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三, 04 八月 2021 14:23

暢談六祖壇經(712)情願付出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第九,嫉,即嫉妒,亦涵蓋吃醋。我們嫉妒別人,因為自己不夠好。其實你本來很好,只是你沒有慧眼去愛惜自己。你會問:「師父,我長得這麼醜,好嗎?」就是這麼醜才好。「我長得這麼矮,好嗎?」就是這麼矮才好。「我長得這麼帥,好嗎?」就是這麼帥才好。天生我物必有我用,你長得怎麼樣都好。一條腿好,兩條腿好,生成六個手指頭也好。

  你不快樂,因為你既排斥自己,也排斥別人;你容不下自己,所以也容不下別人。當你排斥自己之後,就開始羡慕別人。別人比你優秀,你又嫉妒別人,古大德稱之為嫉賢,即嫉妒能力比你好的人。我們為什麼會產生這麼混亂的概念?其實,活著很簡單,懂得簡單生活的人就很容易知足、快樂,就像越簡單的道理越好用。你只要愛自己、愛別人,你一輩子都沒問題,不用學那麼多複雜的道理。問題是,你要能執行、落實,否則就沒有用,就空談。

  自己是什麼條件,你就安住在什麼條件。安住之後,你會漸漸欣賞自己,也會漸漸欣賞別人,你嫉妒的心就很容易散去。佛法講隨喜功德,它本來很簡單:你做得很好,我讚歎你、為你喝彩;你做好事,表現得很好,你很優秀,我替你高興。隨喜功德最好修,能破除嫉妒心,但沒有幾個人願意修。

  第十個,慳,即吝嗇。吝嗇的人不肯佈施,還會說風涼話。看到別人捐款,他說:「那有什麼稀奇。」當別人獲得好人好事代表,他說:「為善不為人知,又何必去領獎呢?」慈濟救很多臺灣人時,大家覺得不錯;慈濟救大陸人時,就有人打電話說:「你再救大陸人,我就要寫白字紙抗議。」我們的內心世界到底在想什麼?不都是要幫人嗎?

  一般人談到佈施就害怕得要命。你會說:「師父,我沒有錢。」你以為很多人要你的錢嗎?其實你拿錢給別人,別人不見得會高興。其實,只要有一個人盡情地笑,大家就會跟著笑。之前有人到我們講堂去,他要找功德箱,我告訴他,我們學苑沒有功德箱。他問:「師父,你們這一家怎麼那麼奇怪?」我說:「師父不要你的錢,只要你的笑,只要你開心就好。你下次來,看到功德箱,你就大笑三聲。我只要你拿笑佈施就好,我要你的錢幹嗎?你給我錢,我覺得很費事。」你真的是很吝嗇!有時候我下課出去,你們也很吝嗇來陪我聊天。比如,付出以任何的角度都可以,只是叫你付出而已。

  真正的佈施就是心,我相信家人之間最需要對方付出的不是錢,而是對方的關心。很多人的家埋一台大冰箱,進去的人會覺得很陰森、陰冷,因為家人各忙各的,互不關心。關心他,你的薪水會少一半嗎?你主動問候他一下,其實就幾個小動作,你就讓他覺得不一樣。譬如,你回家後,你的孩子拿拖鞋來到你前面;你坐下來,他主動倒一杯茶給你。這些動作很簡單,但很能收買人心。為什麼孩子這麼傻,不願意收買父母的心?做不出來就是做不出來。我們不能說別人,而是要說自己。對別人付出就是一種佈施,你不要吝嗇。

  佈施不一定在於物質,人最敏感的莫過於精神、心靈上,你做那些動作,人家就會感動、觸動到。你要從你的心願意關心別人下手,破除你的慳吝。能者多勞,你為什麼不付出你的能力呢?你上班時付出你的能力,你的薪水沒有漲,你能甘願嗎?有一些人願意在慈善團體付出,卻不願對公司多一點付出,他的內心世界就是不平等。在慈善團體付出是眾生,在公司上班付出,你的老闆也是眾生。做什麼都一樣比較單純,不要那麼複雜,不要一天到晚拿算盤。不要分那麼清楚,對任何人都好比較簡單。



聞後思惟:你能夠真心歡喜地對別人付出嗎?

閱讀 484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