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心外見,
開悟之人是明心,而凡夫則是「迷心外見,」且不知道自己的心到底在想什麼。你想賺錢,也不夠認真,你不能光想,而是要付出行動,要思維如何賺錢,要去請教會賺錢的人。你說你愛快樂,但你心口不如一,你的所作所為、起心動念,從內在至外在所做的,皆是痛苦之事。你說想悟道,你是真心向道還是跟隨時代的流行趨勢呢?聽說二十一世紀是心靈的世紀,若不談心靈,層次則很低。很多藝術家、哲學家或文學家,都想談論佛法或學點禪,以提高自己的層次。況且,從古至今,不少文豪、詩人都有幾位出家人為友,就像蘇東坡、王維等。
你學習不往內心下手,一天到晚往外尋找,或一直在外打轉,這就是「外見」。比如,有人說敲木魚好,你就去學習,卻不明白做此事的目的。任何修行的方式,都是要讓你回歸你的心。一切修行不離開淨心,即清淨自己的這一顆心。淨化這一顆心和明白它層次不盡相同,前者應該很困難。你可以用念佛、持咒、誦經、打坐、參禪來淨化你的心。八萬四千法門,別人修什麼法你不要誹謗。你自己修你的,別人修他的,大家彼此鼓勵、讚歎。但是,你如果硬修,不明白心,則很容易退道。當境界一現前,你就馬上抓狂,所謂「一把無明火,火燒功德林。」無論你修多好,只要別人刺到你的傷心痛處,觸動你內在的弱點,你就受不了。人的內在都有弱點,就像有人不喜歡說他的婚姻,有人不喜歡談他的過去,有的人不喜歡講他的長相。
很多人只是在修,不注重悟。不明白心,修行的質量是很差的。你找不到幾個能從心下手修行的人。哪怕你來聽課,也不見得願意這樣修行,因為你還要醞釀,你還未下定決心,你覺得你還有什麼事情沒有做完。但是,你的事情是永遠都做不完的,即使你往生之後,你依然沒有空。我遇到很多人,只從形式上修,修了一輩子,從年輕姑娘一朵花,修到八十一朵乾燥花。會修行的人是修成一朵蓮花,不會修到面容僵硬。
你不能當下就決定修行,是因為潛意識認為修行是痛苦的,這是邪見。其實,修行的目的是在於能離苦得樂。若修行是苦的,則是苦瓜加黃連,苦上加苦。你認為修行是痛苦的,所以你有所保留,不敢全部投入。東西背得越重,就會往下沉,不背才會往上升。你之所以產生這麼多的概念,是因為你不明心,你修起來則很有障礙。除非你的福德因緣很好:第一,遇到一個很好的善知識,一個嚴師。第二,遇到好的同參道友;第三,有好的修行環境;第四,你的生活了無掛礙。
聞後思惟:你下定決心直接面對你的內心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