是靜慮,不是叫你呆坐在那邊,而是叫你坐在那邊靜靜地思維,思維什麼?思維你的煩惱。但是思維你的煩惱,你要深入;那個觀不是膚淺地看,那個觀叫做觀照。觀照其實就是深入地了解,深入地了解,你現在所思維的那個問題、那個煩惱,然後深入去了解它,而看清楚它的本質,以至於突破了,你有所領悟了,就是這個樣子。所以會的人,他可以把他內心比較重大的障礙,就像我說的恐懼啦!怨恨啦!他會在最短的時間當中,透過禪觀,把這個問題思維開。對你的人生幫助多大?幫助很大,然後你也不用在這邊,拖拖拉拉拖那麼久,每次心中有恐懼,你就念佛或是念菩薩,對治可以啦!為什麼對治可以?你現在就嚇得要死,比如說你現在到墳墓,你嚇得要死,禪觀就觀不下去,那個時候可以念啦!反正你今天晚上,反正你就是鬼打牆,再怎麼繞,都在墳墓那邊繞不出來,叫你禪觀,你也觀不了,知道嗎?你就念一句佛號壯膽,知道嗎?跟你唱軍歌一樣「九條好漢在一班」,但是你驚嚇了一個晚上,你也好不容易熬過了。請問一下,你的恐懼有解決嗎?你的恐懼是沒有解決的,對不對?所以對治的概念,有時候就是當你還沒那個力量,當你還沒覺醒,你暫時用對治的可以,不是不行,可以接受,你也可以用。但是每次你用完了之後,你就要思考,難道這一種揮之不去的恐懼,難道永遠要在我心中嗎?我要永遠害怕黑暗、害怕鬼嗎?我要永遠害怕嗎?我不可以這一輩子永不再恐懼嗎?你可以啊!你怎麼不勇敢面對,把它思維開了,我這一輩子不再恐懼。那一樣的道理啊,我知道有很多人恐懼死亡,你也應該把它思維開,這些東西你要思維開啦!這樣會了嗎?我已經講得很白了,這江湖的秘笈也給你打在黑板了,寫出來就不值錢了,你知道嗎?所以學啊!不要這樣學,如果學不來,不得已才是這樣學,不得已啦!學不來,不得已就這樣學,你只要好好地靜靜地思維,你就知道這樣沒完沒了,學習不要這樣學,要學徹底一點,要學究竟一點。好,談到這裡有沒有問題?沒問題哦! 

但離一切煩惱,是無法可得。學道人若欲得知要訣,但莫於心上著一物。

         但離一切煩惱,是無法可得。我們回歸看這一段話,這個「離」原則上就是他突破煩惱,他也不再執著煩惱了啦!「是無法可得」,簡單這麼講啦!其實你也不需要用什麼法,來去解決你的煩惱,因為他前面那段已經講過了,「本無一切法」。所以關鍵還是在那個字,哪個字?「離」,關鍵就是在這個字「離」。 

         學道人若欲得知要訣,但莫於心上著一物。其實黃蘗禪師談的這個要訣,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吧!知道只是做不到,我怎麼不知道!黃蘗禪師講的這個是秘密嗎?這個已經不是秘密了,尤其大家都已經變老賊了,知道嗎?所以已經不是秘密了,那現在糟糕!我也知道啊!心上不要執著啊!我也知道啊!但是我做不到啊!

 

