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四, 15 七月 2021 14:59

暢談六祖壇經(675)尋找原因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我一直希望是你們自己去找答案,但我發現我所有的學生幾乎都一直想要我告訴他們答案。然而,我告訴你答案,你不會感動也不會震撼,因為不是你自己體會的,所以你很少會有所感悟。

  修行都是人和人的關係而已。人和人的關係:不是我傷害他,就是他傷害我,否則就是自己傷害自己。如果你要勉強加第四種關係:即他傷害他。一切恩恩怨怨、痛苦、煩憂,離不開這三、四個關係。你當先思考第一個問題:你為什麼要傷害別人?我不想問你們什麼事,但你們就是很喜歡談事。談事是沒有辦法解決的,你也不能開悟。傷害別人不好玩,你為什麼要傷害他?為了自己的利益,但有時候卻好像跟利益沒有什麼關係。有時候你心情不好,給別人臉色看,就不是為了你的利益。做任何事情,其實你都不知道你在做什麼,但是你就是會去做。

  你要將原因探討出來,而不能說:「我無意傷害他。」這違反佛法,因為凡事必有因緣,不會無中生有。你跟對方沒有什麼利益關係,比如你母親或哥哥,只是因為你心情不好,你就給他們臉色看。傷害別人才可以突顯自己的重要,這樣對嗎?不對,那為什麼傷害別人呢?你們傷害別人傷害得很習慣,都是老手了,但問你們為什麼,你們卻要想好半天。你不要用一個概念就帶過,這樣你永遠都不會解開這個問題。談我執當然也是對,但那已經是所有問題的根本。

  我發現很多人不願意去思維找答案,不願意察覺到他的人生為什麼老做傷害人這件事,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傷害他人。比如,父母或另一半明明對我們這麼好,我們還是會傷害他們。我們不但傷害自己討厭的人,也會隨時傷害到熟人、陌生人、喜歡和討厭的人,不管他是誰。我只是要你找為什麼,你不要小看為什麼,這就是一種疑惑,疑惑解開了就是一種領悟。

  再來,你為什麼要傷害自己?不要用無明,講得具體一點。聽課不可停留於多聞,聞當下就要思維找答案。知道不好,但改不了傷害自己的習慣?那如何改得了?表面上,你水平這麼高,書讀這麼多,但問你幾個問題,就是你生活中常發生的事情,你都不能正確答出來。其實這些答案都在圖書館裡,圖書館就是這顆心,你答不出來,因為你沒有進入你心中的圖書館,你沒有常常看你的心。

  第三個問題即別人傷害你。別人為什麼要傷害你?從因緣的角度,你過去傷害別人。你過去錯了,現在別人已經傷害你了,你認為被別人傷害。別人傷害你可以變成事實,但你的心不被他傷害也可以是事實。你不要想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傷害你,你要練習被別人傷害時自己不傷害自己。所以不要生氣,你的恨一起來就是一種煩惱。生氣和恨不同,生氣即遇到境界,這個境界不如你意,故曰憤怒,它是表現出來的。恨是:「我對你是不滿的,是不高興的,所以我埋在心裡。」故曰怨恨。有時候你不知道別人在恨你,因為他放在心中。不管是怒還是恨都是你心中的煩惱,你不去除,它就永遠存在。

  常接近你的心,你就會了解你的心。如果你不習慣接近你的心,而習慣接觸外面的世界和一切的現象,習慣在一些事情上談是非對錯,你就無法了解你的心。要了解你的心,你要問自己:「我為什麼這麼做?」問久了,你漸漸會察覺到其來龍去脈:「原來我是為了什麼,所以我才這樣做。」問久了,智慧就來了。

  禪宗是啟發式教育,而非教條式的。我最喜歡講啟發式的教育,但問題是聽課的人要能反應。你若不反應,我就講教條式的教育,就得一條一條講。剛才那三個,一個是我傷害別人,一個是別人傷害我,一個是我自己傷害自己,歸納起來就只有一個:自己傷害自己,即六祖所言之「為自心迷」,是自己迷,故不見自己內在的覺悟、正法和清凈。

 

聞後思惟:你懂得凡事問自己嗎?

閱讀 549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