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四, 15 四月 2021 19:55

暢談六祖壇經(556)看到內在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平常,當你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時,你會說:「它是一件很難的事。」因為你沒有辦法接受它。學佛,你就要明白真理、真相:順境,它是無常的路,你要走下去;逆境,它是無常的路,你也要走下去。問題在於,你用什麼心情走完你未來的人生。就好像我們下課去陽明山散步,你是帶著什麼心情去的。比如,我們在陽明山散步,你在想:「太陽可不可以不要下山?」這種想法跟你的生命一樣,因為你未來的人生也在想:「我可不可以不要死?我可不可以活得比較久?」這樣有意義嗎?你應該從這邊去切入。假如上陽明山有兩條路,哪一條路比較漂亮?其實不是不同的景色,而是不同的心境所產生的不同景色。一樣的道理,順境和逆境就是你人生的兩條路,現在你的因緣是哪一條路,你就要走哪一條路。能夠徹底明白這個概念,其實你要覺悟也不難。有時候跟大家講得太困難,大家沒有希望;有時候講得不困難,大家又不相信。僧璨大師在《信心銘》中明明說過:「至道無難,唯嫌揀擇。」

  當你在拜的時候,你是很容易看到你自己的。你會很清楚地看到自己到底在做什麼,無論是否有人在看。假如沒有人,當然你一定不是拜給別人看的;假如佛菩薩在,你對著佛菩薩拜下去之後,佛菩薩也不會因此而帶給你什麼好處。其實,是你自己在拜的時候,心越來越安寧,是你的內在。假如你一直沒有看到你的內在,你還以為那是佛菩薩帶給你什麼好處,你就叫心外求道。所謂外道,即向外求法。

  你的內在不要預設立場,想要發生好的事情。你預設那個立場,第一,你違反隨緣,你攀緣,你想攀一個好的,但是你求不得。它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,就是無常,無論你是走哪一條路皆如此,因為當下就是無常。現在有很多人,生前就把遺囑寫好了。你們退休的人,可以到處去逛逛。比如環島旅行,好好地看看山、看看海;過去很討厭、排斥的地方也可以去走一走、看一看,比如逛逛菜市場、魚市場、屠宰場,看看發生什麼事情;怕坐船的去坐船,看吐是什麼滋味;怕坐飛機的,去看看。我的意思是,其實這並不是玩,而是你知道你的人生應該怎麼過,應該怎麼修行,所以你接下來按照你個人的因緣條件,隨這個因緣去修行。

  你可以看到你的內在在改變,那就是修行。如果你的內在沒有辦法改變,你沒有辦法突破,你修行就不得力。需要工作的人,就要在工作當中修行,並非每天都躲在佛堂才叫修行。每個人條件都不一樣,重點在於:你已經懂了、明白了。但是,當你明白了之後,你要藉事練心,直到那個事已經不再影響你的心了,這叫「定香」。你心已經不會因為那個事、那個境界讓你亂了。

 

聞後思惟:你的內在開始改變了嗎?

 

閱讀 589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六, 03 七月 2021 10:18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