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日, 03 六月 2018 23:27

傳心法要講記-138

作者  釋達觀/講述 無念齋/整理

 1524470115511a4ccfba838

  云:和尚所言即者,是何道理?師云:覓什麼道理?纔有道理,便即心異。云:前言無始已來不異今日,此理如何?師云:祇為覓故,汝自異他;汝若不覓,何處有異?云:既是不異,何更用說即?師云:汝若不認凡聖,阿誰向汝道即?即若不即,心亦不心,可中心即俱忘,阿你更擬向何處覓去? 

即心是佛 → 起心即妄 → 無心是道 → 任心自在

  講課前,先分享一個概念。我們都知道凡事都是因緣所生,講課跟聽課的互為因緣,但是關鍵是在聽課,因為你們才是主因,我講課的人是助緣,我再怎麼認真的講,或是說我再怎麼樣的演說佛法,其實這對你們的幫助並不大,因為關鍵是在於你。你聽我上課,重要的是你聽到了什麼,跟我說什麼不相干。因為我說的東西跟你聽到的,不見的百分之百一樣, 你有察覺嗎?我所講的跟你聽的,有時候會有很大的落差,關鍵是你要去學習到底聽到了什麼。你聽到的意思,不見得是我講的意思,縱使是我講的意思,你也不見得十分能把我的意思完全聽進去,關鍵是在你個人的解讀。你們一定要察覺,一定要問自己聽到了什麼?我現在講心,對一個從來沒有觀察過自己心的人,當我在講心的時候,他有辦法聽到嗎?他一定沒有辦法聽到,他一定不知道我在講什麼。這個關鍵就很清楚了,譬如說我知道我的心是什麼狀態,你知道你的心是什麼狀態,所以會決定你今天會聽進去多少。

  舉個例子,假設說你自己的學習態度不對,你馬上察覺到,原則上你怎麼聽都是不對的,因為你學習態度是不對的。但是你要先察覺到習態度不對,明知道這種態度好像不對,才有辦法當下就調整過來。當你學習態度對,才有機會聽懂我講什麼。再來,如果你沒有好好的去觀察你的內心世界,當我在談心的時候,你不見得知道我在說什麼。譬如我在談粗重的煩惱、微細的煩惱,這個是名相。什麼叫粗重的煩惱?什麼叫微細的煩惱?什麼叫做人世間的煩惱?什麼叫做修行的煩惱,你能察覺嗎?假設你自己去修行,但是修行當中,你會不知不覺產生修行的煩惱;但是如果沒有去修行,你怎麼知道在修行當中產生的煩惱,你怎麼有辦法察覺?我說人生的煩惱,假設你沒有去觀察過去的人生,從小時候一直到現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,如果沒有去回想這一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情形,那我跟你講人生的煩惱,你不見得體悟很深,你會說沒有特別,就跟一般人一樣,就這樣子過。

  你有修行,才能體會到修行的煩惱;有觀察你的內心,才能體會到你內心的煩惱;有觀察你過去的人生,才有辦法體會到人生的煩惱。你不要以為你都知道,或是說我都不知道,這樣都不負責任。也就是說,你在上課之前,應該要去了解你的內心世界。我現在講的所謂了解不是說你一定要開悟,不是這樣子,而是說我知道我有什麼煩惱,我有什麼善念,我有什麼惡念,我也知道我常常在想什麼,我也知道我內心到底在恐懼什麼,我也知道我內在有慾望,這些慾望是偏向財色名食睡的哪個角度,或是說我也知道我常常生氣,為什麼會常常生氣,什麼狀況之下我才會生氣。如果你沒有去觀察你自己,我講的課你不能馬上受用;如果你有觀察,我一講你馬上就感覺到。因為你觀察過,所以師父講到馬上就察覺;但如果你從來沒有觀察、沒有思考,憑良心講我講的滿頭是汗,你只覺得很愛睏而已。所以有一個很大的關鍵,是自己平常有沒有這樣觀察?有沒有這樣去了解人生?如果你平常沒有,你聽我的課是不會相應的。如果平常有這樣的觀察,你馬上就能夠覺得師父講到我的人生,師父講到我的缺點,有的地方我沒有觀察到的,結果師父今天講的更深入,馬上就契入我的內在,你有可能當下就有所領悟。

