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傳香懺悔》第五
你若專心聽佛法,你的內心就會生起清涼。這一品叫《傳香懺悔》,要講五個部分,即六祖為我們開示一個真正學佛的人應該要具備的條件。你們修行假如還沒有具備這些條件,你們應該要去做。
這一品要講五大段:第一個部分,即:「傳自性五分法身香。」第二個部分:「無相懺悔。」第三個部分:「發四弘誓願。」第四個部分:「受無相三歸依戒。」第五個部分:「一體三身自性佛。」我們且先講它的關聯性,為什麼六祖要按照這樣的順序安排。第一個五分法身即告訴你修行要從自性下手。六祖告訴你應該怎麼修,應該從戒定慧,按照這個次第來修行。他告訴你的是第一個重點,很多人學學很多佛法,卻不知道怎麼修。別人叫他念佛,他就念佛,叫他持咒,他就持咒,叫他誦經,他就誦經,叫他打坐,他就打坐。修行一定要按照戒定慧,這就是修行的次第,無論頓悟或漸修。六祖講的是頓悟,也離不開戒定慧。
你真正想要修行了嗎?修行不是那麼簡單的,也不是開玩笑的,而且常常跟你的慾望、習氣、生活習慣有所抵觸。所以,有人講:「不修不苦,越修越苦。」你會修,原則上本來很自在。不會修,你假裝自在也沒有用。比如,曾經有一句廣告詞說:「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?」年輕人都會講這句話,但他不自在。他被人管,如果要遵守體制,或應對一些有板有眼的東西,他就不自在。不想讓人約束的人其實是不自在的。其實根本沒有人約束你,只有你的內心在作祟。這是一個重點。
如果你已經決定要修行了,我常說:「太快了。」比如,你決定要讀到博士,並不代表你馬上可以去讀博士班。比如,你決定要變成一個聖人,你還沒有準備好,你很難馬上變成一個聖人。很多東西你要緩衝。一定要先放下屠刀,你才能立地成佛。故六祖講:「你要懺悔。」所謂無相懺悔,就是發自你的內心。一般人講的懺悔都是騙人的。比如,你傷害到你的另一半,你跟他講對不起,你下次還繼續傷害到他,只是傷害後又用一句對不起,你會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傷害他。你講的對不起根本是騙人的,你並沒有真正的懺悔。那叫形式上的對不起,形式上就叫有相。只有你知道自己真的錯了,從今之後,永遠不再傷害對方,永遠不再犯錯,才是無相懺悔。
學佛,懺悔是第一步。懺悔就是認錯,學佛即學覺悟,覺悟的人必然能首先察覺到自己的錯。你過去覺得:我又沒有錯,為什麼人家這樣對待我?為什麼我一生這麼坎坷?為什麼不如意的事都發生在我身上?為什麼會生重大的疾病?為什麼子女不孝順我?……不認錯的人必然就會抱怨別人。你可能拜過《三昧水懺》、《梁皇寶懺》,你們整本研究過嗎?很多人不明白懺悔的真實義,只會去寺院參加拜懺,邊拜邊哭,拜完好像上完一堂瑜伽課,哭完回到家還是原形畢露。去拜懺很好,但問題你不要形式上的拜懺。你覺得好像罪過比較輕,其實非也,你只是運動了幾個小時,當然覺得身心比較輕鬆。你不信去游泳池試試,效果亦是一樣的。你拜懺要發自內心,但有的人都是短暫的,都是在拜的那段時間覺得很慚愧,但拜完之後又非如此了。你一定要好好認識,不可以欺騙自己。
聞後思惟:你願意先承認自己的過錯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