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二, 06 十月 2020 15:32

暢談六祖壇經(238)重在啟發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唯傳見性法

  六祖欲令眾生覺悟,「唯」獨「傳見性」之「法」,因為唯有一佛乘。他不拐彎抹角,不談不究竟的東西,只談心性的問題。

  在佛法當中,本來無大和小的概念,是因為人程度的關係故這樣區分。幫助別人的概念既具體又抽象。比如,一個孩子跌倒了,你馬上把他扶起來;一個老人需要過馬路,你當下就扶他過。這些事情雖然無法談到究竟的善,可是你也要做。比如,天底下的父母都想幫自己的子女,但是:第一,如何幫他?第二,要幫他什麼?第三,幫他到什麼時候?這就是你們家裡的問題。佛法跟世間法是串連的,智慧並沒有分,是用在解決問題,用在如何去展現、洞察,如何知道事情未來的趨勢和變化。

  我們只是啟發一個人,如何讓他自己覺醒而已,無論我問你幾個問題,事實上就只有這個問題。你的孩子不一定要來學佛或修行,但你還是要啟發他自己會想。這就是「唯有一佛乘」的意思。你自己會想了,不需要我操心煩惱,你就知道怎麼解決、怎麼趨吉避凶,知道如何快快樂樂過人生。最核心的部分在於,你如何啟發一個人自己會想,即讓他真正自我了解。每個人不但是世界上唯一的、而且又是平等的,妙就妙在這裡。所謂唯一的,即你不需要跟任何人比;所謂平等的,即每個人本來就具足這一切。每個人都能了解這種道理,才能夠盡心盡力地為家、社會、國家、人類無條件地付出。否則,他就一定有私心、要有條件交換或不願意付出他全部的力量。

  「唯傳見性法」即讓每個人自我了解,讓他真正見到自己的本性,看到真相,看到本來面目是什麼。如果你向六祖請法,他一定會用幾個方式來破你:「法在心中,何必向別人請呢?」「諸法空相,何有一法可得?」「自心能生萬法,何必心外求法?」

  「唯傳見性法」的方法很多,在於你是否願意相信。比如,你請教別人一個問題,他說你根本就沒有問題,你一定會再去找別人。你請教如何開悟,別人告訴你:「你本來就沒有迷失,為什麼要求開悟?」問怎麼成佛,對方說:「你就是一尊佛,哪有外面再求一尊佛的?」然而,這些話對你們沒有用,因為你們沒有實踐、歷練,沒有「終日尋春不見春或「踏破鐵鞋」,所以你們不會觸動。唯有「踏破鐵鞋」,才有可能「得來不費工夫」。當醞釀再醞釀,最後再臨門一腳。

  你要懂眾生,要知道何時敲他的門比較適合。有的人郵差只要按一次鈴,有的人郵差要按兩次鈴,還要被潑水。什麼時候談某些話會觸動或契入你的自心本性?若是有人告訴你妙法,你仍不能領悟,你就當生起慚愧。你要相信這個世間有聖人也有凡夫,否則,你這一輩子就不用學習。你不要認為聖人、哲人已遠去,你活著就會有聖人,開悟的人即聖人。你若不相信,你這一輩子一定不會遇到聖人,而且你也不會成為聖人。教書二十幾年來,我的經驗就是,無論世間法還是佛法,教人、助人的第一個重點,是讓對方有信心。一個人沒有信心,什麼事情都做不成。

 

聞後思維:你知道如何啟發自己和他人嗎?

 

閱讀 602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