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五, 18 十二月 2020 20:43

暢談六祖壇經(407)尋找答案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我問你三個問題:

  第一個問題,你貪的根源,你到底為什麼貪?

  第二個問題,你到底在氣什麼?這就是嗔。為什麼你有嗔心、嗔恨、埋怨、怨恨、抱怨?為什麼你覺得你很委屈、歹命、倒霉?這些概念在你的內在中,你從來不問為什麼,你只會抱怨給別人聽,說你遇到什麼事、受到什麼委屈。你沒有思維:「為什麼我有這樣的心?我的根源到底在哪裡?哪裡出了問題?」你把答案寫出來,就是一種思維。

  第三個問題,你愚癡的根源到底是什麼?問得更直接一點:「你執著的根源是什麼?我談的就是根源的問題,斬草不除根,春風吹又生。而你動不動就是談事項,說你貪什麼、恨什麼,卻不容易找到真正的根源是什麼。

  你們的答案代表你們的程度。你朝什麼角度思維,就是你能思維的程度,有如潛水,有的人只能潛一百公尺,有的人能潛五百公尺。你要走進你很深很深的內在,老實面對自己,勇敢揭發自己。你不要找我要答案,我不會告訴你,因為這一點意義都沒有。這是你的問題,你自己去找,這叫思維。如果你的答案不震撼你,那它一定沒有意義。當你徹底找到答案之後,你說不定會痛哭流涕,你會忽然之間改變你的人生觀。你要透過你的內在反复、深入,到最後提升、昇華。就像你往水中跳下去,一直很深,深到最後,你一放,壓力就會把你衝上來。恭喜你,你不太一樣了!

  你要去找答案,這就是思維。思維要深入,不要從太廣泛的角度入手。比如你不會打坐,你就坐下來思維這個問題,你不用雙盤或單盤,不要管怎麼盤,哪怕你拿個盤子也沒有關係,散步、經行也可以。思維法亦復如是,你思維出來就明白了,你願意執行,從而不執著,這就是對。我拋磚引玉,我丟的是鑽石,我問的問題是核心,我已經幫你帶進來了,你千萬不要再跑出去,你就往這個方向去做。

  不過答案有深有淺。你說:「為什麼貪?就是因為不知足。」你還沒有講到核心。但若是你真明白,也能付諸於行了,就達到一定程度了。你明白是你的心不知足,這就是思。接著,知足常樂就是行,即修行。但它還沒有達到更深層次,貪就是往外去抓,無論你抓什麼。為什麼你要拚命往外去抓呢?因為你覺得你內在不夠。錢不夠抓錢,知識不夠抓知識,佛法不夠抓佛法,修行法門不夠抓修行法門。你的內在拚命抓,你也不知道在抓什麼,因為你的內心覺得不夠,有不安全感。一般人只會說你不知足,但他沒有辦法講得更清楚一點。你會問:「糟糕,我如何感覺到我已經足夠了?」接著又想:「我知道了,有茶可以喝就很快樂,有人給糖吃就很高興,一個月領一萬塊我就很滿足。」這只是樂觀,而非開悟見性,只是世間法,並非佛法。

  如何才能徹底解決你內在認為不知足、不夠的那個區塊呢?只有一個方向:當你徹底看到自己,見到你的生命原來不是不足、不夠,而是早已具足,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」,而且還可以分享給所有人、宇宙一切萬物,即「供養十方佛,供養十方法,供養十方僧,供養法界一切眾生」,所謂「何期自性能生萬法。」

  聽我講,你可能會法喜,但我不希望你只停留在法喜,而是你應該徹徹底底改變,那種力量是很不可思議的。你不要拚命啃書、啃佛經,最終消化不良被送到急診室。不是不要吃,而是吃下去要消化;不是不要看,要看得懂。

 

聞後思惟:你能透過深層思維,為自己的生命找到答案嗎?

 

閱讀 540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五, 02 七月 2021 21:39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