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一, 02 八月 2021 21:03

暢談六祖壇經(709)不必懊惱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 

  我們要付出我們的愛,那就是慈悲、佈施。慈悲的人,心中沒有敵人,也沒有恐懼和不安,他哪來的煩惱呢?你們的煩惱,常常潛藏著想要改變別人。你想改變對方,難道對方真的比你不好嗎?不一定。你會問:「師父,他明明不對,難道我不需要教化他、改變他嗎?」如果你跟別人講道理,他就能聽,那這個世界就沒有事了!但你發現,講是沒有用的。你的孩子在打電動玩具,你叫他不要打,他就不打了嗎?你叫對方脾氣好一點,他就願意變好一點嗎?你要愛他,不是寵愛,有很多名詞、概念是一線之隔。寵愛當然是害他,而不是愛他。

  你不是不能勸別人,而是要看你的心態。當你在勸一個人時,如果你的心態認定他不對,對方一定不會接受。他會認為:「第一,你已經否認我了;第二,你想要再來說服我。」我們不是要否認別人,而是要尊重每個人。尊重、體諒對方,即知道他為什麼如此,是什麼條件、背景造成他今天的樣子。如果他的個性或狀態,你都能夠體諒、瞭解,你就是善解人意。你在尊重他的情況之下,跟他作某些方面的溝通或建議,點到即止,但你是全然愛他、接受他、尊重他的。這指的是你的內心世界,而不是語言。你有這樣的內心世界,你與家人或其他人溝通,對方是感受得到的。但你若有教訓、否認、指責之心,對方是完全不能接受的。講好聽的,你是在教他;講難聽的,你是在講他;你越講,他反而越糟糕。你的心是否能徹底改變,這才是重點。你若有這樣的心,就不會有煩惱。

  惱即懊惱,即是後悔。我們常常做完某些事情,就開始後悔。你去逛街,東西買了之後,剛走出門口幾步就開始後悔,你看到隔壁賣的比你買的還便宜,你就很火大。你們是否對人生的某部分、某階段感到懊惱呢?比如選錯大學科系、選錯工作,或選錯另一半,如一首歌名,叫《愛上不該愛的人》。

  這個概念一直埋在你的心沒有意義。俗語講:「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,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。」過去就過去了,請你把那種懊惱的心拿掉。我們常常講:「早知道就好了。」那些東西一直放在你心中,你一直不願意把它撫平。這種心態留在你的內在中,不斷地折磨你。

  已經過去的,你不要後悔;還未發生,你當謹言慎行。無論做什麼事,事情發生與未發生,講法不同,但都是給你機會。假如你體悟不到這一點,你就很難去原諒一個人。家是最溫暖的地方,你應該有所認識和承擔。當你的家人做錯事情,回到家中,你還是要給他希望。不管他在外面遇到什麼事,他做錯事情,你責備他,他不會改過;你包庇他,你會害死他。你要給他希望,讓他真心去面對、懺悔,接著該承當的事要承擔,該放下的心則要放下。你不是要責備別人,而是用鼓勵的。古人雲:「要給人家一條路走,不管他是什麼人。」很多人不給別人後路,那就是逼人太甚。是誰在逼?除了自己之外,就是親人。

  以上所講的,你都聽得懂,但實際應用你不見得會。當你遇到對方犯錯時,你內心一般都有情緒,你就不可能那麼平靜,能夠用你的智慧來鼓勵、引導他。你只要有情緒,你的智慧就不見了,因為你的無明生起了。過去就過去了,但是你要對過去負責任。這就是因果。



聞後思惟:你是否常常因為做錯什麼選擇而懊惱呢?

 

閱讀 501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