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華經云:眉間光明,照於東方,萬八千土,皆如金色,從阿鼻獄、上至有頂,諸世界中,六道眾生,生死所趣,善惡業緣,受報好醜,於此悉見。
身心世界是怎麼產生的呢?《法華經》中,彌勒菩薩看到世尊的瑞相,而說出一段話來。當時佛沒有開口,只見其「眉間光明,」你若以白話文解釋為:「兩眉之間放出光芒。」你則永遠不能領悟。兩眉之間叫印堂,兩眼之間叫三根,上面一點叫天庭。天神有第三隻眼,就是在眉間。但是,並非眉毛或兩眼之間藏什麼,這就是五蘊。這並不是重點。心要是擺在這裡,我打你的腳,你不應該痛。這只是一個譬喻,你不要將譬喻當事實。比如,「主啊,請你救救我。」主就是自己,救救我就是自己救自己。
沒有心,你不應該痛。心在哪裡呢?無所在,無所不在。心不是一個具體的地方,它無形無相,所以不能講它在哪裡,有形有相的東西才可以講。比如,我可以講:「你在我前面。」或:「我在他的前面。」大乘經典要告訴你真相,「眉間」即是中道,光明即是智慧,「眉間光明」就是中道智慧。比如,正法眼藏,你不要以為藏在眼中,其實那也只是譬喻。眉間放光,即心在放光,光明就是般若智慧。當佛要講到最究竟義時,他一定示現這種瑞相,因為真理不能講,講出來就偏了,一說就只講到手指頭,不能指月亮,所以是「相似真理」。它接近,好像,但它還不是,故曰不可說。
你要悟道,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東西,如桌子、白雲和流水等等都不會說話,但它們其實有說,說的是真理,只是你看不懂。所以,流水是觀世音菩薩,落葉是文殊師利菩薩,它們都是菩薩的化身。它們度你,你看不到,所以它們才變別的,你看不到,又變別的,變到最後還是看不懂。最後變地獄,你才會害怕。
「照於東方,」因為日出於東,即:一切都從這邊開始。一方即十方,一即一切。一「萬八千」的國「土,」就是十八界。原來這一切都是每一個人的心所創造的。佛清楚地看到,所以叫光明,我們看不到,所以是黑暗。我們的心和佛是一樣的,只是因為你迷,而他是徹底地悟。這些世界「皆如金色,」一來,他看得清清楚楚,二來,金色即莊嚴,以佛來看這個世間,一切都是美好的。黃金為地即黃色,即莊嚴的世界。「由」這個世界最底層的「阿鼻獄上至」這個世界最上層的「有頂,」整個世界佛都看得一目了然、一清二楚。佛還看到「諸世界中,六道眾生,」包括我們,一切眾生生生死死、死死生生,為「生死所趣,」有的投胎到地獄,之後又出生到惡鬼,惡鬼死了又出生到畜生,一道投胎過一道。對眾生所受的「善惡業緣、受報好」則到三善道,受報「醜」則入三惡道「,」一切的因緣果報,佛「於此悉見。」
我們處於一個因果相續不斷的世界。你造什麼因,則變什麼樣的果,因中有果,果中有因,是很複雜的,所以世界亦變得錯綜複雜。因果相續,故曰因果不空,那是心創造的,無論你到哪裡,創造的力量都不會變。但是,你不明白,一直認為它有什麼東西,你想要在這裡得到或留下什麼。比如,你想留下好的名聲,以後讓後人讚嘆,這也是陷阱。
聞後思惟:你的心是不是一直想要很多東西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