  前幾節課講過一個概念,我說你的思想,不是你個人的思想,是全人類的意識,這樣的概念對一般人來講,是很不容易懂,因為他從來沒有想過是這樣的話。他從來只想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,所以我的思想一定是「我的」思想。但是你觀察過你思想的來源,到底是什麼?你的思想一定是,第一、從小就聽人家講,所以你的思想一定是聽來的,就是經過語言聽來的。第二、你一定是看來的,在學校讀書,或是自己去買書來看,或是自己看電視,看報章雜誌,你是看來的。你的思想是從聽來的、從看來的,再加上自己內在整理出來的。請問一下你的思想,有單獨你的思想嗎?所以從有人類一直到現在,人類的文化思想就一直在累積融合。你內在就是有儒家的思想、有道家的思想也有佛家的思想,還有禪的思想,然後不知不覺也有了西方的思想。你不但有東方的思想,不知不覺也有西方的思想,這些都是有意無意聽來的,因緣和合形成你的思想。如果你有觀察,我這一講下去之後,你就會嚇一跳,真的是這樣子。不然你的思想可以單獨嗎?

  你有沒有老莊的思想?「有」。就像莊周夢蝶,誰沒有聽過莊周夢蝶的故事?這個不就是出自《莊子》。誰沒有聽過柔能克剛?這不就是出自《道德經》。誰沒有聽過學而時習之?這不就是出自儒家。誰沒有聽過做事要保持平常心?這不就是禪的思想。當有人在談上帝的時候,上帝就是來自西方的思想,你也有你的看法,所以你有單獨的思想嗎?今天你聽了怎麼樣,原則上是你自己用功的問題,我盡所能告訴你,但是我卻不能幫你,因為那是你的內在,你的內在你要自己觀察,說實在的,我沒有辦法幫你。你透過你的觀察,你聽我的課你更容易懂,更容易相應,你馬上就能契入。但如果你沒有這樣去觀察人生,你聽我的課常常會誤解我的意思,聽我的課不能只聽一邊,你要聽到兩邊。

  舉個例子,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誰?自己。那另外一邊是什麼?人生最大的朋友是誰?自己。你知道最大的敵人是自己,但不知道人生最大的朋友是自己,你們專門認識敵人都不認識朋友。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,一天到晚把自己當敵人,難怪氣自己氣得要死,這個就是另外一面的意思。譬如說我們心中是佛也是魔,所以講魔也是你,講佛也是自己;敵人是自己,朋友當然也是自己。你們要聽我的課,我不是常講你們要負責任嗎?天堂是你,地獄也是你;娑婆是你,極樂也是你;迷是你,悟是你;說眾生也是你,說佛也是你,這些有離開過你嗎?沒有嘛!所以你真正學的好,是因為你能聽懂,之所以能聽懂是因為你觀察過,我一講你馬上就相應,就這麼簡單,而不是說你回去慢慢想。你來上課之前,不要找任何藉口說我要工作、照顧孩子、照顧孫子,你應該事先觀察你的人生。這不見得要靜坐,而是在日常生活當中,你就可以觀察自己。你不用特別撥空去靜坐,觀察自己真的不用這樣,你要養成習慣,我每天都跟我自己在一起,這個習慣叫做有意無意。我的意思就是平常心,不是說我要打坐,刻意要來觀察我自己,不用這個樣子。所以現在不管你是做什麼事情,其實都不妨礙你認識你自己,觀察你自己,或是去思考自己人生。

