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四, 27 八月 2020 21:59

暢談六祖壇經(087)傳頓教法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自古以來,除了釋迦牟尼佛以外,沒有一個禪師、法師或律師像六祖一般,一生當中能度四十三個人開悟。而且這四十三人是有記載的,更不要談未記載的了!我們這輩子自己能開悟就了不起,能度一個人開悟就了無遺憾了。

  六祖大師之所以能度這麼多人,是因為他所傳的法是頓教法。很多人去參訪他,他當下就讓他們見性。但是,現在的人對這樣的法門難以接受,不敢這麼做,因為自己的觀念在障礙自己,這叫自我設限。不管在家人、出家人,都沒有自己能當下頓悟的信心。很多人去參加禪一、禪三或禪七,所學的皆非曹溪之法,而是止觀,都是漸修。

  漸修並非不對,但與六祖之法有別。既然是漸修,所以就慢慢修。比如,有人雖然在讀《六祖壇經》,喜歡六祖所講的道理,但他沒有辦法這樣修,他的心是在學神秀大師。六祖要先讓你們悟,悟後再起修。但是,你們每個人都誤會、顛倒,想要修後再悟。若你不能悟,你的修就根本不能稱之為修,只能說是盲修瞎練。這就是為什麼天底下找不出幾個真正快樂的修行人。

  為什麼修行不能給你帶來快樂呢?因為,你的內在明明有慾望,學佛之後,卻想要透過各種方式來壓抑它,這樣你當然會痛苦呀!如果你不壓抑,而是放縱慾望,那你也會苦。你明明知道內心在打妄想,卻想用一個方法,比如念佛、誦經或持咒等等,讓它不胡思亂想。但是,這叫做對治,你堅持不了多久就會被它打敗。可惜的是,你不知道真正的原因何在,卻不斷地更換師父、法門或道場。你不悟,就被自己的妄想、執著打敗。

  人們常說「老實念佛」,但是,你根本就沒有老實過。又說「一心念佛」,可是你又何能「一心」呢?這些方法並沒有問題,錯只錯在你的心不如實。如果你每天都念佛,請問,你不念佛的時候,你的心是什麼狀態呢?有的人去參加佛七或禪七,修了七天,回到家裡好想睡覺,而且火氣很大。因為他是刻意、不自然的,因為這樣的修行跟自性不相應。

  所以,你不可以壓抑它,亦不能放縱它。找個方法來對治,事實上是在折磨自己,跟自己對抗。你應該跟自己和解,而非對抗。不明白道理,你卻去找一個法門拼命修行。你這樣修,只是用你的腦袋和人性在修,何年何月才能修成呢!

  六祖大師並不是教你如何修行。何謂迷呢?迷即是觀念錯誤,悟即是觀念正確。由迷轉悟,你一下子就豁然開朗,這時候妄想不除自然消,這是最符合自然的狀態。漸修也是可以開悟,但是你得慢慢折磨自己。悟即頓悟也。你何時能悟,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表。你有可能當下就悟,也有可能生生世世不悟。

 

聞後思惟:你的觀念正確與否,有沒有時時檢測呢?

 

 

閱讀 598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