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假如有一萬個概念,隨便懂一個,你的人生就徹底改變了。問題是你們聽了很多佛法,卻無法深入任何一個概念。第一,你既然承認世間萬事萬物都是無常,執著的心就不成立,這代表你概念中的無常只是聽來的,你根本領悟不了。你執著,就是認為它是真實、永恆不變的。第二,學佛的都知道因果,但你若真信因果,心中的愛恨情仇當下就消失了,因為有果必有因,有因必然招來果報,有什麼好抱怨的?
佛法類似的觀念很多,隨便一個就可以讓你大徹大悟。你去印證,徹徹底底相信,你的問題在那一剎那就消失了。學佛法有信解行證四個次第,你只要真「信」,你的問題幾乎消失百分之八十。不要小看信,也不要誤以為學佛法你就信佛。若能信因果,你必然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。
你真懂就是解,即心開悟解,但是開悟到成佛還要一段長時間。開悟有如一個建築師,畫好一幢五十二層高樓的藍圖之後,樓要一層一層蓋起來,蓋到第五十二層,這段過程就叫修道。何謂修「行」呢?藍圖雖然畫好了,但蓋高樓的過程,你要不斷修正,修行即修正。五十二個樓層蓋好時就叫成佛,那五十二個即菩薩的五十二個位階。成佛之後呢?你辛辛苦苦把一幢五十二層的高樓蓋好後,你要請爆破小組,在高樓裡面裝炸彈,把五十二個樓層全部炸掉。說到這裡你們就亂掉了,你好不容易修到成佛,把五十二層高樓蓋起來,要全部把它摧毀掉,重新蓋五十二層樓起來。蓋好之後,再摧毀掉……第一次蓋好五十二樓叫成佛。成佛為什麼要摧毀掉?釋迦牟尼佛如果覺得他成佛,他就不叫釋迦牟尼佛。摧毀掉即他的內在不執著這個概念。為什麼蓋起來之後要把它摧毀掉呢?摧毀掉之後為什麼要重新建呢?就有如觀世音菩薩過去已經成佛,但他又乘願再來。
就是不信,你的心才會不斷投機取巧,你才入不了道,進不了門。比如,你要泡一杯好喝桔茶,需要具備什麼條件?假如要金桔、檸檬、酸梅、水和糖或蜂蜜這五個條件,你只要知道,泡出來一定好喝。如何形成一張桌子?你只要研究它需要具備什麼因素,它一定能形成。你要是明白,修行就不會沒有信心,你也不會懷疑你這一輩子能否開悟?假設一個成功的人需要三個要素,你具備了一定能成功,否則這三個要素是有問題的。要開悟,你要具足戒、定、慧這三個條件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則要信、願、行三個條件。
無論你做任何事情,只要條件具足,它一定形成。信心不是口中講的,只要清楚它,具足它,你就沒問題。不僅僅學佛,人生任何一件事情皆如此。但有的人摸索一輩子或看了幾千本書還是不懂,因為他沒有好好靜下來,沒有看到重點,沒有提綱契領,所以他常常有信心不足的問題。比如你的孩子很沒有信心,你要思考信心需要哪些條件。同理,你的朋友不會講話、不懂得管理……也都適用。我所講的三個條件只是假設,它有可能是四個、五個,我已經把世間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告訴你了。
聞後思惟:你願意深入學習一個佛法概念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