  聽我的課之所以能夠直接受益,有兩種情形,第一種情形就是平常在觀察自己,第二種情形就是聽完後回去要思考。一定要思考我講的話到底有沒有道理,你可以懷疑我的話,但是你要思考。你思考之後你再證明我的話有沒有道理,如果沒有道理你當下就把它丟掉,如果有道理你就把它拿去用。你這樣學習才會進步,如果我單方面的思考,那幫不了你。我過去常常思考,我要怎麼講你們才聽得懂,但是最後我才發現到一個問題,光是我單方面思考要怎麼教你才聽得懂,我講的你認同嗎?所以我們要共同成長,你要跟上,可以嗎?你不要不觀察自己,也不思考,你就只有禮拜三衝來上課,這樣有用嗎?沒有用!我講的概念很單純,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是跟你自己有關係,只是這樣子而已。從這個角度來觀察,你會得到所有的答案。這是我衷心誠懇地請你這樣學,可以嗎?如果回去思考,真的思考不出來,真的不懂,我也請你要開你的金口,在上課之前,麻煩你過來問我一下好嗎?請你開個金口問我,我能夠做到的只是這樣子而已。

  「云和尚所言即者,是何道理我們現在來看《傳心法要》,請翻開二十二頁倒數第六行。裴休問黃檗禪師,為什麼說即心是佛?為什麼要特別強調那個「即」,是什麼道理?我們的心從頭至尾就是佛,你為什麼要強調你是男人?當你不確認你是男人,才會強調你是男人,如果你早就知道你是男人,會需要強調你是男人嗎?為什麼會強調你是佛,就是因為你不確定,你就是不認識,你以為佛是什麼?你以為佛就是釋迦牟尼佛,你以為佛就是阿彌陀佛,你以為佛就是桌子上這一尊佛。你以為佛就是好好修,修很久很久總有一天變成佛,也就是一般人認為的佛。但是禪宗所講的佛,是告訴你說,你的心的狀態就是佛,你的心就是佛。那一個肚子餓會自動去吃飯,愛睏就會去睡覺,那一種覺知的狀態,那一種能覺能知的展現,那一種表現就是佛,禪宗就在講這個,才要再強調「即」。一般人的概念是,凡夫是凡夫,佛是佛,所以經典才跟你講「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」。凡夫覺得心是心、佛是佛,所以黃檗禪師才會跟你講「即心是佛」。一般覺得色跟空是不一樣,《心經》才會跟你講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。你現在知道為什麼要強調「即」,主要是因為你不知道、不確認,所以這些佛菩薩祖師大德慈悲,才跟你強調,才用「即」這個字給你聽。如果你沒有問題不需要這樣形容,因為你有這樣的懷疑,才需要透過這樣的方便,用方便的語言來跟你講,讓你去認識心就是佛的意思,佛就是覺,你的心有覺性,你能夠覺知,所以不斷跟你強調這個的意思。

  「師云覓什麼道理纔有道理,便即心異當裴休問這個話,黃檗禪師當然會罵他。我們心真是很奇妙,譬如說你現在放下,好嗎?當我跟你說你放下,你會怎麼跟我說?「放不下」。除了放不下,還有什麼說法?我叫你放下,你會怎麼問我?「師父,我要如何放下?」我叫你放下,你當下就放下,但是我們會起個「要如何放下」的概念,你們看到了嗎?這個就是黃檗禪師講的,就跟你講即心是佛了,你還在問什麼?覓什麼道理?你還想要問什麼?當你想要找這個答案的時候,你的心就不清淨了,你的心就是變了,你就離開清淨心了。離開了,為什麼離開?當六祖教陳惠明「屏息諸緣,勿生一念」,陳惠明有沒有舉手說:「等一下,六祖大師如何屏息諸緣勿生一念?」陳惠明有這樣問嗎?但是你們會不會這樣問?「會!」你這樣問,問了多久了?

