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一, 25 一月 2021 19:09

暢談六祖壇經(477)知戒學戒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學佛離不開戒定慧:《學佛行儀》一書談的就是戒,它很短,僅僅有二十幾章;慧即是講經說法,如《金剛經》、《法華經》、《華嚴經》等;而談論如何修行的,則較偏向於定,比如四聖諦、止觀的次第。

  談到戒的部分,很少人要聽,難怪人們不入道,因為不知道什麼是戒,就一定不會持戒。修行不持戒,還有什麼好談的?排斥戒,怕被戒所綁,那是邪見。學了佛法如果會被佛法綁,那不要學。如果受完戒犯戒,罪會很大,那不受戒犯戒就沒有罪?或犯戒罪比較輕就拚命犯嗎?不受戒,你所學的東西都是在騙自己。你一直選擇那個你喜歡的區塊,內在又排斥那個你不喜歡的區塊。你不知道就算了,如果你知道,你就要知道該怎麼辦。知戒,即知戒的重要性。你之所以不去三皈依,就是因為你不知其意。

  我教《易經》很多年的體悟是「戒慎恐懼」,這就是它的內涵。像「如履薄冰」亦是從《易經》出來的成語。你之所以要「戒慎恐懼」,是因為你不小心就會「亢龍有悔」。「戒慎恐懼」的戒就是佛法戒律的戒。凡是有智慧的人,都要告訴你這個問題。無論是儒家還是諸子百家,只要懂得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沒有一個人不戒慎恐懼。你之所以事業會失敗,家庭會破碎,人際關係這麼糟糕,或入不了道,皆是因為你不懂得戒懼恐懼。

  成功的法則和修行的人成道的法則並非不一樣。如果我開一門叫戒律的課,我相信報名的不超過三個人。但是,如果我開《易經》的課,應該有一大堆人來聽。名詞不同,你們的感覺就完全不一樣。你的腦袋這麼好欺騙,難怪你要穿漂亮的衣服。你的身體實在是有夠臭,有夠不淨,而你穿了漂亮的衣服,噴了香水,就變成人見人愛。

  你騎摩托車戴安全帽,是為了保護你自己。你外出時,家裡的門要鎖,是為了保護家裡的安全。你開車要很小心,因為你要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。如果你回答說:「我騎摩托車戴安全帽是怕被警察罰。」這就是邪見。你說:「我家裡之所以要關起來,是我對人心完全不信任。」你不要這樣講,你把門關起來,標準的答案為:保護自己,也保護別人不犯罪。你衣服穿得很端莊,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不犯罪,因為你穿得越性感,別人越容易犯罪,他縱使沒有明顯的罪狀,他眼睛也要看你。

  你這一輩子從小到大,永遠要記得:你做任何事情都是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。簡單地講,這件事情既不傷害你自己,也不傷害別人。因此,你要知戒,戒就是保護自己和保護別人,而不是來綁你的。學佛第一步要持戒,否則你會常常傷害自己、傷害別人。你要傷害到什麼時候呢?佛是覺悟,學佛是學覺悟,覺悟的人怎麼會一天到晚傷害自己和別人呢?你對戒有太大的誤解、誤會。過去你不了解佛法,你可能對佛法產生很大的誤會或誤解。你不了解,沒有人會怪你。但是你了解之後,豈能一直做那樣的事情,豈能重蹈覆轍一直傷害別人和自己呢?你要傷害自己到什麼程度呢?

  戒定慧中,慧的程度最難,擺在最後。一個大智慧的人,就是一個完全大徹大悟、明白宇宙真相的人。假如沒有以戒為基礎,你怎麼可能有定和慧呢?戒定慧就是一個三角形,只要缺一角就不能成立。就像一台車子有四個輪胎,一個輪胎破了,車子就開不了。

 

聞後思惟:你能知道戒的重要性及其意義所在嗎?

 

 

閱讀 630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五, 02 七月 2021 22:05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