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一定要先明白為什麼身心世界是幻。你現在所看到的,你身體本身就有很多問題,有生病的問題,有美醜、胖瘦、黑白、高矮等種種的問題。所以,有的人一輩子都為了保養他的身體,為了身體吃得比較好,為了買更好的藥來治療他的身體,買更多的保養品來保護他的身體,讓他的身體更漂亮。這個身體是虛幻的,既然如此,身體所有的問題也是虛幻的。所以,不要因為生病了,你就覺得人生怎麼樣,或不要因為你斷了一隻手指或你長得比別人醜就比較自卑。當你能確定這個身體是虛幻的,你身體引發的所有問題都將不是問題。
再來,你所有的感受、想法、思想、意識判斷、感覺也是虛幻的,既然如此,你心中的苦就消失了。你苦,是你的心苦,你的心抓很多東西,也累積很多的東西。你們從佛學的理論中常讀到它是虛幻的,但其實你們是沒有感覺的,你們認為它是真實的,所以你的苦才不能斷掉,才會存在。既然身心是虛幻的,外面的世界也是虛幻的,因為外面的世界是眾生的共業,是眾生所共同創造的虛幻世界,身心是你創造的虛幻身心。
但是,一般人對此難以領會,故佛苦口婆心用各種方式讓你懂。佛告訴我們:「這個身體是無常的;你心所有的感覺變化是無常的;這外面的世界是無常的。」因為它是無常的,代表它不能常在,就代表它不是真實的,因為真實的東西就不應該變。無常比虛幻好懂,因為我們的腦袋可以認同無常。假如你認同,你就當開始修無常,因為你只是在知識上認同它是無常的,但面對一切的東西,你還是希望它存在,你還是希望你的健康長在,希望好的事情長在。如果我跟你講無常,你結果直接就認同是無常,那也可以頓悟。
跟你講身心世界都是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,那就是阿羅漢,一般人大概都是這個層次。這樣教法比較好懂,就是要修四念處,觀察的對象就是觀身體、感受及你的心念,而觀法歸納起來也不離開身心世界。如果你只聽懂這種道理,我就教你這種道理,你按照這個道理去修就好。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很苦,佛也跟你說這個世間很苦,就教你苦集滅道四聖諦來配合你。這是第一種,叫阿羅漢,他的身心跟外面的世界沒有障礙,阿羅漢停留在諸法無我:「根本沒有一個自己,何必認識自己。」所以他對自己認識還不夠。
面對第二種人,佛開始跟他們分析這個世間到底是怎麼來的,人為什麼會這麼痛苦,為什麼會生死輪迴。佛告訴他們,所有的問題都是從無明來的,最後一直到老死,這叫十二因緣,即透過較為深入的分析。這種人層次比較高一點,叫辟支佛,也叫獨覺,他們所研究的都是身心和外面的世界,所以他們也並不真正認識自己。
以上所講的就是佛法的整體,懂了之後,你怎麼去學、要學哪個階段都沒有關係,但你千萬不要誹謗其它階段的人。之所以談身心世界,是因為這三個好觀察,它有個對象。你的身體有對象,你可以看到你自己,覺得你感受很不好,你的心情不好,你的心也是一個對象,你看到這個世界也可以觀察,只是一個比較深、一個比較淺,就有聲聞和緣覺的差異性。
聞後思惟:為什麼身心世界是虛幻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