  上個禮拜不是跟各位講「心不要講話」,結果同學怎麼說「那不是跟練習定一樣嗎?」我叫他心放下就放下,他還在那邊想,那這樣不是只有修定而已嗎?我們的心在想什麼?我們的心沒有辦法活在當下。當下是什麼意思?當下就是離開了過去、離開了現在、離開了未來。離開過去現在未來是什麼意思?就是離開了心意識,離開的心意識是什麼意思?就是離開意識型態思想。一個人只要有思想意識形態,他一定是活在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一定是跑來跑去。所以叫你活在當下,離開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意思就是離開心意識的意思,那叫做當下的狀態。當別人跟你講一句話,直接切入不要再問為什麼,你做得到嗎?大家就是不習慣,你們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,有些東西該思考,有的東西不是用思考的,道理可以用思考的,開悟沒有辦法用思考的。為什麼說開悟沒有辦法用思考的?「無,名天地之始。有,名萬物之母。」這句話出自哪裡?同學應該知道吧!出自《道德經》。《道德經》一開始就說「道可道,非常道。」意思是,你要悟道,是沒有辦法用語言來形容的,那個「可道」就是用語言。「名可名,非常名。」名,是什麼意思?「名」表面上是名詞,佛學說名相,更深入的看法,「名」就是整個思想的來源。因為你所有的思想,都是很多假名串聯起來,才有你的思想、你的意識形態。道是離開語言的,道是離開思想概念的,簡單講就是離開心意識。道本無言,道本無名,道是離開心意識的,叫做不可思不可議,不可以用心去思,沒有辦法用語言去議論,也就是不可思議。《道德經》的第一句話的內涵,就是在講這個。

  接下來「無,名天地之始;有,名萬物之母」這一段話說「無」,《道德經》有好幾個版本,一種標法是「無,名天地之始」,一種標法為「無名,天地之始」,這兩種標法都有人標,其實都講得通。那麼還沒有天地之前它就存在,這是什麼狀態?你用「無」可以,你用「無名」也可以。它就是離開心意識,離開思想語言概念,所以才會說你用思考是不能夠開悟的,因為這樣不能夠回歸天地最原始的狀態,不能夠回歸道的本來。當你有了思想概念,就從無當中緣起所有的萬物。如果你會看,才能夠明白為什麼叫放下,放下不是放棄,放下你還是有思想概念的記憶,阿賴耶識還有那個種子。如果你真明白,就要知道當要理解道理,要察覺為什麼,你可以思考;但是當你透過思考、觀察、確認之後,就不要再懷疑了。

  譬如禮拜天所講的《金剛經》,關鍵就在哪兩個字?「實無」這兩個字。《金剛經》的關鍵就是「實無」;《心經》就是出現「無」那個字;六祖講「本來無一物」。大家有沒有察覺到有個關鍵字叫做「無」,所以禪宗才有參「無」這個字開悟的。你能確認嗎?你確認,就不要再懷疑了!當你確認之後,其實你內在那種的放下,不是你故意要放下,那種不執著,也不是故意要不執著,你是直接就契入那種狀態了,你不會再起念頭「如何?怎麼樣?」當你起這個念頭,你又離開了大道,又迷失了。你本來就沒問題,就不要再問問題了,不要再提任何問題。你本來是佛,你不要再問我「師父我是佛,為什麼又變眾生」。眾生皆有佛性,就問「師父,佛性怎麼來的?」以聰明的角度,我會說你很聰明,但是你永遠都會作繭自縛。佛性怎麼來的,有解嗎?你很聰明,聰明到永遠不會開悟。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不回答這樣的問題,因為這個問題跟他的解脫不相干。表面上問這個問題是很尖銳的,但是釋迦牟尼佛不回答這個問題。你也可以這樣問我「無,名天地之始,這個無,怎麼來的?」然後說「世間的人都沒有辦法給我答案」。你看那苦了誰?苦了你自己。為什麼?因為沒有答案,所以你也不用開悟。這叫做聰明反被聰明誤。

