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二, 13 七月 2021 17:31

暢談六祖壇經(670)悟到平等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圓滿報身佛就是一種現象。《華嚴經》曰:「奇哉,奇哉,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。」此即是報身佛。三身其實是一身。一身或三身,是為了講給你們聽的。一尚且不存在,何況三呢?一個人的概念本身就是執著,就是邪見。再來,一尊佛這個概念本身亦是不正確的。你所講的「一」,就是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、九、十的一。有一個人,我們才會那麼自私。你說一尊佛也是那個一,你也太小看佛了。如果他是一尊佛,他一定不能成佛。一是平等的意思,而非數字的一。你不要說一個人或一尊佛,你應該看到平等。平等是真相,真實意就是如此。誰悟到平等,誰就可以成佛。阿羅漢就是覺得人生很苦,所以他才需要修四聖諦;辟支佛就是認為生死輪迴不斷,所以他才要修十二因緣;菩薩就是認為有眾生可度,所以才要修六波羅蜜;佛看到我們本來就是平等。說三身即一身,連一身都不可得,就是不可得故平等,可得就不平等。

  講三身的目的是什麼?為三種人講:下根器,中根器,上根器。下根器的人認為有個法可以修,所以他就妄見化身佛,就有個化身佛的出現來度化他;中根器的人認為有一個煩惱可以斷,所以他就妄見報身佛。本來我們不說報身佛,他創造一個報身佛。佛很慈悲,應以何身得度即化何身,但是他所化的其實還是幻;對上根器的人,他認為有一個菩提可以證,有一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以證,所以才化法身佛。故三身,從眾生的角度,是這三種人變化出三種佛;以佛慈悲的角度,是因為有這三種眾生,所以示現這三身來度這三種眾生。如果你是一個沒有煩惱的人,有沒有佛對你有沒有關係呢?沒有關係。你現在還有沒有煩惱,所以你才要三皈依。

  講得最究竟一點,當你是個沒有煩惱的人,佛這種概念對你已經是不存在的。為什麼連一都不可得?當我的心中已經徹底達到這個樣子,到最後那個一會障礙我。佛法難懂,難在於常常講了又把它推翻掉。常常一會兒講東,一會兒又講西,又不太一樣。但是,你若明白這些佛法只是為了度化我們執著的病,其實你就不難懂。我們大乘佛法講三身佛,在原始佛教是不講的,它只承認兩千五百年前的那一位釋迦牟尼佛。這就是每個人程度不一樣,所以講的東西不一樣。

  兩千五百年前之前有沒有佛?這就是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最大的區別。你讀任何經典一定會讀到過去諸佛、現在諸佛和未來諸佛。講這些東西不外乎是要你從各種角度來理解,當你能理解了,這些東西對你來講都沒有意義。但是當你還不理解之時,它對你是很重要的關鍵。清凈的法身佛,就是那個你看不到、也聽不到的清凈法身佛;講的千百億的化身佛,就是那一個能夠示現來度化你的,無論你是在夢中,還是在禪定當中,還是在現實生活當中,用各種現象來度化你,就是化身佛;報身佛就是指在雪山修行成道的歷史上的那位釋迦牟尼佛。但是依《法華經》的講法,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佛。

 

聞後思惟:你明白三身佛的真正涵義了嗎?

閱讀 546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