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日, 23 八月 2020 17:17

暢談六祖壇經(065)日常應用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佛法講「信解行證],你首先要看自己對經中的法義是否百分之百的相「信」,否則就不要談「解」。剛開始不明白這種理論,學佛你是學不來的,也不會得力,這樣學佛跟沒有學一樣。有人說:「宗教不都勸人為善!」我說:「那你不用學佛。我們的父母親不也勸人為善,你幹嗎學佛?」你走到哪裡,每個人不也是勸你為善,你幹嗎學佛?並非這麼淺的,還有更深的道理。

  《六祖壇經》不可等閒視之,它看似好懂,你讀完整本之後,也可能覺得講得有道理。但是,徹底思維之後,叫你去修,你卻不會修,因為你的腦袋一直在尋找一個方法。事實上,六祖大師不是告訴你方法,而是把道理告訴你,懂了你就懂了,不懂還是不懂,所以叫你悟,你要好好地悟這種道理。

  你們遇到境界就被境界打破。古人云:「養兵千日,用在一時。」你們平時沒有操兵演練,卻只會問:「師父,我早課要誦多久?晚課要不要上?」你想做早課就做早課,想做晚課就做晚課,你其它時間難道在發呆嗎?真正會修行的人,二十四小時都要操練,都是練習。你上課要練習,下課的時候也要練習;有冷氣時要練習,因為很冷,沒有冷氣時要練習,因為很熱。溫度剛好,你又會睡著,因為太舒服了。你要練習不執著任何一個境界,這才是解脫,這就是修行。你聽起來好像很簡單,叫你去做,你做不到。你還沒有抓到訣竅,有形有相的東西你比較好做,比如叫你去唸一部經、抄一本經、念一句佛號或是盤腿坐著。

  日常生活修行,你要提起你的覺性,一執著,你馬上要察覺。如果你覺得這個比較難,你可以先練習:「我錯了,我馬上知道。」如果對和錯、善和惡、因和果你都不清楚,你高談闊論是騙人的。你們要學佛不要輕忽「因果善惡]這四個字,要從中好好地下功夫。種善因得善果,種惡因得惡果。問題是,善惡你也察覺不出來。有時候你以為你在行善,其實是在造惡;有時候你覺得你在關心別人,其實你是在壓迫別人;有時候表面上你為別人好,在教導別人,其實你是好為人師。你要有覺性,完全不欺騙你自己,完全知道你在幹什麼。你先把因果善惡分辨很清楚,過關了,然後才不要執著做善事。而且,你千萬不能說:「我做惡事不執著。」有的人要按照層次來修,有的人程度比較好,可以直接了當不執著地修。你要看你自己,自我了解你的程度,適合你程度的方法,你就拿去用。學佛法要會用在當下,要馬上懂、馬上用,要習慣用,而且要能夠常用,最好要念念都會用,這樣就直接了當,就很容易受益。

 

◎聞後思惟:你學了佛法,可以將之用在日常生活中嗎?

 

  

閱讀 800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