  為什麼你不要問怎麼來的?因為「無生」,這兩個字意義很深。「無生,就是從來都沒有萬物」,你聽得懂這句話嗎?知道這句話誰講的嗎?這句話是莊子講的。你們現在聽懂還是聽不懂?《金剛經》講「實無」,你確認了嗎?那這樣「從來都沒有萬物」,這句話會很難懂嗎?如果「實無」這兩個字,你真的懂了,「從來都沒有萬物」你會不懂?這兩者是一樣的道理,為什麼換一個角度,你就完全搞不懂。為什麼叫無生,從來都沒有任何東西,怎麼有生?從來都沒有生,當然就無滅,不生不滅就是這個意思。這個是人生最高的哲學思想,已經沒有辦法再超越這樣的思想。你們一直活在它是怎麼來的,就是你承認有個東西,才會問它怎麼來的。你問它怎麼來的,其實就代表你對「實無」也沒有體悟,就是因為你沒有體悟,你才會這樣問我。剛才說這些聽懂的舉手,不懂的人下課再問。

  「實無」的意思是什麼?因為這個概念離開你的生活經驗、離開你的思考、離開你過去的思想,所以你用思考是永遠沒有辦法知道這個概念,用思考沒有辦法開悟。當你把這個概念徹底的拋開,就在那個霎那之間,你才能進去,你不要再起個念頭「師父,如何霎那之間進去」。其實這些課很深,如果你真的懂「實無」,很多名詞變來變去都是這個意思。

  假設這個世界是虛幻不實,指的是現在虛幻不實嗎?還是指未來?還是指過去?「全部都虛幻不實。」這樣有物生起嗎?同學都說全部都是虛幻不實,那這樣,有,什麼時候生起?什麼時候生起,你問我的時候,就生起了。「有」名為萬物之母,從這裡開始。我管你有什麼,你只要一念無明,只要起心動念,只要有「我」,所有的東西都生起了,「有」就生起了。今天的課聽不懂沒關係,你的人生經驗先聽得懂,反正我每次上課都在講這個。如果你再聽不懂,我做個比喻給你聽,為什麼《金剛經》後面,世尊會這樣交代你「應作如是觀」,觀察什麽?如夢幻泡影露電,為什麼世尊最後會這樣交代你?你有這樣觀察人生嗎?你現在有時時刻刻,感覺到你都在做夢嗎?如果你這樣觀察,你就相應了。舉個更簡單的例子,如果說你承認都在作夢,那麼我問你,今天有沒有什麼東西生起?沒有,這叫無生。如果你承認一輩子都是這種狀態,所以一輩子都是沒有;如果你承認,從有人類開始到現在,直到未來都是這種狀態,你就懂了吧。從來都沒有一物生起過,大徹大悟,這叫無生,這叫無生法忍。你有這樣觀察,自己整天都是在做夢嗎?唸《金剛經》,唸得這麼熟悉,有用嗎?你有沒有這樣觀察?以人生如夢的角度,你說你有親證嗎?我告訴你,你已經親證一半了。如果說你過去沒有這個經驗,我這樣告訴你很難相信。但是今天可喜可賀的是什麼?我們每個人都有親證一半,我們親證晚上真的是在做夢,只是你們現在還沒有證明白天也是在做夢。你晚上有證明過是因為你醒過來,你證明晚上是在做夢,但是你現在沒有證明白天也是在做夢,因為你白天沒有醒過來,只有晚上醒過來,我有說錯嗎?你白天為什麼不能夠醒過來?因為你用你的思想概念,你永遠不會醒過來,沒有辦法醒過來,就在萬緣放下到最究竟的時候,才會突然醒過來。

  六祖教你屏息諸緣勿生一念,古大德教你萬緣放下,老子教你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,意思都是一樣。損之又損就是叫你放下、放下、放下,徹底的放下,放到沒有東西可以放的那一霎那,就契入大道。你思考一下,不覺得這些開悟聖人講的話,講到最後好像都一樣。但是有什麼東西可以放?不是實無嗎?那你說有什麼東西可以放?真的有個東西讓你放嗎?真的有個東西讓你提起來嗎?所以道理思維、觀察、確認,就是這樣不用懷疑,最後在日常生活就應該這樣,試試看吧!如果你明白這個概念,所有的人這一輩子隨時都有機會開悟。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概念,這一輩子應該沒有機會開悟。為什麼沒有機會開悟?因為你認為你的煩惱、你的問題是真實的,舊的煩惱沒有斷,新的煩惱又生起。現在只要有人說他在斷煩惱,我就會問他,你是斷舊的煩惱還是新的煩惱?很少人用這種方式問他。一般人被這樣一問就會嚇一跳,就會察覺到他的煩惱永遠沒有辦法斷。舊的沒有去除,新的馬上又生,你這一輩子沒有機會了。坦白跟你講,你在學東西要明白,如果沒有辦法學究竟的,我學它幹嘛!我學佛學這麼久了,學到最後,還是沒有辦法斷煩惱,你為什麼要用這種腦袋學佛?

