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六, 17 七月 2021 13:47

暢談六祖壇經(676)不從外得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汝等聽說,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,此三身佛從自性生,不從外得。

  「汝等聽說,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,此三身佛從自性生,不從外得。」清淨從你的佛性而生,因為佛性即是空性。誰能夠污染虛空呢?所以它真的是清淨。智慧也是從你的佛性而生,因為空沒有障礙,當然有智慧。慈悲也從你自性生,因為一個真正能夠見到自己本性的人,也能夠了解一切眾生事實上是跟他一模一樣的,他自然就會從佛性當中流露出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的心,所以三身佛皆是從自性生。

  你想從外面得到什麼?得到別人的幫助之後,你得到什麼呢?你遇到貴人之後,你又怎麼樣?你沒有錢,有人給你錢;你有事情不能擺平,有人幫你擺平;遇到罰單,有人幫你刪掉。然而,你又得到什麼?得到更多的不滿足。別人再怎麼對你好,表面上你好像得到了什麼東西,其實你什麼也沒有得到。比如,有人告訴你:「你好棒!好優秀!」你得到什麼?凡夫會講:「我得到受肯定。」其實那是騙人的。你不要再騙你自己了。人家讚美你,你就說:「被你們肯定,我很高興。」你得到什麼?得一塊肉,那塊肉也會爛掉。看一部經,你覺得好像會得到什麼,你再看一部,你會覺得好像什麼也沒有得到。

  同樣的道理,人家羞辱你,你覺得很生氣,你覺得你的人格受損,但是,你損失什麼了?你不了解道理,就會覺得你損失。但是你深入去思維,其實你什麼都沒有損失。那就是平等。《心經》曰:「無智亦無得。」就是告訴你,一切不從外得,所謂外面就是現象。若是有人說他有所得,這個人一定是打妄語。就像有人在夢中夢到他撿到一百萬一樣,但是他誤會他得到了一百萬,其實那只是一場夢。就像你夢中夢到比別人有成就,但是那個有成就的意思是什麼呢?如果你這一輩子你覺得很有成就,但是你從頭到尾都是很快樂的,那你是個很了不起的人,但這個很有成就必然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,這個代價對一般人來說是苦的,那你這樣不是得不償失嗎?

  你也許會問:「師父,那我們應該不求嗎?」我不是這樣的意思,生命本身是生生不息,生命本身是動態的進形式,故《周易》曰:「天行健,君子自強而不息。」意思就是,我們當效法天地、日月不懈怠地運轉,我們生命就是不斷地往前,在往前的當中,無論我們創造任何的現象,這個現象當中有彩色、黑白的,這隨便你去畫。問題是,這個現象包括你的生命,終會無常。所以,對你的生命來講,它從來沒有得和失。但是對現象界來講,你所創造的現象一定跟別人所創造的現象不一樣。這個現象就是包括你的名利、權勢,一切的東西都囊括其中。

 

聞後思惟:如何真正悟到無得亦無失?

閱讀 418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