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問雲:上來密語密意外,還更有密意否?能雲:與汝說者,即非密也;汝若返照,密在汝邊。明曰:惠明雖在黃梅,實未省自己面目;今蒙指示,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,
惠明「復問」六祖「雲:上來」,即從釋迦牟尼佛之心法,一代傳一代,傳承到現在,除了見性之「密語密意外,還更有」其他的不宣之「密意否?」此「密」非秘密,而是奧秘,即深奧不可測。
六祖惠「能雲:」以前你不了解,就覺得它很奧秘。我「與汝說者,」一說之後,「即非密也;」你就知道了。有何秘密可言呢?真理本來不神秘,也非見不得人。在世尊說法中,有幾種教化,其中有一種叫秘密教,即單獨跟一個人講。並非不可告人,或對此人比較偏心,而是每個人根器不一樣,所以才私底下跟他講。
「汝若」能用心「返照,」觀照自性,「密」意就「在汝邊。」即在你的心中。「密」即自性,即心之本體。你若返照,所有的秘密都在自性中,你就能了然於心了。否則,你一輩子只會被自己和別人騙。你若不明白自己的自性,它就永遠都是一個秘密。就好像你父親要給你一大筆遺產,它早就埋在你家的地底下,若你不知道,它就會變成永遠的秘密。《法華經》中有類似的譬喻:你的衣服裡有一顆明珠,你卻不知道,所以你如乞丐般到處向別人乞討。我們現在就很可憐,那顆明珠是我們的佛性,我們不反照自己的佛性,一直想求別人給我們怎麼樣。
何謂用心觀照自己的自性呢?心跟性本來是一,不是二。只不過心是用,性是體,你要產生「用」來觀照「體」。到底是誰在看誰呢?從事相的角度,是自己看自己 ; 從本質的角度,無一個能看,亦無一個所看,能所雙亡。同理,誰在說《金剛經》?說者無說;誰在聽《金剛經》?聽者無聽。這就是般若。你如果不了解這個模式,佛經你怎麼看都看不懂。
惠「明曰:惠明雖在黃梅」五祖的道場「,」但在跟隨五祖學習時,「實」在「未」能「省」覺「自己」的本來「面目;」未能明心見性。惠明跟五祖學習這麼久,一定聽過五祖開示,他卻不能開悟。為什麼聽他的師弟講一兩句話,他就能開悟呢?有時候,這還是一種緣份。
「今蒙」六祖之「指」導開「示,」終於恍然大悟。真是「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,」修行完全靠自悟,自修自證,自成佛道。念佛亦不例外,因為你若沒有自力,就不會有他力。阿彌陀佛就像在湖邊散步的人,你如果不小心掉入湖中,希望他救你,你的手也要伸出來才有用。手伸出來叫自力,他來拉你叫他力。你學任何法門都不能依賴別人,一切要靠自力。
佛法跟基督教的教義不同,基督教遇到困難把一切交給主,信賴主,讓他來救。你若以為凡事都可以依賴阿彌陀佛,就跟基督教沒有什麼兩樣。我不是說念佛不好,但你要悟,要明白念佛是為了什麼。
比如,平常,我的供杯都是學生幫我洗的,閉關之時我就自己洗。我一把它拿下來,就觀察它,怎麼看它都覺得很乾淨。我心想: “還要洗嗎?”這時候,我馬上如實看到我的心,不是我的心很清淨,而是我看到自己的懶惰。凡事要自己去做,你才會契入。常言道:「寒天飲冰水,點滴在心頭。」惠明感嘆:「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」因為只有真修行的人才能明白個中的滋味。
◎聞後思惟:你能時時自己去體悟、去實踐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