  譬如說,我這一輩子的理想,就是要變成全世界最富有的人,但是我怎麼賺,都不可能變成全世界最富有的人,而你每天都這樣想,事實上你又做不到,那這樣活著不是神經病嗎?你都沒有感覺到,真正人生最終的目標,跟你現在的想法假設是違背的,應該停止這樣的想法。因為你這樣的想法,根本達不到那個目標,你為什麼要堅持這樣的想法?這些概念聽不懂,我們以後再慢慢講沒關係,有些概念相較於一般概念,一時間會覺得太衝擊了。你先知道有個概念,當別人告訴你什麼的時候,你常常會再起個妄念,這個妄念會讓你離開當下,這個妄念會讓你失去清淨心,那個就叫做「便即心異」。

   「云前言無始以來不異今日,此理如何裴休問前面黃檗禪師所講的,就是我們的佛性,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一樣,都是沒有變過。現在裴休再問是什麼道理呢?

  「師云:祇為覓故,汝自異他,汝若不覓,何處有異?」這四句話應該畫起來,你覺性強,這四句話就可以開悟了。為什麼黃檗禪師要這樣不斷的解釋跟強調,為什麼「祇為覓故」?所謂「覓故」就是說只因為你起心,所以「汝自異他」,就產生種種的差別相。「汝若不覓」,如果不起那一念「何處有異」呢?清淨的心,從頭至尾都是清淨的,它本來就清淨的,哪有什麼差異?我們剛開始講的是「即心是佛」,現在黃檗禪師在罵裴休的是哪一句?「起心即妄」。你若是不起心,不就是無心是道了,不就進去了嗎?上個禮拜講「即心是佛、起心即妄、無心是道」這三句,「任心自在」這一句沒有講,因為時間不夠沒寫。要學禪,現在講到這裡,已經講得夠清楚了,只是你怎麼去契入內心世界,只這樣子而已。你就是一直不肯定第一句話,表面上想要學佛、想要修行、想要學道、想要學法、想要看很多書,這叫做起心是妄。如果你明白了,何不當下就無心,就契入大道了。

  再講一遍「祇為覓故」,今天之所以不能悟道,只是因為你起了一個念頭。「覓」就是尋找,你要尋找什麼?你要尋找大道、你要尋找妙法、你要尋找真理、你要尋找實相,就是因為這樣,「汝自異他」你自心才起分別,才有迷跟悟、凡跟聖的差異,不然有事嗎?「汝若不覓」,能夠當下屏息諸緣,能夠當下歇即菩提,大道不就現前了嗎?狂心若歇,歇即菩提,大道不就出現了嗎?這樣從以前到現在有差異嗎?沒有差異。

  「云既是不異,何更用說即你看連裴休也是這樣繞來繞去。裴休學佛學很久,學問也很好,是宰相,但是他還是跟我們一樣,常習慣接話就問。因為黃檗禪師說何處有異,裴休就繞回來問黃檗禪師,繞來繞去還不是在原地什麼,繞繞繞是聽懂還是聽不懂?有時候你們聽不懂,其實也很正常,連裴休都聽不懂了。裴休的意思是說「黃檗禪師,你不是講說沒有差異嗎?既然心跟佛沒有差異,從古至今都沒有變化,你何必再強調說一個即」。

