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三, 04 八月 2021 14:43

暢談六祖壇經(713)心生慚愧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第十一和十二合起來,即無慚無愧,就叫羞恥。儒家曰:「知恥近乎勇。」無慚無愧就是惡念,而慚和愧是善念,就是有自我反省的能力,知道自己對不起自己,也知道對不起別人。當慚愧二字消失,那真是糟糕了,這個人已經沒有羞恥心了,你要幫他也是無能為力。只要一個人還有一點點羞恥心,就代表他還有機會改過向上。一個完全沒有羞恥心的人,在佛法中幾乎可以叫做一闡提,也就是他斷了善根。

  善根和慧根是否相同?有同學對我說:「師父,我沒有慧根。」我說:「慧根且不提,我先看看你是否有善根。」如《彌陀經》所言: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。」比如,你說:「念一句阿彌陀佛,我就能往生極樂世界。」你有善根嗎?即,你願意幫助別人嗎?學佛要先學善根,沒有善根的人怎麼會有慧根?善根是福,慧根是慧,福慧雙修,此二者當然可以同時進行。但是,很多學佛之人,尤其是學禪者,只注重智慧,不願意付出,故他的慧是邪,不能變成正確的智慧。如《金剛經》所言:「如是佈施。」即是善根,「不住於相。」即是慧根。

  從慚愧的角度,什麼叫對不起自己?你知道你對不起自己嗎?你不再長進了,不好好教育自己,不培養自己,不教養自己,你真的很對不起你自己。有的人跟我講:「師父,我退休了。」退休是指什麼意思?是指第一不用上班,第二不用學習,第三不用付出,第四不用工作嗎?其實皆不是。退休是一個名詞,但你還是要自強不息,要不斷精進,日新月異。生命是無限的,不要掉入一個陷阱,認為:「現在這樣就好了。」接下來你就停頓了。生命沒有停頓,那是你自己的生命。你該如何精進,該如何用功、培養自己、去付出,你就當毫無保留地付出,直到你生命結束的那一刻。你不要對不起自己。很多時候,你覺得你很不如人,你這個概念很對不起自己;你覺得修行這麼困難,你很對不起你自己;你現在過得這麼不快樂,你很對不起你自己。你要懂慚愧,因為一個人真的懂對不起自己,他才會奮發向上。

  一個人懂得對不起別人,別人一定從家人開始講,尤其是父母,知道對不起別人的時候,他才有可能趕快去盡孝、兄友弟恭、父慈子孝。慚愧二字,應該放在你的心中。時時刻刻看到慚愧,你就知道你應該怎麼做。很多人不知道他對不起自己、不知道他對不起別人,這叫無慚無愧。

  第十三,不信。此處之不信即不信三寶,不信真如佛性。不信很嚴重。「我才不相信呢!」那糟糕了。就像:「我才不相信真理呢!」又如:「我才不相信自己。」「我才不相信別人。」只要是不相信,其實你度化不了他,除非他信。同理,一個不相信自己的人,你也沒有能力幫他。不相信,會造成他對法產生懷疑。比如,我們在上《六祖壇經》,他對這本經產生懷疑,接下來他就會誹謗佛法,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影響。



聞後思惟:你能生起慚愧心嗎?

閱讀 579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