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四, 15 四月 2021 20:13

暢談六祖壇經(557)心有定境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禪宗所講的禪是智能,而一般的禪定,要透過其他修行法門,比如止觀,止就是修定。一般人修定就是製心一處,即鎖定於一處。比如專心念佛是專心在一句佛號,觀呼吸是專心在呼吸,守丹田是專心在丹田,持咒也是如此……他鎖定一個目標,久了他的心就漸漸不散亂,就越來越專注,注意力越來越集中,心有定的感覺,就產生一股力量叫定力。這樣的修行,是在沒有別人干擾的情況下修,比如在家裡好好用功,或在道場好好精進,那種定不是自性的定,而是修來的定。同理,當你遇到一些比較激烈的或誘惑力比較強的境界,你的定就消失了。因此,人性是不可以考驗的。你不可以去考驗任何人,縱使對方是好人,因為無常,好人也會變壞人,境界一變他就亂掉了。為什麼很多人到大陸幾乎都會有外遇?他沒有修定,到大陸去幾乎全部淪陷,因為人性如此,沒有修定不要談什麼定力,所以你就不要考他。

  你透過修行知道怎麼修定,那個定是修來的,會馬上退掉,因為那不是真正的定,所以那樣修你會很挫折。當你去到嵩山少林寺,你躲在山洞裡,沒有什麼干擾,當然好修行;回來後你不能躲在山洞裡,你得出來見人,見到人就完蛋了。這些眾生都是大菩薩,他們為了你傷透了腦筋,每個人每天都出很多考題來考你。不管你練到什麼境界,有什麼功力,他們不是用逆的考你,就是用順的考你,金錢沒有辦法,就用色誘,你就倒了。

  六祖所講的是真定,即是在紅塵中,面對世間所有善惡順逆的境界,心都能夠不亂。要這樣修,你遇到任何境界就不會倒,否則你會被迷惑。你感嘆道:「這何其難!」這當然難,但沒有關係,難從易開始,從簡單的開始做。你平常怎麼生活,就從那裡開始做,你在上班就上班做,下班就在家裡做。如何做?就是跟人在一起,所有的境界都是人的問題,在每天的生活當中,跟家人、外人相處時看到你的心,看到你的心被他們影響,你知道就好了。高興是影響、生氣也是影響,自卑是影響、自傲也是影響,你只要察覺就好了,從察覺心被境影響的那一剎那開始練習。這沒有任何時間和空間的限制,也不是你修多久的問題,而是領悟的問題。

  修下去之後,你還是覺得沒有辦法,還是被境界影響,因為你沒有智慧,沒有辦法看穿境界的真相。境界的真相是什麼呢?凡所有相都是虛妄。你要有辦法看到「如夢幻泡影」,看到「緣起性空」,看到所有的境界都是一場夢,如空中花、水中月……有能力看到,你才不會被它影響。你要看到,因為慧不足,所以定不能夠成就;因為定不足,所以慧不能夠成就。它們是雙胞胎,是一體兩面,故曰:「定是慧體,慧是定用。」定、慧及戒要同時。語言文字有陷阱,比如,文字先講戒,再講定,最後講慧,事實上,戒定慧是要同時發展的,這樣才會穩固。

 

聞後思惟:如何回歸自心本來的定?

 

閱讀 520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六, 03 七月 2021 10:19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