  「師云汝若不認凡聖,阿誰向汝道即「不認」的意思就是不相信,「汝若不認凡聖」就是說如果你沒有不相信,你確信凡聖本來就是一體的,即心本來就是佛,你沒有這個問題,沒有不相信,那麼我何必再跟你講說即,我何必跟你加強那一個字。如果以禪師的角度,黃檗禪師算很慈悲了。現在看到的是《傳心法要》的語錄,不然黃檗禪師他度眾生,不那麼囉嗦,他真的是不囉嗦,他是臨濟禪師的老師,臨濟宗都是用棒喝的,哪跟你講那麼多道理,有的話是講越多越不清楚,你知道我也是嗎?有很多話是講越多越不清楚。今天有一個人問同學什麼叫做當下,同學差不多跟他講了十幾分鐘,你看他聽懂嗎?講越多反而越不清楚,兩三句就講完了很容易懂。什麼叫當下?離開心意識叫做當下,或是說離開過去、現在、未來叫做當下。禪宗的特色簡單扼要百發百中,講話越短的人,人家越聽得懂你在講什麼。話講得很短就把東西講的很清楚,其實很困難。譬如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,什麼叫做人生?糟糕了。還有二十五分鐘可以給你講。所謂人生就是人的一生,四個字,我講完了。歷史的定義為何?就是人類發生的一切,講完了。溝通有時很累,因為大家到底要談什麼都搞不清楚。跟人家談事情,首先要釐清觀念,你要談什麼,釐清觀念我們才可以談,沒有釐清我怎麼談?講一輩子也不知道講什麼,大家都很亂。禪師為什麼講話這麼簡短,就是代表禪師真的有智慧,兩三句就把它講完了,不是你形容老半天,別人都聽不懂你在講什麼。「汝若不認凡聖,阿誰向汝道即」,也就是說,假設你沒有這樣的差異,你沒有這樣的問題,那就不用再講一個「即」。

  「即若不即,心亦不心,可中心即俱妄,阿你更擬向何處覓去「心即俱妄」畫起來。回歸整段公案的主題,是不是一開始裴休問黃檗禪師「即心即佛是哪個心?」現在要做結論了,黃檗禪師說即若不即,說即也不要執著,說心也不要執著,不要執著才是佛。這個可就是印可,就是我們所講的確認,你就能夠去確認「心」跟「即」,這樣的名相同時能所雙亡。所有的名詞都是假名施設,你一定要記住這個概念,當人家講一個名詞,你不要去抓一個名詞,名詞只是為了度化你,而假名施設一個方便,然後講給你聽,就是叫你不要執著,只是這樣子。當你能所都忘了,那麼你說這個心要到哪裡去找?所以才會說覓心了不可得,既然覓心都了不可得了,你還在探討即不即有意義嗎?

  馬祖道一禪師開示︰

1.即心即佛

2.非心非佛

3.不是物

4.教伊體會大道

  談到這裡,接著要談這個公案很重要,這個公案代表很多種教法跟禪的道理。有一個程度很好的修行人,聽馬祖道一禪師常常向人家這樣開示,開示「即心即佛」,「即心即佛」跟「即心是佛」,一樣的意思。因為馬祖道一是黃檗禪師的師祖,黃檗禪師當然繼承他的思想。那一個有道的修行人,就質詢馬祖道一禪師「你怎麼可以教人家說即心即佛」,意思就是說,你怎麼可以教人家即心是佛。你知道馬祖道一怎麼說嗎?因為孩子在哭,所以騙騙小孩子,讓他不要哭。這個孩子在哭講的是誰?講的就是說我們一般的修行人,你跟他說一切法畢竟空寂,身心世界無一法可得,你看他會怎樣,他是會開悟,還是會傷心?我跟你講,上個禮拜真實的故事,上個禮拜,我跟一個法師講,他就跟我講「修行修了四十幾年,還是找不到頭緒怎麼辦?」我就跟他講「你在找什麼?你現在回家去,你就開始找,你只要能夠找到一個東西,我開的那一台TOYOTA就送給你」。他聽我這句話,回去找一個禮拜,前幾天去找我,跟我講一句話,他說「達觀,你跟我講完之後,我回去找都找不到,這幾天我的心情很難受很鬱卒。」我說「你不是開悟,你是鬱卒」。我在講真實發生的事情,你們聽到「無常」、「無我」,以前還有一個「涅槃寂靜」,現在連涅槃也給你打掉了,你要修什麼?他回去找得很難過,他以前還有一個東西可以靠,什麼東西可以靠?「眾生皆有佛性」可以靠,現在回去連佛性都找不到,他這幾天內心覺得很難過,我就跟他講「不用難過,你找不到對不對?」他說「是」。我就問他「你怎麼知道你找不到?」他說「因為我在觀察」,我說「對,找不到,但是有個東西知道找不到」他說「對」,我說「即心是佛」,他就笑笑的說「對,你應該這樣跟我講才對」。是,我說是即心是佛,所以他就很高興。

