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做到一切都沒有障礙呢?比如你要買一幢房子,你希望建築物的格局要好,動線要順暢,格局是指建築物的主體,動線就是你擺設的家具,活動起來可以很順暢。殘障人士到公共場所,我們希望為他們創造一個無障礙的空間。請你為自己創造一個無障礙的人生,從此你的心要無障礙,你的心不要排斥。我們的心對不合己意的就會生起排斥,和別人意見不合,別人觀念跟我們不一樣,別人的做法跟我們不同,我們的潛意識都會排斥。我們的潛意識就是如此,我們每個人的內在皆是。你應該摒除這種觀念。沒有障礙的意思不是認同對方的觀念,而是:「你的觀念雖然跟我不一樣,但我的內心不會動怒,不會像刺猬一般保護自己和攻擊你,也不會輕視你。」但是我們內在的機制只要不一樣就會排斥,這樣就產生障礙了。六祖於《坐禪品》曰:「我此法門,無障無礙。」他開示坐禪,只要幾個字就講完了,你有什麼好障礙的呢?
你要常發願。比如,你在生活中看到很無奈的事,你應該發願:「我應該如何幫助這樣的人?」比如,你去非洲旅遊,看到那裡貧窮的生活,你要常發願:「我要怎麼幫助天底下如此貧困的人?」看到行動不方便的人,你要常發願:「我怎麼讓他們做任何事情都有所助力呢?」看到問題能發願、發心,想解決問題的人,就是一個菩薩。
生活行者的心既是平靜的,是充滿智慧和慈悲的,且又是活潑玲瓏自由自在的。假如沒有這些概念,他沒有辦法成為這樣的人。你喜歡觀自在菩薩,你要明白觀自在菩薩是一個結果,你要學習怎麼樣達到他的自在,你還是要從因地下手。所以你不要只是羨慕,也不要只談結果,你應該好好探討:具足什麼樣的因素條件,才能變成一個成功、快樂、有成就的人?如此思維,對你的人生才有幫助,才可以幫助更多的人。很多人意志消沉、充滿挫折,但他們不明白為什麼失敗,他們只是一味抱怨,或產生錯誤的知見,甚至求神問卜,那只會讓他們更悲哀而已。你能把來龍去脈分析得很清楚,你的講話才有說服力,你才能觸動他,讓他真心承認錯了,他才有機會覺醒。
心是無常的,不要執著它。所謂知道法義,不要叫你執著法義。比如,每天賺錢的人,是不是會用錢的人?你們每天在讀法義,就像一個每天賺錢的人,卻不懂用法義,反而被法所綁、所困。所以,心不需要有任何東西。為什麼有這種想法?因緣隨時會生。心沒有放任何東西,這不是無際空,就是因此心才能生生不息,才能有般若智慧,就像湧泉一般,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。你也不要執著淨,自性本來就清凈,何必再執著一個清凈呢?心沒有形象,淨亦無形象。連有形的東西都不要執著,又何況你摸不到的?《金剛經》有言:「法善應舍,何況非法。」很多人把「非法」解釋成不是佛法。「法尚應捨」即有,「何況非法」即空。有都不執著,又何必執著空呢?每個人解讀不一樣,我們尊重各家的解讀,只要你受用就好。
縱使你往生極樂,也是你潛意識的心在推波助瀾。如果你是業力的心,那就是輪迴的心,如果你是發願的菩提心,那就是慈悲的心。迴向即是希望你能發起自己的悲心、菩提心、覺心,也希望你能轉識成智,從可愛變成慈悲。這兩個名詞不太一樣。所謂可愛即我愛你,執著你,慈悲即我愛你,沒有理由、條件、回饋回饋、沒有血緣關係,什麼都沒有。
聞後思惟:你有沒有常常為眾生發願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