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心皈依正,念念無邪見,
「自心皈依正,」正即三法印:「諸行無常,諸法無我,涅槃寂靜。」正亦是一法印:「緣起性空」。我們常講依法不依人,要依這個法,就要回歸於正。如果你離開了這個核心,很容易走入偏或邪,你卻完全不明白。它複雜嗎?很簡單,三條而已。我詳細把這三條講給你聽,不就得了嗎?但是,光是這三條,講十年給你聽,你也是不會。你會用腦袋想說:「有什麼不會呢?已經解釋得那麼清楚了。」哪裡不會?因為你的腦袋都是停留在推理、猜想、想像,和真實的根本不一樣。所以,你要透過不斷練習,不斷看經典,不斷練習,不斷看經典。周而復始,你的悟就會越來越深。
知跟行不是二,而是一。王陽明談「知行合一」的概念,說「真知必然真行」,即真行必然有真知,此兩者是不能分開,故「知而不能行」這句話是不能成立的。這是王陽明提出的一個很真實的理論。透過這幾年,我也可以肯定這個理論是對的。知道卻行不了,這個理論是不成立的,也就是說你根本就不知道,所以你不可以說你知道。比如:「我已經知道無常了,但是我還是執著。」你憑什麼說你知道無常?這句話是不能成立的。有的人,因為這句話,一直誤會,拿這句話阻礙自己學習,也阻礙別人成長。他跟別人講:「你知道那麼多,你又做不到。」好像告訴他們知道也沒有用。若是如此,我們都不要讀書就好了。你為什麼要送你的孩子去讀書?你還不是要讓他知道?讓他學一學之後,他又好像背道而馳,他在學校到底學到了什麼?他知道什麼?你不可以說他知道。如果他知道,他就不會是這種狀態。你一定要透過實踐,才能講:「我漸漸知道了。」你沒有實踐,憑良心講,大概都是在猜想,猜想那種狀態,或猜想它是什麼,這沒有意義。
你當「念念無邪見」,即正而不邪。你不要學佛學老半天不知道在學什麼。有的人會說:「我學《地藏經》,我學《彌陀經》。」若有人問你:「《地藏經》在講什麼?《彌陀經》在講什麼?」他就是要問你,你學到什麼正見。其實,《壇經》的正見就是要你成佛,就是告訴你:「你本來就是佛。」這樣的門坎太高了,跟你講,你也不相信。比如,人家問你:「你什麼學歷畢業?」你跟人家講:「我是大學畢業的。」人家再問:「那你小學的課會了嗎?」「我不會。」「你國中的課會了嗎?」「我不會。」「你高中的課會了嗎?」「我不會。」「你大學的課會了嗎?」你當然是不會。
你現在已經在學大學之道,在學大人之學,在學一佛乘,即你在學做佛祖。但是,你會做人嗎?但是,如果你不會做人,你怎麼有可能做佛祖?要先學做人還是先學做佛祖?會做人有兩個意思,第一即:「我知道怎麼應對、進退,我跟任何人在一起都合得來。」第二個即:「我既會做人,還會做事。」只會做人就是真小人。學佛,這是基本功,這是蹲馬步。
聞後思惟:你學佛學到了什麼正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