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緣 攀緣 隨緣 絕緣
學佛,離不開因緣。很多人學了佛法,認為因緣是最基本的,但卻不懂因緣真正的內涵。更有甚者,不談因緣,直接就談空或佛性。這都是不瞭解因緣性空的道理。有的人學佛法之後,變成絕緣體,跟很多人老死不相往來,誤以為這就是不攀緣。有的人越學越沒人緣,或越學越孤僻、自私,這都是因為他們誤解因緣而導致的。
我們常講結緣,這是簡稱,全名叫廣結善緣。你送一個東西給別人,這叫結緣品,但結緣的真正涵義並非如此。我們講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,可以利益別人的、給別人好處的,即叫結緣,也就是結善緣。如果你送一個別人不需要的東西給別人,就不算結緣。孔子曰:「己所不欲,勿施予人。」一般人都把吃不完的、用剩的、多餘的、不愛的給別人,而有些人卻能將傳家寶送給別人的,他只有那麼一件,是最珍惜的。
如何利益別人,與別人結善緣呢?比如,你下課時,看到有同學提不動東西,你說:「我幫你提。」你不需要說:「來,我跟你結緣,我幫你提。」隨時隨處,只要有人需要你説明的時候,你都要做得到,都要願意幫別人。你也要利益你的家人。連陌生人,你都願意跟他結緣,又何況你的家人呢?孝順父母就是跟父母結緣,幫助兄弟姐妹就是跟兄弟姐妹結緣。
我們跟任何人相處,都應該先想到:「我如何利益他?」但一般的人卻想:「我如何從你的身上得到利益、好處?」這就叫做攀緣,與結緣剛好是相反的。有一些人常常拍馬屁。比如,做生意,他會阿諛一些高官,希望從他們身上得到好處,這就叫攀緣。而非說,別人來找我叫隨緣,我去找人家叫攀緣。鮮有人跟別人在一起會想到如何利益、幫助對方的,由此也就造成了人們的自私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就越來越冷漠。一個人跟別人一起,既不幫別人,也不想在別人身上得到好處,這樣的人太冷漠,人性的光輝沒有辦法展現。
隨緣比結緣更困難。你利益大眾一定要高高興興,否則就不符合結緣。你心甘情願去做、去付出,還不算困難。隨緣就是你會遇到各種狀況,尤其可能遇到逆境,遇到一些莫名其妙、荒謬、不可思議的事情。一般人遇到他不喜歡的境界,他就會造口業,他的身口意就開始造作。他遇到逆境一定會反彈,他一定會產生排斥,從而繼續造業:「你傷害我,我必然傷害你。」這永遠是沒完沒了。
有同學問我:「今年身體比較不好,應該怎麼辦?」你們學佛這麼久了,你應該聽聽自己講的話,看看符不符合法義。你們最好常常放個錄音筆在口袋,看你一天到晚跟別人講什麼話,是否符合佛法。沒有修行的人會不會生病?有修行的人會不會生病?不精進的人會不會生病?很精進修的人會不會生病?你學佛並非要學如何才不生病,否則你就是學錯了。學佛法不求無病,否則你一定違反求不得苦的道理。佛說人生有八苦,他講的就是一個人生的現象。這個現象,不論你是佛教徒,還是基督徒,你是否有宗教信仰都一樣。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,你們必然會被這八苦所影響。
聞後思惟:你是如何結善緣的呢?