  講這個現實的公案,就是要跟你解釋這句話,為什麼孩子在那邊哭哭啼啼,想要修行的人看到什麼?看到般若經,身心世界了不可得,那人生有什麼意義?我修行是在幹嘛?一般的人會驚慌、會失措、會覺得難過、會不知道怎麼辦,就是因為這樣,所以馬祖道一慈悲,對這樣的人就跟他講「即心即佛」,有沒有靠?有,好明顯,心就是佛。馬祖道一才會回答說,因為小孩子在哭,所以我說即心即佛,當我講了之後,他就不哭了,這個叫做騙小孩。那個人就問,那如果小孩子在哭,你這樣講我可以體諒,但是當這個小孩子已經不哭了,你應該怎麼教他?他說當小孩子已經不哭了,我就教他第二句「非心非佛」,前面因為沒有東西,所以告訴你有個東西,你現在抓著那個東西對不對?你不要去抓那個東西,才跟你講你不要執著心,你不要執著佛。你說這兩句話哪一句話對?「兩句都對,因為第一句是在啟發他,第二句就是要他不執著」。執著空的人就跟他講有,執著有的人就跟他講空,這樣了解嗎?禪宗的特色就在這裡,都這樣破。不是說人家講哪一句話,你就抓著那一句話不放,其實不是這個意思,真的就是要破對方而已。接著那個人又繼續問,針對這兩種人哭跟不哭,除了這兩種人還有第三種人來的時候,你怎麼教他?馬祖道一就說「不是物」。人家有沒有智慧?這麼有智慧,不是東西,不是東西到底有沒有東西?是有還是沒有?是有什麼東西?不是東西,你不覺得不是物的意思,不是有跟沒有,而是屬於中道吧!他是說不是東西,他並沒有說沒有東西。所以《六祖壇經》當中,懷讓去見六祖的時候講一句話,講哪句話六祖跟他印可?「說是一物即不中」就是不是物,六祖跟他印可。所以有的東西你沒有辦法去形容它,現在講這個不是東西,雖然不能形容,但是他用這句話來形容沒有辦法形容的東西,這樣有沒有智慧?「有!」它雖然沒有辦法形容,但是他用這句話來形容,不是什麼東西。最後那個人就問他,那講老半天到底要教他們什麼?回到最真誠的話,只是要教他們體悟大道而已。人家有沒有智慧?也很慈悲,又很有智慧。

  「即心即佛、非心非佛、不是物、教伊體會大道」這四句話如果你真的懂,禪你就懂了。雖然法無定法,但是每一句話都是針對他的問題很恰當的回答,而不是像我們一樣隨便說,人家說小孩子哭怎麼辦?不可說,不哭怎麼辦?不可說,不要這樣說,如果你聽完我的課你會怎麼說?你就會把聽的課跟他講。你會怎麼講,時間是永恆的,空間是整體的,萬物是平等的。你要講這個幹嘛!你不覺得有時候你們學到最後,你們真的會是這樣,當你在講那些話,跟我在講的感覺就完全不對,味道完全不對,為什麼?你沒有辦法講出恰當的話,所以這樣講是不對的。這樣有沒有體悟?最後做個結論,禪的教育是不下結論的,你要記住這句話,禪的教育是不下結論的,它也不給你答案,這才是禪的教法,請你好好的體悟!

 

閱讀 1575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