         我很少跟往生者開示,因為大家同學也知道我,所以大家也不好意思,叫我去跟亡者開示。如果說你已經叫我去了,我一般都不太會拒絕,我也會去跟亡者開示。但是你覺得亡者才需要開示嗎?他旁邊的家屬都不用開示?我這裡寫四點,跟亡者開示,原則上,你有跟亡者這樣開示嗎?有的人舉手,有嗎?有這樣開示嗎?「反正,師父,我對活著的人,都沒辦法開示,我對亡者要開示,他要聽那麼多道理嗎?」我寫這個是有次第的,一般為即將要往生者開示,一般原則上差不多前面這兩個就夠了,差不多啦!這兩個,你要為你的家人開示,其實把握這兩個就差不多了,但是你要開悟,這四個都要,知道嗎?你要開悟,第一個心願未了,我是不會跟你說我把你當成亡者啦!我不是這個意思,但是你現在活著你還是一樣。比如我這麼說,來你現在有什麼心願未了?「沒有」。話講那麼快,你看,這個都不假思考。沒有,你們沒有心願未了,這個代表說你們在靜坐的時候,都沒有想過自己。我建議,你也應該每天,為你自己開示,知道嗎?一個人即將死亡的那個經驗,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留意,我覺得我個人有十幾次,我不知道你自己有沒有留意?什麼叫做即將死亡的感覺?就是你身體一點力氣都沒有,你的心也一點力量都沒有,有這樣感覺的舉手,應該都有,只是你們沒有察覺。當你這種狀態,那個時候是最好把握機會,練習怎麼死,知道嗎?你不要說要練習就死了,沒有機會了,所以我常常問我自己說:「我有什麼心願未了,你真的沒有心願嗎?」我會問我自己,尤其我們這班同學,年紀都這麼大了,心願未了,趕緊去處理知道嗎?不要等我開示,那樣來不及了,你趕緊去處理。心願未了,你有什麼心願未了?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心願,其實這個部分是屬於內在的貪,他想要怎麼樣?知道嗎?這個就是「你想要怎麼樣」,你這個動作還沒止息,你的心願未了。

         你想要怎麼樣?才會談到第二個概念,什麼叫罣礙未除?你還有什麼放不下?第一個概念的意思就是說,我們一個人的內在,他有想要怎麼樣;第二個概念就是說,他還有什麼沒有放下,這兩個概念。所以我說,這兩個概念為亡者開示,足夠!來你還有什麼放不下?那叫掛礙,你還有什麼放不下?「現在還沒想到」。你們不是每個禮拜三都來打坐嗎?我現在提出來的問題,就是你平常,你自己要去思維你自己的。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,你自己要去思維,有時候你要走了,現在還沒想到,來不及了啦!我告訴你,來不及了啦!真是來不及了啦!我說我啦!我有什麼心願未了?坦白說沒有。我有什麼罣礙未除?有,因為還沒有人聽懂我講什麼?我現在是說這一班的啦!就是說《傳心法要》可能傳不下去了,就是還有什麼罣礙呢?

         如果往生者還願意聽你開示,你要繼續問他第三個,假設他都沒機會給你開示那麼多,你就不用講那麼長,知道嗎?第三個概念,假設你的怨恨未消,請問一下,你可以到哪個凈土?是西方還是東方,還是兜率天?我看三個你都不會去,為什麼?因為怨恨未消去不了,你能去嗎?比如說,每次要往生的時候,想到上課被師父罵,就怨恨未消,就去不了啦!真是的,怨恨未消,這個大家都有,都不用騙自己。你怎麼去消除你的怨恨?憑良心講的,你現在請別人來開示沒有用,你要透過禪觀,你自己去消除那個怨恨;不然那個嗔心在,一把無名火,火燒功德林,修了老半天,嗔心一起有用嗎?要明心見性,你被它卡住,要往生凈土呢?也一念生起就不相應。所以見性也不能見性,往生凈土也沒辦法往生凈土,最後修到變成阿修羅,知道嗎?

         最後第四個,這個不為亡者開示,這個只為修行的人開示?你現在還有什麼疑惑未解?「很多」。「師父,很多」。人生無常啊!第四點,就是死了不明不白!所以我那天跟各位建議,黃蘗禪師這裡講說:「但莫於心上著一物」,但是這個「莫執著一物」,我歸納起來就是這些問題。你透過禪觀,透過你的觀察,透過你的智慧,去消除你內在心上的問題,把心上的物放下,把你心上的結打開。唯有你自己才有辦法,別人幫你不了,我只能夠提供你線索,你應該怎麼思維?你應該怎麼契入?至於細部的,因為今天不講禪修,知道嗎?我今天只是跟你講,至於細部的,自己要慢慢一層一層剝,就像剝洋蔥一樣,那你才會有機會。

閱讀 993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日, 19 六月 2016 20:59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