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的問題要慢慢講,我講的是你懂的,你才能受用。你現在感覺一下:你喜歡快樂,喜歡順境,喜歡事事如意,那叫樂受,即樂的感受;你覺得很討厭、排斥,覺得很不自在,覺得很苦,那是苦受,即苦的感受。你覺得好像也沒有什麼,那叫不苦不樂受。這三受即三界,三界如火宅,你就是常常被這三種感受控制,一天到晚都在感受。
感受當中有想法、概念、經驗法則,看到任何境界都是如此,合起來就叫色受想行識,它是很快的,如電一般,一下子就全部串連。你首先要明白,它不是本心,生命當中沒有那一回事,沒有你所感受的那回事。你有感受,你不要聽了就麻木不仁。摸到冷水,知道它是冷的,這就是生命的感受。你問:「師父,我摸到冷水也知道它是冷的。有什麼不一樣?」摸到冷水知道它冷,就只有這個樣子。但凡夫並非如此,冷天摸到冷水,就說:「哎呀,怎麼那麼冷?」內心生起苦受,他已經有苦了。夏天摸到冷水:「哇,好清涼,好舒服。」這叫樂受。還有一種,摸下去沒有什麼感覺,這叫不苦不樂受。有的人,你泡茶給他喝是糟蹋茶葉,他喝起來毫無感覺,你應該泡樹葉給他喝就好了。你分辨得出來嗎?冷水就是冷水,僅此而已。起風就是起風,僅此而已。你不要罵人,不要說:「天公啊,你為什麼要起風?」晚上回家,聽到別人在唱卡拉OK ,聽到就聽到,僅此而已。但你說不定會去報警。
你聽我講好像很清楚,但你靜下來思維一下,你一定會賦予很多概念給感覺,所以你才很苦,我才會說:「是你在折磨你自己,你創造那些概念。」你要學習一個概念:「我既然觀察我的身體是無常,我就能觀察我的心是無常。」既然你的心是無常,那你要執著什麼?你一執著,就處於常的狀態。其實,你的執著也是無常的,只是因為它重複一直繞,你便感覺它永遠放在你的心中。
你錯在沒有觀察。我們常講一個概念:「假如一件事情你會很生氣,都不會消,你早就往生了,氣死了。」就是因為無常,所以你才會活著。這是因緣所生法,就是緣起,你沒有辦法離開這樣的法則。比如,你開車時,尤其在高速公路上,看到前面有車子,開車的人是靜態的,但你覺得前面的車子動態在跑。你前面的車子就是你的念頭,你的念頭跑來跑去,等一下超你的車,等一下讓你過,等一下前面來一台大卡車,等一下來一台奔馳轎車,等一下來一台棺木,這就是你很複雜的念頭。但是,你把前面的車當成你的車,你就氣了。你不要誤會,它不是你,它不是本心,你的本心是常住真心,那個心是生滅心,是有生有滅的心念。你要這樣觀察你的心,接著,你的心要抓什麼?你的心了不可得。透過這樣觀察,就是修行。
你先明白理論,再透過你的修行來印證。我用緣起法來告訴你,你可以這樣修。你還會問:「師父,那《壇經》怎麼修?」我已經重複跟你講過很多次了。我只有一句話:「生命沒有那些東西。」我已經講完了。「師父,就這樣修嗎?」對,就這樣修。你能這樣修嗎?可以,你就這樣修;不可以,就按照你懂的方法修。只要知見正確,老實修行,就可以走到。
聞後思惟:你是否常常活在感覺之中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