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希望每個人都具備人生、生命、生活這三項,都過得圓滿。但是,很多人會放棄。生命的問題之所以放到最後才講,就是因為這一部分最難懂。人生的部分最好懂,因為從小到大,我們在學校就受這種教育,我們要透過讀書、考試、比賽、競爭,以後才會出人頭地。問題是,快樂的概念雖然好懂,卻沒有幾個人做得到。追求成功是比較簡單,所謂簡單,即你的腦袋比較容易聽得懂。其實,從現象界來講,追求快樂比追求成功更簡單,但它對於腦袋卻更困難,這很奇怪。
追求成功,就是:你好好去做,你以後必有成就,你會賺到錢,接著你的生活質量、人際關係等能得以改善,人生就會過得比較好,這幾乎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觀。很多人都活在競爭當中,你若認為你從來不跟別人競爭,就是你不了解你自己,你的內心世界其實是從頭爭到尾。若是無爭,你必然是阿羅漢。成功的概念好懂,但是,從古至今,人類的歷史告訴我們,你要付出很多代價才能得到你想要的成功。
為什麼快樂的概念比成功的概念難懂,而它事實上卻比成功更簡單呢?因為它的概念跟成功的概念是相反的,你只要把你那些追逐的心放下,你就會很快樂。可惜,你就是放不下。快樂夠簡單,但你的腦袋就是轉不過來。我曾經看過一篇自傳,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寫的。我們常講「富不過三代」,而他的家族已經富裕三百多年,已經超過三代了。然而,並不是他家族的人比較會做生意,而是他們有一個很了不起的理念,也就是他們的家訓。這個家訓很簡單:第一條家訓,在他們家方圓一百公里內,不可以有人餓死。也就是說,只要是乾旱、戰爭,或有難民,或遇到飢荒,他家都無償提供給那些受災的人。第二條家訓,他們有一個概念,他們為每一年的營利設一個固定值,凡是超出的部分全部捐出去。比如,我們的企業一年固定賺一千萬就足夠了,縱使今年賺一億,那九千萬還是捐出去。因為他們這樣就夠了,其它用來幫助不足的人。這是很了不起的。在國家動亂或有天災的情況下,很多人都會藉機多賺一些錢,因為很多人為了生存不惜低價拋售財產。所以,他們的第三條家訓,就是在國家、人民有難的時候,他們不願意趁人之危,買下很便宜的物品或土地。以因果的角度,我相信他應該還可以再富三百年。這樣的人就不是只有成功的人,他有更深的內涵。
如果你只想為了追逐生命而活著,那也可以,但是你會變成一個解脫的阿羅漢。所以,我還是奉勸你,不要只為了追逐生命,而忽略了人生和生活,而不願意為別人付出一點點,或故意讓自己過窮困潦倒的生活。人生、生活和生命都具足,就叫做菩薩道。修行人不見得要穿得破破爛爛,當然也不見得要穿得漂漂亮亮。你可能會問:「師父,那應該怎麼穿呢?」有什麼衣服,你就穿什麼,這叫隨緣。
聞後思惟:你願意深入探討人生、生活和生命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